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我可以融合万物! > 第178章 转变的机会来临了

第178章 转变的机会来临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万兴邦刚刚抵达技术部门,杨厂长就风风火火地赶了过来。“小万,我听说昨晚出了点事,你没事吧?”杨厂长关切地询问。

    “我没事,你看我这不还好好的?”万兴邦笑道。

    “不过万,你现在住的四合院居民太多,对你的安全保障不利,考虑一下换个地方住吧,或者搬到家属院,或是独自一个庭院居住,这样更能保障你的安全。”杨厂长建议道。

    既然已有意外发生,就不能再让你住在如此纷杂的地方了!

    然而万兴邦并不愿意离开四合院。“我还是习惯现在的地方。”

    对于万兴邦而言,搬家虽能增强安全性,但也可能因此失去私隐和秘密,他担心自己的某些秘密会被曝光。

    所以,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之前,他不愿意搬迁。

    杨厂长理解他的决定,并未强求,毕竟万兴邦既是他的上级又是长辈。“好吧!”接着,他又补充说,

    “不过有一个小小的建议,我知道你战斗力很强,但是你无法保证对手手中无武器。下次若遇危险,一旦感觉到威胁,不要试图与对方近身作战,直接远距离解决问题最为安全。”

    对此,万兴邦表示赞同,昨晚的情况确实有些冒风险了。

    最稳妥的策略无疑是在刘光天未察觉他的存在时,即刻出手将其制服。等杨厂长离场后,万兴邦重拾他的科研工作。

    遵照军队的需求,他不仅要开发一种型号,还要着手新式武器的设计。这种型号必须成本极低、性能强大、操作简便且可靠性高,并能适应各类极端环境。多个\"尽可能\"的要求极大地提升了设计的挑战性。实际上,他对造车并不陌生,比如之前,他就曾设计出一辆顶级豪华的防弹车,无论是在安全性、适应性和乘坐体验上均属上乘。遗憾的是,这款车的价格异常高昂。

    军事需求下的车款需要适合大量生产,且必须尽可能控制制造成本。否则的话,高昂的成本会使军费预算无法承担。任何一个国家,广泛部署的装备其成本都无法过高。高端先进却价高的技术设备仅适用于少数情况或是特殊环境中。

    “有了灵感!”

    “改良现成的运输卡车。”

    “使用特制钢材做底盘,提供一定的保护能力。”

    “改进悬挂,使其能够应对不同类型的地形。”

    “全机械化操作,摒除所有电子设备,除了通信设备,这样的构造更简化可靠。”

    万兴邦迅速投入设计工作中去,基于他所坚信的:机械设备的可靠性与其复杂程度成反比。结构过于复杂的机器,发生故障的几率更高。因此,在设计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力求结构简化。

    在形成初步方案后,设计过程变得更加顺利。不到一个小时,他就完成了设计工作。若换了其他人,即使是拥有设计团队,整个流程可能也需要数月之久。

    “车型设计已完成,接下来是武器。”

    “他们需要的是一种精确远程攻击武器,射程尽可能远,类似于现有型号的改进版,并且拥有破甲的能力。”

    这显然就是一种增强型的榴弹发射装置。“但普通榴弹炮显然不够用,必须对原有设计做出改进,包括加大口径,并进一步优化榴弹。”对他来说,设计武器远比设计车来得轻松。

    他亲自打磨一根与指定榴弹相匹配的无缝钢管,大约半小时后,便制造出了所需型号的原型。除了口径有所变化外,大部分与普通型号保持一致。无法用于发射常规炮弹,但它能够发射专门的枪榴弹,实现对单个目标的精确攻击。如将枪榴弹打入碉堡的射击孔中,

    一旦进入碉堡,在封闭狭窄的空间里  ,同一楼层的敌军无一人能幸免。

    回到轧钢厂区的第一钳工车间,此时的场景被回溯到早晨。贾东旭正站在车间门外。

    “停住,贾东旭,是谁让你过来的?”有两名年轻人拦住了贾东旭。

    “你们两个敢挡我的路?”贾东旭非常愤怒。

    那两位年轻人,是最近半年才加入这个场地的新学员。

    贾东旭见二人新入职,且看似并无背景,便仗着自己资深员工的身份欺凌他们,频频制造麻烦。

    而现在,

    这两个新人居然敢拦他。

    贾东旭决定要教训教训他们。

    “贾东旭,你是否忘记了你的身份?”

    “你昨天考试作弊,杨厂长当场决定把你调往后勤,你还敢来车间做什么?”

    “你已经不属于这里,赶紧离开吧!”在贾东旭被阻挡时,

    一些旁观者聚集过来,对他进行讽刺挖苦。

    贾东旭一时呆住了,然后才反应过来。

    自己来错了地方。

    这并非他的过错。

    他是初进轧钢厂时就分配到了一车间,这么多年来早已形成了自然的习惯,

    进厂门无需思考或辨认路径,

    甚至闭眼也能径直走到车间门前。

    脸面尽失之下,贾东旭转头离去。

    赶往后勤报道。

    在车间内,

    易中海看到了门外的动静,以及离开的贾东旭。

    “唉,东旭被发配后勤,日子怕是不容易过了。”

    “作弊的事是个  ,即便未来数月再调回车间,怕也是降为学徒,难以恢复原先的地位。”

    “我今后的生计还能靠着他吗?”

    “他自身不成器不说,那泼妇贾张氏更是不可理喻。我或许该考虑换个人来托付晚年的安稳?”

    易中海心中犹豫不定。

    曾经有人劝告他,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不愿轻易舍弃对贾家的支持。

    但此时此刻,

    他不得不开始重新评估这一决定。

    正当易中海满脸忧愁之时,

    闫解成却显得异常激动。

    他与其余五百九十九名技术人员一同作为首批学员,在上午参加了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下午将正式开启学习生涯。

    会议结束,

    与众人一同步出大型会议室。

    “你说,咱们日后是否能和万部长一样厉害?”一名同事充满希望地问道。

    厂内的每个人都知道,技术部的部长万兴邦是一位传奇。自他进入轧钢厂以来,层出不穷的新发明令人惊叹不已,

    从小型电风扇开始,到自行车、摩托车,甚至防弹轿车,一次次挑战了工人们认知的极限。

    工厂的技术工人们对万兴邦崇拜至极。

    “你就别做梦了,我能学会万部长千分之一的知识就已经满足了。”另一名学员淡淡回应。

    闫解成微微颔首。确实。

    要成为一个新的万兴邦何其艰难!难如登天啊!

    除了辛勤刻苦的学习外,还需要足够的天赋!

    “解成,听说你和万部长住在同一个小区,他有没有告诉你一些秘诀?”一名与闫解成交好的同事悄声问道,将他带到了一边。

    虽然住在同一个大院,但万部长的工作异常繁忙,有时候连续多日都无法见面,更不用说交谈。想到早上闫福贵的提醒,闫解成心里有了数。厂里的同事得知他与万兴邦同住一个院子后,肯定有人想要通过他接触万部长,获取一些内情。但闫福贵特别警告过,无论是谁询问万兴邦的事情,都要坚决做到问三不知,即便关系再亲密也不能泄露半点。

    那天下午,闫解成和其他几个人前往一间专门为技术员培训设立的大型车间,这间车间足以容纳六百名学员。车间内的设备全是全新的高精度机床,没有一台旧型号的机器。“快看,杨厂长也在,他是来视察的吗?”有人小声说道。“你消息落伍了,他也是来学习的,跟我们一样,都是技术培训的学员。”“不可能吧?”

    确实如此,虽然他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与我们不同。他有自己的职责所在,参与此次学习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技术和未来工作的需要,而我们需要深入地熟悉和掌握技术。“这真是出乎意料,能和杨厂长一起学习,以后出门都有谈资了!”

    到了上课时间,万兴邦走进了车间。“老师好!”学生们纷纷问候,尽管大家并没有整齐地指挥下统一行动,但这些问候声仍然清晰可闻。“同学们好!”万兴邦简短回应,环视整个房间。“这六百位学员中,我不知道最终会有多少能够成为真正的技术员。不过,每一位合格的技术员都将是我重要的团队成员。”

    “此外,在这个培训班里的表现优异者,还有机会被选拔进入我的研究所继续深造。当然了,这是要优中选优的。”其余大多数人,在通过考核后仍会在工厂工作,但他们的岗位将会有所不同。“今天,我们聚在这里,标志着从普通工人向技术员转变的机会来临了。”

    “但是,参加培训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能成为技术员。我教授内容将毫无保留,考核时也同样公平严格。我不想在任何方面降低标准。”“如果你只是为了混日子来这里,那么现在我给你一个离开的机会,你可以毫发无伤地退出,不会有任何惩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