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权力风暴 > 第1206章 江云皓的指示

第1206章 江云皓的指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静芳书记~”

    江云皓接通电话之后的第一句话,就让马荣起、郭宝强面色一滞。

    二人都是省委常委之中分量较重的人物。

    其中马荣起,更是省委第三把手。

    之前陈忠书记在任的时候,二人在陈书记面前也都能很自如的陈述自己的观点。

    但是在面对初来乍到的省委书记周静芳的时候,二人却都会不自觉的有些紧张。

    没办法,实在是这位静芳书记名声太响亮了。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周静芳在鲁东省工作的这十多年中,奠定了自己的位置。

    尤其是她对黄海市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在她过去之前,黄海市虽然在全国城市经济总量中排名也还不错,一直位于前二十。

    但总的来说,黄海市还称不上经济强市。

    尤其是人均方面,更是在前二十名里居于靠后的位置。

    然而周静芳过去之后,黄海市一步步走得又稳又快。

    如今,gdp总量跃居全国前十不说,人均gdp也已经上到了很高的位置。

    正因为有着这样突出的政绩,周静芳在这次zzj提名江南省委书记的时候,才能力压裴家的裴志远。

    联想到她的年龄,这位几乎已经预定了下下届zzj的一个位置。

    甚至步子走得好的话,下一届她就有可能进去。

    面对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省委一把手,马荣起、郭宝强们怎么重视其意见都不为过。

    然而看看江主任,和静芳书记通话的时候,却显得那么自然。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和静芳书记之间关系好,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盟友;

    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位江主任的分量,以及他在共和国如今的政治版图中所处的位置。

    是的,了解了这次zzj提名自家江南省一把手的过程之后,江云皓在马荣起、郭宝强的眼中,俨然已经是和封疆大吏平起平坐的状态了。

    过去,这种想法他们当然也有,但却不能称之为“直觉”,是要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结果的。

    江云皓当然不知道自己在马荣起、郭宝强二位心中的地位攀升。

    此时接到周静芳的电话之后,他的心情也有些愉悦。

    “呃,是啊,今天的调研快结束了。待会儿正准备和调研小组的同志们,一起回去开个会——闭门造车呢。”

    电话那端,听了江云皓的陈述,周静芳就微笑着说话了。

    “开会的话也不急在一时。晚上的话,我请你和调研组的同志们,一起吃个饭。”

    “唔,好啊,那我代调研组的同志们先感谢一下静芳书记的款待咯。”

    江云皓的声音,自然传到了马荣起、郭宝强的耳中。

    对于静芳书记要请调研组吃饭,这个他们俩都不奇怪。

    不过,静芳书记竟然丝毫不避忌的打了电话,这就很值得人深思了。

    一方面,这说明她心中坦荡,不怕别人对她和江云皓、和孟家之间走得近说三道四;

    另一方面,也说明江云皓这个人,在她心中真的有很高的位置。

    和周静芳的通话只持续了一会儿,很快江云皓就挂断了电话。

    收了线之后,江云皓就对马荣起、郭宝强告罪道:“抱歉啊,马书记、郭省长,刚刚咱们说到哪儿了?呃,是化工污染整治的问题吧?”

    马荣起、郭宝强当然不敢怪责于他。

    郭宝强首先表示:“是啊,江主任,化工污染整治这一块,咱们江南省和兄弟省份比起来,还是有要加强的地方。”

    马荣起则是喟叹着说:“比如说咱们南州市吧,其化工业布局的不合理,就有着多种多样因素所构成的。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各种重化工业项目在沿江、沿河地带星罗棋布,这些化工企业群落随着南州城市化的扩展,逐渐成为镶嵌在主城区和居民区的环境风险源和安全隐患源~”

    “另外,咱们南州市的化工企业数量众多,且分布较为分散,这增加了整治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聆听着马荣起的侃侃而谈,江云皓不禁认同的点了点头。

    要说这位马书记,虽然之前一直是搞党群、组织、宣传等务虚的工作,但能力上绝对是不含糊。

    对于南州市化工产业布局的问题,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这还真不是一般干部能做到的。

    另一边,郭宝强也跟着附和道:“马书记说的没错,这些年南州市也好,我们省里也好,都下过决心要整治化工行业的污染。但化工企业,往往涉及巨大的经济利益。环保整治,要求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或搬迁,这就导致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会有很难达成共识。”

    听着郭宝强的陈述,江云皓默默点了点头。

    其实他知道,郭宝强这番话已经是很婉转了。

    很难达成共识,应该用博弈来形容更加准确。

    原因也很简单:在南州市的诸多化工企业中,有很多是央企。

    这些大型央企,它们并不受南州市的直接管控和约束。

    地方政府在整治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协调与央企的关系。

    还有的,就是资金的问题。

    化工污染整治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包括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等费用。

    这对于一些规模较小、效益较差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地理因素,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啊!”

    马荣起感慨地摇了摇头。

    对于马书记的喟叹,江云皓完全能够理解。

    南州市三面环山、一面邻水,这种地形地貌使得污染物容易在主城区滞留堆积,难以扩散。

    另外,南州市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而主城区位于主要工业集中区的下风向,这增加了大气污染物对主城区的影响。

    总之,南州市化工污染整治工作之所以困难重重,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利益博弈复杂、技术与资金挑战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一点,江云皓可以理解。

    但理解归理解,工作总是要继续去做。

    于是江云皓最后指示道:“化工污染整治,确实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你们江南省在推进整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方案和政策措施。国家层面,各个部委也会考虑到你们的实际情况,给与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是,江主任,我们一定会这么做的。”

    马荣起、郭宝强精神一振,连连点头应了下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