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一起回城里
林伟忠一行人在一个村子里面落脚的。
询问了村里的人就知道,他们已经进入了山庆县的范围,这个村子也是属于山庆县。
从村里到县城走路两个多时辰,他们脚程快又有马车骡车驮运东西。
应该不需要两个时辰就到县城。
如果早上卯时出发,辰时就能到。
一路上他们遇到村子就会到村里跟人借宿,这时候的人也比较淳朴,运气也好,没有遇到那些刁民恶霸的村子。
稍微给点东西或者一些铜板,就能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
再加上他们一行人也不少,男男女女的也不少,身体看上去都比较强壮。
也没有遇到打劫的或者是黑吃黑的人家。
一路上吃的喝的也都是自给自足,也算是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早上一行人简单的做了一些吃食填饱肚子,告别了借宿的村民。朝着县城的方向出发了。
早上起床后,大家的表情都明显的洋溢着轻松和愉悦。
每个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包括谭婆子赵婆子他们后面买来的人。
都对即将到达目的地而感到开心。
谁不想过安稳的日子,路上虽说没有遇到危险,但也是提心吊胆的。生怕遇到山匪歹徒或者是刁民为难。
不是怕打不过,而是怕麻烦。没有人能保证整个队伍能全身而退。
林伟忠他们这几个一起穿越过来的人,更是深有体会。
清晨里宁静的乡村,他们离开的时候,天还没亮。
冬天,加上是年前了,村里人都起的比平时晚了不少。虽然不至于猫冬,但谁不想睡懒觉,在被窝里面多睡一会儿。
林伟忠走在最前面,很快就走到了官道上,沿着这条官道一直走,就到山庆县了。
清晨的山涧,仿佛被一层神秘的面纱所笼罩,静谧而美丽。朦胧的阳光随着太阳的渐渐升起透过薄雾,洒在青青的石板路上,照亮了他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空气中也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伴随着风吹过沙沙作响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
沿着石板路前行,还能隐隐的感觉到山涧的流水声渐渐传入耳中。那声音宛如一首悠扬的古曲,让他们的脚步不由自主的也轻快了起来。
伴随着马儿和骡子的蹄声,在石板路上格外的响亮。
大家都没有说话,安安静静的,专心致志的往前走着。
远远看去,像一条巨龙不断的往前移动。
前进的速度不是很快,但很稳。
就连刘小梅都问刘彩云:“娘,我们是不是马上就能见到姐姐和二姨,还有外公外婆他们了。”
“是的啊,今天应该就能见到了,小梅开心吗?”
“开心!”
刘父一早上起来打了两个喷嚏,他紧了紧身上的棉衣,把领口的盘扣扣上。看了看外面的天气,阴沉沉的,好像是比之前更冷了一些。
昨天晚上直接在新家这边睡得,家里的炕在睡之前烧的热热的,很暖和,就是早上起床离开被窝的时候有点冷。
这边的天气不像东北那边,到了冬天就需要长时间不断的烧炕。白天有条件的家里就会烧点炭取暖。
所以还有卖碳的,村里的人舍不得,烧出来的碳都会拿去城里卖掉,自家用都是一些碎渣碳,还好山里的木材比较多,冬天没事的时候待在灶房里面,做饭的时候剩不少碳火可以取暖。
田婆子跟刘彩霞去了县城,现在就剩下他们几个男人在家。刘浩在灶台一边烧火,楚龙和曲定亮在做早饭。
刘父在整理村民送来的蔬菜,也就是萝卜和白菜,其他的还有一些家里晒干的蘑菇和菜干。
刘父在跟人谈的时候就是一天收几家的,轮流着来。把秀水村的收完,再去其他附近的村子收。
这时候的萝卜白菜品相一般,但胜在无公害,没有打化学农药,全是原生态。刘父检查了一番,看来村里人是经过了挑选的,交过来的都还行,不是歪瓜裂枣。用一个个的竹篓子装好。
三筐子萝卜三筐子白菜,一筐干蘑菇和晒干的豆角和野菜。
他也不知道这些干豆角干野菜有没有用,先收去看看吧,毕竟他做菜的手艺一般。
再等两天,等到彩霞娘他们一行人到了,就知道这些干菜做什么比较好了。彩霞娘做的干菜那可是没话说的好。
他们这边忙忙碌碌的,另外一边也在不停的赶路。
终于在傍晚的时候,林伟忠带着大部队赶到了县城门口。
林伟忠看着城门上的山庆县三个大字,有了一种终于的感觉,心里的这么多天的疲惫不堪仿佛都不见了。
天已经要黑了,此时不说进城的人,出城的人都没有了,他也知道城门到了一定的时间是要关闭的。
林伟忠也没有时间多想,直接带着大部队赶到城门口。
交了入城费,浩浩荡荡的一行人站在城里的街道上,才开始考虑接下来要怎么办。
“罗叔,我们还是先找个客栈住下来吧,明天再去找刘叔他们。”
罗宏抱着孙子,一边打量着城里的情况,一边回道:“也只好这样了。”
沿着城门口这条街道一直走着,走到中心位置的时候,还看到一群人挤在一起时不时的传来几句争吵。
罗宏不是个凑热闹的,尤其是到了大晚上,但是他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个尖酸刻薄的妇人的声音:“我给你出五百文已经不错了,你也不看看都什么时辰了,你以为你的猪崽子好卖啊,这时候除了我还有谁要啊。”
蹲在地上的是一个穿着补丁粗布衣服的老汉,估计有五十多的样子,单从面相上看都很老实,他听见妇人这么说也没有生气,而是小声的反驳道:“不行不行,我就算是不卖挑回去也不能五百文卖掉,我这小猪崽子长都这么大了,肯定是能养活的,五百文一头连本钱都不够。要是平时八百文都有人买,我只要六百文一头,已经是很便宜了。不能再少了。实在卖不出去我就挑回家自己养算了。”
周围有两个妇人也在那帮抢:“是啊,这老汉每年都要来卖猪崽子,他家的猪崽子照料的好,基本上很少听说养不活的,要不是现在时间不合适我都想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