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嫁君欢 > 第131章 成亲

第131章 成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好在老太太吉人天相,到底未曾有事,竟熬过了这一坎儿。

    转眼便至八月初六,伯府与段家早前定下的成亲吉日,该送孟幼卿出嫁。

    一早才过卯时时,长歌流赋便过来将姑娘从床榻上掀起,一边一个挽着她的手笑道,

    “今儿是姑娘出嫁的好日子,您可不能再睡了,该叫奴婢服侍您梳洗打扮,好送您入花轿。”

    宋氏身边的银桂玉兰也过来帮衬,见她眼底一片乌青,银桂揶揄道,

    “姑娘这是知道今儿要出嫁,欢喜的一夜未曾安枕不成,一会子不知要擦多少粉才能掩下去。”

    孟幼卿面色微哂,哈欠连天,“吉时尚早,我原也不需预备多少东西,何需起这么早,二位好姐姐再允我多睡会儿。”

    银桂示意长歌流赋去预备沐浴用的滚水,为她梳头,“姑娘当今日是寻常出门,只梳头更衣就能走?

    “一会子换上喜服还要嬷嬷帮你净面呢,还要夫人为你梳头,再去拜别老太太与伯爷。

    “这成亲的规矩繁多,样样儿少不得。姑娘再磨蹭一会儿,外头的唢呐声可就要起来了。”

    下人们只在一旁抿唇笑着,这二人将她从暖阁中一路架到偏阁。

    长歌早已预备了用新鲜玫瑰与金桂的花瓣调的温水,扶着她进去梳洗更衣,“奴婢伺候便好,二位姐姐暂且歇着。”

    自有长歌在里头替她收拾,玉兰银桂便又着手吩咐余下伺候的人将头饰喜服喜帕都预备好,

    “今儿一早外头风起的高,一会子若是冷了,先给姑娘备上厚衫子披上,还有要拿的如意锁与苹果,可都别短了什么。”

    流赋一迭声答应了,众人忙成一团,不多时便服侍孟幼卿起身换了身洇红的亵衣,松松挽着青丝出来。

    王嬷嬷为她开了脸,又叫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帮衬她披好喜服,青丝尽数拂于脑后。

    银桂进来笑道,“夫人过来为姑娘梳头,可快些换衣裳。”

    孟幼卿忙起身,“母亲。”

    宋氏眼圈儿泛红,臃厚的妆粉都遮掩不住盈盈泪痕,强颜欢笑。

    她先用玫瑰花瓣水净了手,才挽起女儿的青丝,用桃木如意梳慢慢梳着,口中徐徐念道,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

    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

    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

    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

    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

    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有头有尾,富富贵贵。

    “望你出嫁后日日如意,岁岁合欢。”

    宋氏梳好发髻后往她头上插上一对五凤缠枝金钗,终究落下泪来。孟幼卿眼圈儿一红,回身抱住母亲。

    前世她不懂事,害得宋氏气淤攻心,强拖着病体送她出嫁。

    她出嫁后宋氏日日为她忧心,食不安夜不寐,身子每况愈下,最终到底也没熬出牢狱。

    孟幼卿忽地落下泪来,愈发贴在母亲身上不肯松手。

    宋氏忙打起笑来,抽出绢子为她拭泪,“大喜的日子哭了不吉利,是母亲坏了规矩,招的你也失仪,连妆都花了。”

    长歌流赋又为她重新上妆,待描眉敷粉、唇上抿好胭脂,将耳坠子手镯一一给她戴好,宋氏又将头冠替她正上,这才道,“卿儿妆成了。”

    孟幼卿略直起身,头冠上的金箔流苏顺势滑落于肩胛,于面容前盈盈而动,她回首再瞧母亲,强忍住哭意,

    “母亲,卿儿虽嫁入旁府,但两家同在京城,日后也并非天各一方再不能相见。家中若有事,卿儿自然会赶回来为母亲分忧。

    “只是卿儿往后再不只是孟家的女儿,不能日日在您与父亲膝下尽孝,还望您与父亲珍重。”

    宋氏登时滚下泪来,上前抱住她哭作一团,“我的儿,你这要走了,母亲也舍不得你。

    “将来的日子是好是还都要你一人应对,定要顾好自己,我与你父亲在家也好安心。”

    母女二人抱头痛哭一阵子,王妈妈进来笑道,“快到吉时了,奴婢听听前头的唢呐声,应是段家前来迎亲的队伍已到门口,姑娘该去前头了。”

    众人这才起身,先去宁辉堂拜见老太太,老太太特地又添了一对金镯子嘱托她许多,这才扶着孟幼卿一路赶去素日迎宾的正堂。

    宋氏与孟偃齐齐上座,等下人置好蒲团,请孟幼卿跪下,刘妈妈执《女儿经》诵读几声,温言道,“姑娘该给双亲磕头了。”

    孟幼卿叩首,念念有词,“女儿不孝,今日一别后不能再于爹娘膝下承欢尽孝,还望双亲珍重。”

    宋氏已哭得梨花带雨,哽咽难言,心中只念及堂上亲眷众多,硬生生地将那满心哀痛吞咽回肚,勉强维持着一份体面。

    孟偃倒能比她镇定些,起身行至小女身前,将手中的玉佩给她,“出嫁至夫家,要与你的夫婿相敬如宾,孝顺公婆、端贤持家。”

    “女儿自幼熟读《女则》,如今也谨遵父亲的教诲。”

    她又叩首,再起身时已泪流满面,“父亲旧岁留下腿疾,每到秋冬之时夜里常犯此旧疾,万望父亲留神,少食寒凉之物、亦不可多用冷水,保养身体为重。”

    孟偃眼眶渐热,强颜欢笑,“为父知道。”

    还要再吩咐几句,孟常行从堂外进来道,“吉时已到,段家迎亲的队伍已在门口了,卿儿该上轿了。”

    孟偃长叹一声,抖起那绣金鸳鸯喜帕盖在她头上,低声道,“去罢。”

    长歌在旁扶着她起身,等行至门口,孟常行已转身蹲下,微微笑道,“扶着她上来罢,卿儿出嫁,大哥背你出去。”

    孟幼卿双臂乖巧地扣上兄长的肩胛,瓮声瓮气道,“多谢大哥。”

    “说这话做什么,”孟常行轻叹一声,揽着她起身,一步一顿地往外走,“咱们几个一母同出的兄妹里属你最年幼,如今连你也出嫁了,当真是岁月不待人。

    “好在两家相隔不远,若是那段家薄待你,你只管差人回来告诉大哥,大哥会替你做主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