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房山,白水兴隆寺
安老微微摇头,仿佛要将这些记忆甩掉,接着话锋一转:“咱们再说说这黎明前开市的鬼市吧,它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其实大有讲究。”
王小北听出了其中的门道,好奇的追问:“哦?这其中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你想啊,那时候来买东西的大多是穷苦人家,他们怎么在这上面赚钱呢?”
安老慢慢的说着,“于是,有的商贩故意把破棉袄里露棉花的地方折在里面,让你看不出来。”
“有的拿墨汁把旧鞋刷一下,乍一看跟新的似的。还有的把快散架的家具东拼西凑,乍一看挺结实,谁知买回家可能就散成一堆柴火了……”
“总而言之,就是各种糊弄人。买卖双方心知肚明,即便看出破绽也不挑明,只顾着砍价。”
“但话说回来,‘买的没有卖的精’,到最后还不是买家自认倒霉?这种见不得光的交易,当然不能大白天干,于是就有了黎明前开张,天一亮就收摊的规矩。”
“这鬼市的鬼字,其实是指有人捣鬼。”
王小北听完连连点头,若有所思地问:“那现在那个地方又变成什么样了呢?”
安老回答道:“后来那片地方发展起来了,搬了几次家,最终变成了旧货市场。因为那里曾是重要的港口,联军撤退时,不少士兵在那里抛售东西。”
“世界各地的文物贩子闻风而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古玩市场。”
讲到这里,安老顺手拿起紫砂壶,喝了一口茶水,继续道:“不过,要说那里的真东西,也就集中在联军撤退那会儿,之后就越来越稀罕了。”
“现在10件里面能有一件是真的就谢天谢地,而且往往是博物馆都看不上的普通古玩,真正的珍品凤毛麟角。”
“尽管如此,由于市场规模已成气候,那里逐渐成为全国古玩的重要集散地,许多外国人都常去那里进货。”
王小北一听,顿时豁然开朗。
安老说的恐怕就是津沽吧?
但是,在安老眼中或许寻常无奇之物,放到后世,可能轻易就能卖出几万、十几万的高价。
至于真正的珍品,更是高达几十甚至上百万。
“还有其他线索吗?”王小北急切地追问。
安老听完,略作沉吟,最终还是无奈摇头:“白水现这词,我没有听说过。但对白水一词,倒有些印象,只是不知是不是与之相关。”
“师父,你快跟我说说!”王小北迫不及待地催促。
安爷看着他热切的表情,略微思忖,缓缓道来:“这‘白水’指的实则是一处地界,也就是西北方向的房山。”
“那儿有一座白水兴隆寺,我们口中的‘白水’,实际上指的就是这座寺庙。”
“至于你说的‘白水现’,我倒是不知道。”
“房山?”王小北脑中灵光一闪。
地图上的确有这个地方,那是孙殿英一生行迹中的一站,可年代太久了,与胡茂实似乎并无瓜葛。
王小北心里琢磨着,却找不到什么头绪,便决定放弃。
哪天有时间,亲自过去看看就是了。
津沽很远,但房山离北平很近,就在自己家所在的地方旁边。
王小北又好奇问:“师父,除这之外,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推测或线索啊?”
安老再度陷入沉思,片刻后摇头:“目前没有了,等我空闲下来的时候再琢磨一下。”
听到这话,王小北只能微微点头:“那好,师父你要是有新发现,到时候再告诉我。”
毕竟安老见多识广,换成别人,怕是也束手无策。
他暗自思量,胡茂实要如何给儿子传递信息,并确保儿子能准确理解呢?
当前首要之事,是密切关注胡景同的动静。
“师父,那我先走了,先去陆阿姨家,带点东西过去,让她给我包饺子。”王小北起身道。
“去吧!”安老挥挥手。
王小北于是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路上,一个疑问笼罩在他的心头,今天安老提及的那些事,让他想起了破烂侯。
这里面也有一个传说。
话说当年,野心勃勃的北宋辽国大都督韩昌,企图一举吞并中原大地。
他于崇山峻岭之中精心布下了“天地绝命阵”。
此阵绵延数百里,阵中有阵,阵外亦有阵,层层相扣,密不可分。
韩昌向杨家虎将杨六郎发出挑战,声称若能破此阵,辽军将永不再侵犯边界;反之,若杨六郎无法破解,辽军将铁蹄踏遍大宋江山。
面对如此险境,杨六郎毅然决然单枪匹马深入绝命阵。
阵内恶臭弥漫,令人几欲窒息。
幸亏其坐骑“夜照明”神骏异常,驮着他躲入一道山沟,才得以逃过一劫。
待杨六郎从昏迷中苏醒,眼前出现一座由石头垒筑的古寺,寺名白水兴隆寺。
此刻的杨六郎早已经饿得步履蹒跚,虚弱不堪。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的坐骑竟咬下一块墙皮递到他面前。
杨六郎尝试之下,发现这墙皮竟是以江米面和制而成。
就这样,杨六郎与坐骑靠着墙皮果腹,硬生生熬过了四天,直到阵中的毒气逐渐消散。
期间,他们几乎把寺庙的墙皮吃得一干二净。
杨六郎在心中许下宏愿,待击退辽军,定要重修这座寺庙,重塑佛像金身。
后来,杨六郎果然成功破阵,履行承诺,对白水兴隆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复。
尽管这些故事被岁月赋予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其中真伪难以一一考证,毕竟许多传说皆为后人杜撰。
然而,对于此刻的他而言,事情的真实性已非关键。
白水现,映天地这几个字,与白水寺跟天地绝命阵确实相似。
如此相似,怎能不令他浮想联翩?
更巧的是,无论是孙殿英的寻宝路线图,还是杨六郎的英勇传说,两者均指向同一处所在。
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