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做了一辈子的井底之蛙
“你们跟着我作甚?”苏樱奇怪。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推着对方。
“阿樱村老,我们、我们也想念书,跟阿牛他们一样,可以吗?”其中一个胆大的孩子勇敢道。
“你们也想念书?”苏樱看着孩子们。
“嗯,可以吗?我们、我们家里有新打的麦子,可以交束修。”孩子们七嘴八舌。
阿牛他们是免费去荒沟村念书,选的是寨子里最聪明的几个。
这次收税粮,阿牛他们没回来,跟着先生帮县衙户曹收粮,他们羡慕坏了。
苏樱带着荒沟村的女娘来寨子收税粮,熟练打着算盘,算账报数、提笔记录,神气极了。
原本对读书没啥直观感受的孩子们动了心,也想念书。
但前面的是免费,是聪明孩子。
他们笨得多,阿德头领不会允许他们去的。
今日苏樱造访,孩子们不自觉跟在苏樱身后,读书念头更强烈了。
“你们围着阿樱村老作甚?”阿黑见苏樱掉队,转身过来寻,却见被一帮孩子缠着。
“呼啦!”孩子散开,跑出几十米,从墙角探出头,巴巴望着苏樱。
“阿樱,孩子们不懂事,莫要见怪!”阿黑不好意思挠头。
“无妨!这些孩子半大不小,农闲时在家里作甚?”苏樱关心道。
“还能作甚,除了喂牛,多数时候在村里闲逛,要么帮家里干点儿杂活儿,混几年长大了,成了家里的劳力。
攒钱娶媳妇,然后生娃、养娃,在地里劳作一辈子。”
阿黑笑着说道,说到后面,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自己的一辈子么,话顿住。
从未想过的问题蹦进脑海,自己真的要这么过一辈子吗?
弟弟阿牛到荒沟村读书,自己带着村民修路。
不出意外的话,他将是金风寨的下一任头领,简单识得几个字,永远窝在金风寨。
这事儿一旦觉醒,会意识到一种莫名的悲哀。
如今有一批聪慧的孩子去荒沟村念书,阿牛也在其中。
兴许未来是阿牛当头领,自己没学识,如何统领寨子老老少少?
“咋啦?垂头丧气的?”进堂屋坐在吊炉前,阿德见大孙子无精打采的,不似之前意气风发。
“无甚!”阿黑嗡嗡道。
“这孩子,多大啦,咋还像小娃,晴一阵阴一阵的?”阿德训斥道。
阿黑低头没说话,情绪低落。
“阿公,今日来,一个是福东家、胡二郎君瞧瞧今年甘蔗长势,议定今年的红糖售卖,另一个是跟你商议件事儿。”苏樱岔过话题。
“哦,何事,阿樱请讲。”阿头瞪一眼大孙子,转头冲苏樱温和道。
“阿公,这次福东家他们准备挑选几个伶俐孩子出去游学。
不用付资费,只需帮福东家他们算账、干些力所能及的轻省活儿即可。
随着商队到外面走一趟,大概半年时间,你们金风寨的孩子可愿去?”
苏樱话落,阿黑猛地抬头,热切地盯着福忠和胡二郎。
“?”阿德愣住,这事儿从未想过,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
俚人世世代代蜗居于此,阿德作为头领,常去的是黑风乡。
再就是县衙,州府去过几趟,是他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寨子里最见多识广的人。
现在要让孩子们到外面游历,阿德从未想过,也不敢想的事儿,苏樱轻飘飘提出来。
外面啥样?他也想知道!
“阿公?”苏樱见阿德迟迟没回应。
“好、好!”回过神的阿德连连点头,“咱们寨子那几个娃都去,都去,钱不够我们出!”
阿德直接忽略苏樱说的挑选,让念书的几个娃都去。
机会难得,阿德装傻充愣。
“不用、不用!”福忠忙道,“几个孩子的吃喝供得起,他们还要帮着干活儿呢!呵呵!”
“阿公!”阿黑望着阿德,“我也想去!”
“你多大了,去作甚?寨子里那么多事儿,你不在谁来替我分担?”阿德训道。
“阿公!”阿黑不甘,“我已二十,还没见过外面是甚模样,再不出去,以后再也出不去!”
“人家福东家那么多生意,带着一帮娃娃不容易,你怎好再去添乱?”阿德骂道。
苏樱看一眼福忠,福忠低垂着眼眸。
“阿公,其实,阿黑哥出去走走也不错!”苏樱斟酌后开口。
“年轻力壮,头脑灵活,正是长见识的时候,年轻时不多走走看看,老了想走都走不了!”
“对、对!阿公!阿樱村老说的极是!”阿黑急切道,总算有人懂他的心。
“唉!这不是给福东家添麻烦吗?”阿德瞥一眼福忠。
“呵呵,不麻烦不麻烦,阿黑正好做我帮手!”福忠笑道。
门外探出几个脑袋,“阿公!”
刚才那几个想念书的孩子。
“你们作甚?”阿德盯着这帮半大的孩子。
“阿公!”孩子们挨挨挤挤进来,“我们也想去!”
“放肆,这是你们想去就去的?真以为是游山玩水?家里的活儿不干啦?”阿德厉声训斥。
一个个都跑了,那么多庄稼谁来管?
“阿公!”孩子们齐刷刷跪下,“我们也想念书,也想出去看看!”
“你们!”阿德噌地一下站起来,不知该高兴还是发怒。
后辈肯上进读书,寨子大有希望!可是这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阿公,求您!让我们去吧!我们愿意交束修!”孩子们倔强道。
他们比不得荒沟村的孩子,近水楼台先得月,有好几个先生免费教。
可越是不容易就越渴望,特别是跟着福东家走出岭南,也许是他们这辈子唯一一次机会!怎会轻易放弃?
“唉!”阿德无奈看向苏樱,这事儿能说动福东家、胡二郎君的只有她。
别说孩子们,他又何尝不想出去走走看看?
做了一辈子的井底之蛙,还真没看过外面的天地,同在岭南道的广州港都那么遥不可及。
“呃,福东家,这事儿你怎么看?”苏樱也感到为难。
都是些孩子,一两个还好,这么多,加上原来的,至少三四十个。
十一二岁的孩子,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又有行动能力,一个看不住,弄丢了或是被人贩子抓走,如何给人家父母交代?
可这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游学机会,它会改变每一个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