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 第254章 面试

第254章 面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另外,考虑到机翼研发改进后,生产新的机翼仍需时间,杨知书还特意批准了许宁半个月的假期,以便他能全心处理军工学院的事务,同时也能适当放松一下。

    军工学院外,新生们带着迷茫的表情,伴随着家长们的忙碌身影,让许宁费了好大劲儿才挤进校门。

    然而,距离京航大学的保研面试只剩下几天了。

    按原计划,许宁本应在完成这里的工作后与杨静一同返回沈阳。

    但由于他此刻身在京都,而机翼改进工作完成后短期内并无紧迫任务,所以他决定暂时留下。

    即使只是及早发现了机翼的研发问题,这也为整个项目节省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找杨知书谈谈,并回到军工学院处理直博的事宜。

    就在不远处,有二三十位学弟站在那里,看起来应该是大二或大三的组员。

    尽管这次通话并不涉及机翼改良的具体细节,但由于它关系到他与杨静的行程安排,所以还是采用保密的方式联系更为安全。

    鉴于许宁的情况特殊,军工学院表示如果他实在无法亲自返回,可以录制一段简短的视频,在现场播放。

    由于这份数据非常重要,单靠杨静一人带回并不保险,需要另一位具备相应权限的人士陪同。

    次日上午,许宁在与匆匆赶来的徐进完成资料交接后,终于重返京航大学。

    看着公告栏上的信息,许宁不禁轻声叹息。正当他在公告牌前沉思时,背后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嘿,小许!”有人叫住了他。原来,是那位我国航空动力领域的首位院士。

    “老师,您找我有什么急事吗?”许宁惊讶地问道,心想除了研究生推荐面试外,自己似乎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

    “我刚还想让你的辅导员去叫你呢。”老师答道。

    “没什么紧急的事,就是告诉你,我们要给你换个住的地方。”

    “换个住的地方?我不是住教职工宿舍吗?这合适吗?”

    “别太担心,我们军工学院的博士生本来就有高标准的单人间或双人间。

    鉴于你的研究很特别,住在普通的博士生宿舍可能会有些不便,学院也会为此而担忧。”

    许宁:“那我就感谢老师和唐院长的好意了。

    ”能够为他安排一个独立的住处,这让许宁感到意外又感激。

    “这只是给你安排了一个单独的房间而已,房子的产权不能给你,除非将来你留校任教,成为正式员工后才行。”

    “好的。”即便暂时没有产权,但分房这种福利还是挺吸引人的。

    1996年的今天,这样的优待确实让人吃惊。

    两人没有多聊,因为组员和家长们已经开始陆续来到军工学院。赵志德和他的团队忙着接待,而许宁拖着行李回到了宿舍。

    96年的住宅已经不是老式的筒子楼了,取而代之的是单元式住宅,每层楼有两到三户人家。

    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但房源依旧紧缺,连院长唐正林都不一定能马上分配到一套。

    看来,校方是想在他还没有毕业,名气还不大的时候,先给他一些好处,以后好留住他。尽管事先通知了对方自己的返校,但在大多数人还没有手机的那个年代,找到某个人的位置更多依赖于运气。

    正当他还未完全回过神来之时,耳边响起了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

    杜亦熵笑着下了楼梯,招手让许宁跟上来:“这是我和唐院长商量的结果,决定从新建成的教工住宅区里为你专门准备一套房。”

    他所参与的研究,就好比是发动机界的风洞试验,至关重要。

    许宁终于来到了校方给他安排的房间,刚刚放下行李,门口就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嗨!终于等到你了。”原来是赵志德。

    许宁笑了笑问道:“你什么时候来的?”

    “我早就到了,我要早点过来赚点外快啊。”

    “赚外快?”许宁疑惑地问。

    “唉,哪像你那么幸运,被杜院士钦点去读研呢。我只好抓住这个开学的机会买些同学们生活所需的基本物品。”

    听了赵志德悄悄的解释后,许宁终于明白了对方的意图。

    对于来自农村或小城市的大组员而言,很多人可能是家族甚至周围村落中首位考入大学的孩子,因此往往未能提前准备好大组员活中所需的基本物品。

    赵志德正是看到了其中的商业机会。新生报到那天,他召集了一批家境普通的组员,让他们帮助新生搬运行李直到宿舍,并在此过程中熟悉军工学院环境。

    这些组员还会以学长师姐的身份分享关于学习与生活的宝贵建议。因为这些组员确实是京航大学的一员,分享的经验真实可信。

    同时,他们也会巧妙地推荐一些商品。

    加上当时没有网上购物,人们也比较单纯,许多新生及其家人为了方便和信任,往往会直接向他们购买缺少的日用品。

    赵志德作为幕后供应商,在一天之内就能获得数千元的收入,连帮忙搬运的组员们也能挣得近百元的生活费,真是一笔不菲的收获。

    许宁抿了抿嘴,暗想难怪这人在另一个时空能赚得盆满钵满。

    由于距离正式开学还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目前回到军工学院的只有许宁一人。接下来的几天里,除了整理必要的资料外,他还忙着将个人物品一点点地搬到新住所。

    补了会儿觉后,许宁晃到了飞机楼附近。

    燃气涡轮研究院与许宁前世工作的316军工厂虽然同在绵阳,却隶属于不同的系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振响是华夏从涡扇-6到涡扇-10乃至涡扇-15系列航空发动机项目的关键人物。

    与早早退休的杜亦熵不同,刘振响一直活跃在一线直到2020年代。

    即使如此,刘振响的大名仍然响彻业界。

    根据原定计划,装备了第四代发动机的歼-20本应在2023年6月底进行首次试飞,但许宁还没等到那一天就重生了。

    若没有自己的高空测试平台,每次试飞前都得把发动机送到国外检测。

    “涡扇15的首次装机飞行结果如何呢……”他心里琢磨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