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3章 反类其犬
“夫子,现代不需要您了,我们也不是针对您,只是你们的确不该在现代,只需要在古代好好地做偶像就行了!”
“夫子,难道你不想再回春秋宣传儒学了吗,在现代老待着算怎么回事!”
“夫子,我劝您不要让自己晚节不保!”
有人想翻围墙进到别墅院落,栏杆上却通满了电,险些将一人电死当场,顿时所有人不敢轻举妄动。
孔夫子摇头叹息:“后世需要真正的儒学,若是真正的儒学得以传承下来,今日的你们绝不会如此。”
“可恨吾那儒家后辈,为了迎合君王,彻底把百姓当成了驾驭之人,把吾所推崇之仁道,用做了迎合之用。”
“此中万事,有儒家之过也,吾既来到现代,又岂有不补偿之理?”
孔夫子踱步在庭院中,一双满是皱纹的眼睛始终看着自己的后辈:“可恨那董仲舒,提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彻底变质。”
“孩子们呐,看看你们现在的样子,狰狞、暴戾、不敬祖宗、不一致对外,如此的你们,且不说能否对得起先祖先辈开疆扩土之功,光是父母的养育之恩,尔等能对得起么?”
“夫子,我们不想听什么圣人之道,它不能让我们有钱花!”
“我曾经也信奉仁义礼智信,但现在我活得不如富人家的一条狗!”
“夫子,我觉得我们在心里条条框框实在是太多了,西方人他们都很自私,反而有许多人可以过得好,即便是在我们这,也是越自私的人越好过!”
“反而我们这些遵守仁义礼智信的人,每天都在担心会不会伤害到别人,被伤害了还要说服自己谅解别人,不要小肚鸡肠,要大人不记小人过,我们活得累啊老祖宗!”
众人眼看冲不进来,就想对着这位圣人师者,把自己的心里说法说一遍。
“我们也想好好做你们的后辈,可是我们做不到啊,夫子您去过西方吗,看过外面那些人吗,他们自私成风,却比我们过得好,这是什么道理!”
孔夫子仔仔细细地听着每个人说的话,时不时冲着说话的人点头,大概知道了后世之苦。
他停下脚步,看向他们,说:“孩子们,自私不是错,错的是把大仁大义放在了自私之后。”
“你们所说的西面人,吾也在你们现代的电视上了解过,他们不管做什么,都是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只有当自己的利益受损时他们才会奋起抗争。”
“反观只要自己的利益没有受损,甚至只要可以从中取利,他们就不会管其他人是死是活。”
“但我们大夏人并非如此,孩子们,你们都身处现代,学过现代的历史,读过三字经,学过论语,你们远比吾要了解大夏文明之璀璨。”
“大夏文明上下纵横五千年,虽然儒家变质,但贯穿着我们的文明滚滚向前的,不正是我们华夏人心中之仁义礼智信,以及家国天下之心么?”
“纵观古今,凡战,我华夏皆讲究师出有名,不兴不义之兵,对外亦是兼包并蓄,有容乃大,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因此,你们的存在和世界上其他国家都不同,你们的祖先开过的疆土,都是因为别人犯我在先,你们的祖先打过的仗,皆是因为不得不打。”
“你们的骨子里没有侵略的血脉,有的只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之血性,华夏儿女和别人最大之不同便在此处。”
“你们走到哪里,都可以挺胸抬头,因为你们行的正,因为你们的文明是建立在道义之上的。”
孔夫子的白发在风中扬起,这位年迈的老人在现代开始了他的第一课。
“至于你们所说的,吾无法让你们活得好,无法让你们赚到大钱,那是你们要从其他方面去学的知识和技能,吾能做的,是弘扬正确的思想,来给你们创造一个可以信赖之环境。”
“试想,若天下人自私自利,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自私固然可以过得很好,但他们何尝不提心吊胆,担心自己被背叛,就连最亲之伙伴也不敢推心置腹?”
“可是夫子,就算我们不在自私的环境之下,我们还是会担心这点啊。”
一个中年人满腹委屈地倾吐心声:“我曾经就很信任过我的朋友,他是我最亲的人,从小和我一起长大,但我和他一起做生意的时候,他却为了更好的条件背叛了我……”
“夫子,不是我们不愿意心怀仁义,只是与其仁义着受伤,还不如用自私去和别人的自私斗,这样就算被出卖了也不会有很大的落差,因为大家都是自私的,这样反而活得轻松!”
中年人的肺腑之言引来了许多人的赞同,越来越多的人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夫子闻言,说道:“这就是社会不再信奉仁义礼智信的后果啊。”
“人不信人,友不信友,亲不信亲,你们如此,难道你们还要你们的下一代也是如此吗?”
“仁义与狡诈、信义与背叛,从来都是死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而非见不贤而学不贤。”
孔夫子终于深刻地体会到,西面思想对东面思想的进攻有多严重:
“孩子们,你们仔细想想,正如江逸所说,大夏人已经凭借仁义,成为了上下五千年独一无二的大民族,成为了整个世界史上的传奇,这说明我们的思想是有可取之处的,它可以推动华夏文明生生不息。”
“反观西面,我们再怎么自私,还能自私得过他们么,一旦自私,我们必将无救。”
“如今,我们不用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千年的立人之道,去对付他们的立人之道,不用我们五千年的仁义礼智信去对抗他们的自私,反而要照猫画虎,反类其犬吗?”
在别墅里的先祖们听到了这些争议,全都面露凝重。
这不是把他们抓起来就能改变的现象,后世必须迫切地了解到自己真正强大的地方。
否则的话,他们甚至不会打心底认可自己的文明,又谈何用自己的文明力量去对抗整个世界的洪流?
这一刻,始皇帝、汉武帝、唐宗明祖等,无不为此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