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 第1095章 现代版“三人行”

第1095章 现代版“三人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时空之镜缓缓落幕,梁老师眼眶泛红,心中越发坚定自己的选择。

    如果自己现在真的在燕城,看到这幕的话,就算再怎么有钱,也不会开心的。

    观众们心绪紧悬,有些留守过的孩子深表同感:“这部分可以说是很写实了,我小时候就这样,唉,后来就变得孤僻了。”

    “我也就是在网络上,搁现实我就是不敢跟人对眼的那种。”

    “留守孩子太过可怜了,可惜啊,不是谁都能有梁老师学生那样的福气,做梁老师的学生真的是太幸运了!”

    画面之中。

    孔夫子说道:“吾周游列国传道,支教老师偏于一隅授业,虽走的路不同,但做的事情,却是一点也不亚于吾。”

    “夫子,您是万世师表,晚辈岂能和您相提并论?”梁老师惶恐道。

    孔夫子摆了摆手:“不对,三人行,必有我师,谁都可以是师者,就算后世认为我万世师表,我到了后世,你们,也可以是我的老师啊。”

    江逸在一旁默默的听着,什么叫境界,这就是啊。

    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但往往就连劝谏自己的朋友,都反而会把朋友给得罪了,更何况是用忠言去帮助其他人呢?

    江逸说道:“先祖,我们的现代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古代有所不同。”

    “哦?”孔夫子好奇道,“如何不同?”

    “现代的三人行,大多是要我们主动去学,去反思,人们往往是被动成为老师,而不是主动。”

    “如春秋时期的学术争鸣一样,大家都会试图用自己的思想来辩证各类事物和言行举止,你们往往是多说多做。”

    “但在现代,我们更讲究的是多做少说。”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大多观其行而不言,知其过而不劝,藏己智而不教。”

    “观其行而不言,意思是我们大多会看着别人怎么做事,但是呢,别人要是不问我们的意见,我们就不会说,别人要是问了,我们也大多挑好的说。”

    孔夫子脸色一沉:“这不是拒绝规劝别人么?”

    “是的,知其过而不劝,意思是,有些事情,我们明明知道自己的朋友或别人是做错的,但很多时候,往往不会去劝。”

    “这岂不是放任自己的朋友做错事?”孔夫子越发觉得离谱。

    江逸继续道:“藏己智而不教,就是指,哪怕是面对自己的朋友,许多人也大多不会交出自己的底,不愿意看着别人走自己的顺风路,类似闷声发大财。”

    “这,这还哪里来的必有我师,这全是坏事啊!”孔夫子怒气冲冲道。

    “是的,但如今,大多数都这样。”

    江逸回道:“所以晚辈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师,在以前会主动教我们,但现在,是我们要主动去学和领悟的。”

    江逸客观道:“这就是论语中所提到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能够做到这个,才能够真正的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做不到的话就是三人行,人人隔肚皮。”

    “后世怎变得如此?”孔夫子难以置信。

    江逸回道:“社会在发展,人心在变化,夫子您周游列国,想必也遇到过不少口蜜腹剑的小人。”

    “那是自然,但即便如此,后世也当有正义之心。”

    “请夫子放心,后世绝不会失去正义之心,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多了一点防备心。”

    “嗯,适当的防备还是可以的,听你这么一说,吾就已知道,后世是个利大于义的世界了。”孔老夫子一语中的。

    江逸说道:“是的,当人人都可以求利的时候,大多时候就难以交心了,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依然有不求利的人,华夏人心中始终有自己的底线,大多数人都不会去做坏事。”

    “我们追求的利,是时代需求,别无选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有可以选择的事情。”

    “是心怀仁义去追求利,还是心怀黑暗去追求利,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在大是大非面前,华夏真正的儿女从来不会出错。”

    “就像梁老师一样,据晚辈所知,梁老师为了让孩子们拓宽眼界,除了平日的课堂教学外,还经常会抓住机会带孩子们出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

    说完,江逸把话题抛回给梁老师。

    梁老师听得仔细,还没反应过来呢,万没想到江逸又把话题圆到自己这了。

    她迅速整理了下思绪,说道:“是的,前年年初,我就带孩子们到城市里参加了元宵晚会。”

    “那是很多孩子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看到我们的母亲河,第一次吃上小饭桌的饭菜,第一次去动物园,第一次参观蜡像馆,更是第一次坐大巴车。”

    回忆起这些,梁老师笑容满面:“同年七月底,我还带孩子们去了县城,参加了县里举行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那时候啊,我看到自己教的孩子们吃着大蛋糕,吃着城里人常见的菜肴,居然可以笑得那么灿烂,心底就很不是滋味。”

    “我心想,这些不都是城里孩子经常能吃到的东西吗,城里的孩子们没准早就吃厌了,可我们乡下的孩子,还只是第一次吃。”

    “分明是同样的年纪,但乡村的孩子太苦了,从那时候起,我就想我一定要更努力的教书,我不止一次地告诉孩子们,不要相信什么读书无用论,山里的孩子要想改变命运没有别的途径,只有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说到这事,梁老师的语气格外坚定。

    涂老师激动的对大家说:“先祖们呀,你们还不知道,梁老师这十几年来教过的学生啊,不少人都考上了好大学了!”

    “他们有去燕城的,有去魔都等各大一线城市的!”

    “那些学生现在可是遍布了全国各地,许多人可有着大前景嘞!”

    “有不少没考上的也都留在了当地发展,不是在乡下就是在县城,但是这也很好啊,被她教过的孩子们不管在哪,都会读书写字,懂得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啊,学生们可都开朗着呢!”

    “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因为我们梁老师的言传身教,十年就已经树出了不少人才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