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如何有效建立明初科学体系 > 第35章 梳理与对比

第35章 梳理与对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御书房内,朱元璋拿起白天观影记录下来的内容看了一遍又一遍,仿佛想从中看出,究竟是一群怎样的人,才能创造出比自己驱逐蒙元建立大明还要伟大的事业。

    朱标在下首简单梳理了一下现代华夏建国后的成就,同时将大明现在的情况也列了出来。

    试图对两者进行直观的对比,从而找出现在大明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人口、粮食、钢铁产量、水利工程、桥梁、道路长度、税收、公共支出、社会福利、军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对比。

    人口自是不用说,十四万万和六千万相差近二十多倍,这一块必须先解决粮食问题。

    而粮食产量上,现代万斤合约114亿石对比现在大明的20亿石都不到,差距也是6倍以上。

    要知道从秦汉时期到大明时期,粮食单产产量也只翻了一倍,近1600年时间仅仅只增产了一倍,很难想象未来不到700年就增产了6倍。

    或者确切的讲,是未来建国后70年时间才增产这么多的,实在难以想象。

    虽说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粮食增产的因素并不只有高产种子,应该还要包含大量化肥的使用。

    但是要大量生产化肥,需要完整的三酸两碱化工体系,所以这个时间点上,张寒凌并未提及。

    经过朱元璋和朱标的讨论,认为针对这一点,还以原有麦稻黍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前提下,增加产量几乎不太可能。

    那就只能大力推广引进新的高产作物,提高其粮食产量的占比,如此才能短期内暂时提升粮食总产量,确保老百姓家家有余粮,进一步增加人口数量。

    刚好玉米、土豆和红薯的出现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寻找土豆和红薯就成了促进人口增加的第一要务,需要尽早组织并落实了。

    当然,关于杂交水稻和麦种的优选优育也必须安排人去同步研究,毕竟这才是真正的主粮作物,更能为普通百姓所接受。

    至于钢铁产量这一条,反正朱元璋和朱标是觉得没有对比意义的,毕竟10亿吨的钢铁产量,对比现在不到10万吨(参考嘉靖时期全国产量16万吨,明初减半计)的产量相差了一万倍,这已经非人力能够做到的了。

    揣摩了一番之后,朱家父子认为应该是后世的钢铁冶炼技术有了大的突破才可能

    后续再找张寒凌挖一挖,看能不能搞出来这类技术,应该能大大提高大明的钢铁产量的。

    哪怕仅仅是提高到百万吨级,那对当今的世界也将是降维打击。

    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视角来看,钢铁产量决定了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平和军备发展的上限,所以钢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如今朱家父子眼中,钢铁产量越高,军队的武器和盔甲质量就越好。

    毕竟披甲兵卒占比高了,其战斗力必然是成倍增加的,暂时还未考虑到钢铁产量增加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帮助。

    其次就是水利工程、桥梁道路长度、社会福利等都是需要花费大量财税的。

    以现有大明的经济状况,基本是很难承担得起全国铺开式的基础建设的,所以要严格选择重点项目来进行建设。

    特别是水利工程,对于粮食生产具有重大意义,可以优先考虑。

    但是要增加税收,光靠农业税,应该是很难支撑庞大的支出的,那么商税就要收起来。

    可是由于现有交通运输损耗的存在,营商成本会大大增加,商税过高的话,会大大打击商品的流通。

    而商品流通受限的情况下,商税又不可能收得到太多,最后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该如何破局呢?

    朱元璋和朱标研究了半天也拿不出太好的办法,只能后面再找张寒凌好好问问。

    对于最后的军队建设方面,除了军备需要优先考虑解决钢铁增产的问题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目前的军制是否合适。

    如何才能培养出像现代那样的军队,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百姓拥戴,人人以参军为荣。

    这个问题摆在朱元璋和朱标面前,让他们陷入了迷茫,毕竟自古以来当兵吃粮,仅仅只是混口饭吃的行当,多为人所瞧不起。

    而且如何解决军队纪律问题,是最难的一点,毕竟现在多数部队都是将军的私军。

    很多士兵都只知将军而不知皇帝,这也是为何自古以来皇帝防武将始终比防文官要更狠的缘由。

    讨论了半晌之后,朱元璋不得不放弃,因为实在没有现成的现代军队培养体系作为参考。

    实在无法理解怎么样才能建立起那样的一支军队,只能后续找张寒凌深入了解一下了。

    直至深夜,朱家父子才暂时停止了资料整理,确定了接下来需要最优先实施的事项后才作罢。

    “标儿,先去休息吧,明日一早带着你的那些兄姐妹们都去好好学,老天给大明送来了先生,这是我们的机会,也是天下百姓的机会,切不可浪费了。”朱元璋吩咐朱标道。

    “是,父皇。明日儿臣等便前去跟老师好好学习,不过,如果后续皇子皇女及皇孙们学成之后,父皇有何安排呢?”朱标已经想到后续的人员安排的事宜了。

    “而且,若儿臣前去学习的话,多数的政务又要父皇一个人承担了,儿臣惶恐,胆敢肯请父皇保重身体,可以将一些不重要的政事留到晚上,待儿臣回来之后处理。”

    虽说朱标是历史上地位最稳固的太子,但是对于让老爹让出一些政务给自己处理,怎么看都觉得是老爹想要自个儿偷懒。

    “哈哈,好小子,还关心起老子的身体来了。放心,老爹的身体比你们的都好,能处理的咱便尽量都处理了,你就好好学习,争取像先生所说的那样,成为咱,超过咱,到时候咱也能早些放下手里的事怡享天年。”

    朱元璋恨不得朱标早点造自己的反,哈哈笑道。

    “至于你们学成之后的安排,等之后咱再找先生商量一番吧,看先生的想法如何,毕竟人尽其用的话,先生应该会有更多考虑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