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进跳三级
大明朝时期,国子监分为南、北两监,分别设在南京应天府与北京京师,其中北京的国子监作为京师国子监,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而且还扮演了教育管理机构的角色。
京城国子监坐落于安定门内国子监街上,与孔庙相邻,共同形成了“庙学一体”的布局,即左边是孔庙,右边是国子监。
京师国子监由三进院落组成,占地面积超过了2万亩。其主要建筑沿一条中轴线分布。
自南而北依次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和敬一亭。
集贤门是主门,平时一般不开,只要当皇帝或者内阁首辅来国子监时才开。
集贤门东西两边各有一个小门,东边是持敬门,西边是西大门。
西大门正对面就是孔庙,每逢初一、十五,国子监都要安排学生去孔庙祭拜,所以东边的持敬门基本也是关着的,只能从国子街西边的西大门进入国子监。
此时正是上学之时,六堂外班的走读生们,正一个个身穿国子监校服,在学录的安排下,先是朝孔庙郑重一拜,而后通过西大门,进入国子监,到中间两边的六堂读书。
胡斌,胡容,从下人胡三手中接过各自的包袱提在手中,跟随众人亦步亦趋的慢慢前行。
排到九岁胡斌之时,
“那位学子,你为何进学不穿校服?”学录彭时问道,因为在国子监表现优秀,年芳16的彭时今天被恩师李时勉,特意任命为一天的学录官,昨晚在恩师家中休息,所以今天早早就来到国子监西大门维持秩序。
“回老师的话,学生是今天第一天到国子监报到,还未曾领到校服。”胡斌谨记早上堂弟胡容所说的校规。
“如此,你先在一旁等候,随后跟我进入国子监报到。”热心肠的彭时道。
“多谢老师,”胡斌拿着自己的行李在一旁等候。
“堂兄,那我先进去了,随后,我去正义堂找你。”说完路上换过校服的胡容,随着人流,先是祭拜孔庙,随后进入了国子监。
少许,大约两课钟左右。
外班走读生们都已经进入国子监后,彭时来到胡斌面前。
“你可是廪生?”
胡斌摇了摇头。
“那是副榜举人?”
胡斌又是摇头。
“看你小小年纪,也不可能是贡士啊,那你是贡生还是监生?”
“学生是恩监,并且还未曾蒙读。”胡斌也知道恩监不好听,一脸不好意思道。
“恩监,那你几岁了?可是孤身一人前来。”
“学生今年九岁,刚才跟表弟一起前来。”胡斌不知何意还是实话实说道。
听了胡斌的回答,又看了看胡斌身上穿着的粗布汗衫,彭时对胡斌一拱手道,
“学弟辛苦,一会跟随我入国子监,帮你办理入学事宜,”
彭时虽然是廪生,还是江西吉安府安福县第一廪生,但他并没有因为胡斌是恩监生,而看不起他,能得到皇帝特别照顾成为恩监生,要么其家族对国家有大贡献,要么其家族势力庞大,
但看九岁的胡斌孤身前来,身穿粗布汗衫,想必其定是前者,一时间对胡斌大生好感。
胡斌,凭借一身粗布汗衫,外加恩监的身份,结交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好朋友,彭时—彭宏道。
要是此时彭时,知道眼前一身粗布汗衫的胡斌,就是那傻子殿下朱祁镛,不知道两人还会不会成为朋友呢?
胡斌看见彭学录竟然向自己这个学生,躬身行礼,还以为这是进学的正常流程呢,
于是也赶紧放下手中提着的行李,整理了一下衣服,恭恭敬敬的朝彭时彭学录,回了一礼,
“老师,您辛苦了!”
“哈哈哈…哈哈哈…”
“彭宏道,你何时成为老师啦,我们怎么不知道呢?”
“是啊,是啊,宏道,你要真能成为老师,那我们四人也可为师亦!”
说着吕原—吕逢原,王恕—王宗贯,姚夔—姚大章,岳正—岳季方,四人一起走到彭宏道身边打趣道。
“大章,今日感觉如何,可曾好些?”彭宏道一脸担忧之色的看向姚夔。
“多谢四位同窗好友,昨晚的救命之恩,没有你们,我大章昨晚估计就没了!”姚夔郑重的朝吕逢原,王宗贯,彭宏道,岳季方,四人躬身行礼道。
“大章,不必如此,我们是同窗好友,你有难,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是啊,大章,我们是兄弟,为兄有难,弟弟自然要帮忙啊!”
“大章,你以后可得多多加强锻炼,没有好的身体,怎么参加科举,为国出力。”
“大章,昨晚真是凶险啊,没有恩师和李良公公出手,特别是李良公公,真是一个好人啊,特意从太医院请太医过来,不然你也不会这么快就好。”
五人完全把旁边候着的胡斌抛在一旁,说的热火朝天。
好半天,
看五人还是没完没了,说个不停,虽然胡斌也对他们五人之间的兄弟同窗之情羡慕不已,但看了看天色,时间已经不知不觉来到了10点半,再过一会,估计国子监负责登基入学的学录官,就该收工回家吃午饭了。
那自己一上午时间,不是白等了吗。
此时胡斌也看出来了,这五位就是表弟所说的优秀拔贡生,并不是真正的学录官。
“诸位学长,不好意思,打扰了,学弟我还等着登录入学呢,你们看,哪位学长可以帮一下忙?”
彭宏道听见这话,才反应了过来,自己看到四位同窗好友,聊的太嗨,一时之间竟然把这位即将进学的恩监生给忘了。
“这位学弟,不好意思,刚才看到他们四人,一时兴起,把你给忘了,这就带你办理入学的各种手续,
对了,还没有请教学弟姓名呢?”
“学长,我叫胡斌,今年九岁,山东兖州府济宁县人士,祖父胡荣,是锦衣卫百户,家父胡瑄,是锦衣卫试百户,家母李惠。”
“什么,你就是那个小师弟胡斌,”
五人一听,胡斌自报家门,立刻想起恩师李时勉今早特意交代之事。
原来五人到此,正是为了胡斌。
因为公公李良出手搭救同窗好友姚大章之事,五人本来就对胡斌有好感。
如今看到一身粗布汗衫的胡斌,听其自报家门,想来必定其父锦衣卫试百户对国家做出了大贡献,皇帝才特意安排公公李良昨晚去恩师府上,让恩师收下胡斌这个小师弟。
而胡斌还以为是自己外祖父胡荣动用自己的关系,把自己安排到李时勉的门下。
阴差阳错之下,化名胡斌的雍亲王朱祁镛,凭借公公李良昨晚出手帮忙的恩情,在一身粗布汗衫的衬托下,又成功结交了四个好友。
六人,胡斌,彭宏道,吕逢原,王宗贯,姚大章,岳季方,成为了同门师兄弟,兼同窗好友。
在五位师兄的帮助下,九岁的胡斌,在交了五两银子束修,领取刻有自己籍贯,祖孙三代姓名生平简介的学位牌和一套文房四宝后,又领了春夏秋冬四套校服,跳过正义、崇志、广业三个初级班,直接成为了李时勉所教习的中级班修道堂,诚心堂之中修道堂的一名内班学生。
虽然成功的在国子监报了名,还跳三级成为了中级班中修道堂的一名内班学生,但胡斌他还得经过恩师李时勉的重重考验,
尤其是半年之内,必须要把别人需要6年时间才能学会的初级班知识学的融会贯通。
不然,胡斌将会被国子监司业李时勉退回原籍,离开国子监,连去初级班正义堂重新开始的机会也没有。
这是李时勉之所以答应公公李良教导胡斌的条件,而公公李良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竟然答应了。
回到书舍,听完五位师兄所说的情况。
胡斌是一个头,两个大,
别人需要六年时间才能学会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还有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一系列的儒家经典,
还有算学十经,《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缀术》、《五曹算经》、《孙子算经》,自己必须在半年之内学会啊。
看小师弟胡斌,满头大汗,姚大章安慰道,
“小师弟,放心,我们五人会全力帮助你的,虽然几百年来只出过黄观这样一个过目不忘的天才,但谁能保证你小师弟胡斌就不是这样的天才呢,小师弟加油,我们看好你哦。”
“小师弟,加油,我们看好你!!”
“加油,小师弟!!”
…………
说完五人同情的看了一眼小师弟胡斌后,顺便拿起胡斌的饭盒,去国子监的食堂打饭去了。
听到只是背书,胡斌暗暗松了一口气,一边整理自己的床铺,一边回忆前世自己学过的知识。
但半年,6个月,180天,要背会23本书的工程量也不小啊,基本的7天背会一本书!
等待胡斌的第一个考验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