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崔家议事二
先是范阳卢家卢彤,一个不起眼的旁支子弟,原本也是个老实读书的,
和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似的,
可不知怎么就突然性格大变,
书也不读了,家也待不住了,天天往外面跑。
不过他父母也没当回事,以前木讷的性子都让他们着急,现在这样也挺好。
可架不住他爱折腾,
花钱如流水,可他旁系出身,能有多少钱让他挥霍。
为了能拿下那个让他神魂颠倒才艺双绝的清倌人孤独姝,
他找到了搞钱的门路,提纯现在颜色不一,带着苦味的各种盐。
经他提纯过的食盐,雪白细腻,
而且没有一点苦味,
要是用食指蘸上一点盐,从门牙刷到大牙,再用舌头一舔,纯,很纯,除了咸味一点苦味都没有了。
那个叫卢彤的卢家子弟自己并不知道自己这一手提纯代表了多大的财富,但是他父亲知道啊。
他父亲卢远桥被家族分配来打理产业,没有眼光可捞不着这肥差。
每个家族的影响力来自他们兼并的大片土地,但是就算靠着连绵万里的土地的收成,也不足以让根系逐渐繁密的世家过上土皇帝般的生活。
嫡系子弟才学过人之辈安排门荫入仕,如果实在草包一个,也无所谓,一个家族嫡系才多少人,养得起。
但是旁系子弟不同,如果科考有好成绩,家族为了家族影响力还会帮村着,为其在官场疏通疏通。
次一等没有才学的,但有经商头脑的,家族也会分出一些产业让其管理,每月有家族派来账房先生过来算账收账,管事的旁支能留下半成作为收入。
别小看这半成收益,庞大的基数下,也能让旁支管事吃得满肚肥肠了。
但如果身为旁系子弟,还不学无术,那就没那么好过了。
成年后,从家族领最后一笔钱后,就出去单过了,
他们以后不能自称自己是某地某家的某某某了。
寒门就是这些人的新身份。
卢远桥连夜带着卢彤和提炼好的盐回到了祖地,把这事和主脉的家主说了。
那天之后,卢家的产业里多了条贩盐。
不像以前那种小打小闹了。
以前卢家是看不上这样的‘小生意’,
毕竟他们做不到全国范围的做,只能在自己势力范围内做,赚不了多少钱。
而且还会因为这个事说不好会和盐铁专营的长孙家起龌龊,不值当。
但是这完全不同的雪花盐给了卢家新的思路,
世家能长盛不衰,走私也是让他们家族‘永葆青春’的一个原因。
大唐周边那么多小国,还有西域诸国。
对大唐的瓷器,茶叶,盐巴,粮食,铁器等,那是有多少就要多少,交换的形式也千奇百怪,银子,金子,奴隶,牛羊,美酒。
其中以草原对盐巴的需求最大,以前的粗盐,别家也有往草原上卖,所以市场并不算大。
草原上能吃到盐的,买得起盐的,也是贵族,所以这个数量从某些方面说是恒定的。
普通牧民的那种小生意,世家是不屑做的。
可现在这种盐,让卢家看到了新的商机,贵族就讲一个排场,也是吃喝玩乐更加奢侈。
所以卢家把卢彤一家人召回了祖地,还让主脉的一个长辈过继了卢彤父亲,卢彤一家人也由旁支变成主脉了,哪怕以后什么都不做,也能好吃好喝混吃等死一辈子了。
要不说世家深沉,大把大把的雪花盐提炼出来,他们为了不让朝廷和长孙无忌知道,硬是没有往长安城卖出一两,都往草原和西域卖。
结果朝廷是不知道,但是同为世家的崔家王家郑家却是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他们的很快锁定了卢彤,卢彤的生平资料都摆到了各家家主的案头。
也让他们联想起当初李世民打薛举时,薛举麾下的那个奇人。
最后卢彤被他心心念赎身回家的独孤姝杀死在了自己的房间里。
卢家都没往深里查,就已经从独孤姝身上扯出了王家,崔家的痕迹。
但是这事没有实际证据,而且提纯的法子也没被别家学去,一个死人,是不值得他们之间爆发冲突的。
后来崔家的茶叶炒制,王家的霜糖制作法,都是一个套路。
世家都从这些突然生性大变的族人身上得了大好处,可那些献上法子的族人却都没有一个能活过一年。
都被别家的人找机会阴死了。
后来还是清河崔家的牵头,同各家的家主研究了一天一夜。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以前的事既往不咎,但是以后家族里还有这样的人出现,一定不能再互相拆台,由他们共同监管。
因为谁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再出一个如薛举军中那种会做爆炸神物的奇人。
李世民不愿意和世家共治天下,世家人也是如此,只是李世民手上兵强马壮,他们不得不表面老实。
世家理想中的格局是如春秋战国那样,他们想当诸侯王。
可以表面上尊李世民为皇,但是他们要在自己祖地的绝对统治权。
而今天下初定,他们也知道可能性很小了,还要继续蛰伏等待机会。
但是突然出现的人才,又让他们心痒痒的。
就在这种氛围下,各家是既互相拆台,又互相合作,只为了自己也能在这里面分一杯羹。
只是这一两年间,各家都没有再出现这种人了。
好不容易再出现一个,还是崔家旁支那个写颜色话本的小子。
他们不敢肯定那小子会不会,因为之前那些人,好些个也是不学无术的,但是就是莫名其妙的能想出那些精妙绝伦的赚钱法子。
崔仁师环视在座的这些各家代表,沉稳的点头,
“如若不错,我们崔家那个旁支子弟就是我们在等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