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七零建设忙,娇软小知青禁止撩汉 > 第15章

第1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青禾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张卫花,她虽然个子不高,身上却有一股不同于普通老百姓的气质,俗称官儿威。

    而且衣服穿得整洁,身上没有补丁,头发也梳得整齐,皮肤还算白皙,可见并不是需要常年下地劳动。

    所以,苏青禾心里有了思量。

    她笑着上前,当即表明立场:“这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了些,但这都不算什么,想想革命先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舍小家为大家,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我们应该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广阔天地里炼就一颗红心!”

    苏青禾这样说倒不是为了拍领导的马屁。

    这个年代,想要成为一名好同志,那就要勇于表现出对组织的深刻思想觉悟。

    她们刚到和平大队,如果给大队领导留下个思想觉悟低的印象,那以后在队里的日子估计也好过不到哪里去。

    知青点的知青虽然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在外人看来,他们就是一个集体。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一席激情满满的话听得张卫花满意的不住点头,称赞道:“你能有这个想法就很好,可比某些人强多了。”

    说着,她清了清嗓子,做了个自我介绍:“我叫张卫花,大家都叫我张大姐,我是咱们大队的妇女主任,主抓队上的妇女儿童工作。”

    其他人本来有些看热闹的成分在,这下纷纷来了精神。

    妇女主任,大小也是个领导。

    大家赶忙过来凑热闹,急着发表感言,这种时候可不能把自己落下了。

    “是的,主任,苏青禾同志说的好,我们的心和她是一样的,为了建设农村而奋斗!”

    “为了建设和平大队的美好明天奋斗!”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季东林更夸张,还做了个挥舞拳头前进的手势来表达自己的决心。

    夏静言也是个小机灵鬼,这种场合怎么能少得了她呢。

    “不怕苦不怕累,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一时之间,气氛行至高潮。

    李金玲不敢置信地瞪圆了眼,这都是些什么人啊,真会凑热闹表现自己!

    张主任被年轻人的慷慨陈词感染,笑得眼尾的褶子都多了好几条,一叠声说了三个好:“你们都是好样的,以后咱们共同劳动,共同进步!”

    李金玲终于找到了插话的时间,她笑着大声表决心:“会的,主任!”

    张卫花睨了李金玲一眼,总算给了她个好脸色。

    “我来是通知大家中午去支书家吃饭,就当是给你们接风,也是咱们大队的传统。”

    张卫花爽朗地笑着,在知青们的欢呼雀跃声中满意地离开知青点。

    大家各自回屋,继续打扫屋子。

    也不怪李金玲埋怨,屋子里的环境简直可以用破败来形容。

    窗户是麻纸糊的,墙是黄泥造的,房门是木板拼起来的,中间裂着好几条大口子,看起来丝毫没有抗风寒能力。

    屋子不算大,整个房间的面积大概十五个平方左右。

    正对门的地方是一条小土炕,上面铺着席子,席子底下垫着的应该是稻草,这样睡起来不硌人。

    家具也比较简陋,一张长条桌子,两个凳子,连个柜子也没有。

    苏青禾和夏静言无奈地对视一眼,得了,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尽最大的能力给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就算等77年高考恢复,现在也要在这里住两年多。

    两人也没抱怨,撸起袖子加油干。

    “静言,咱们先把席子和稻草弄出去晒晒,顺便把土炕扫干净。”

    长时间没有住人,稻草有些返潮,晒晒消毒,睡得也舒服。

    两人像个勤劳的小蜜蜂,忙得团团转,灰扑扑的小土屋渐渐明亮起来,虽然和之前没太大的区别,但至少干净了很多。

    苏青禾带了些报纸,本来是想着闲暇的时候用来打发时间的,这个时候正好派上了用场。

    在土炕周围的墙上糊上报纸,小屋的档次立马就能提高不少。

    不过怎么把报纸糊在墙上成了个问题。

    看来一会儿还得厚着脸皮向书记讨些浆糊。

    太阳升至当空,上工的三个男知青和两个女知青结伴回来了。

    来了新面孔,大家自然要互相认识一番。

    刘景明是队长,上午的时候已经认识过了,自然不必介绍。

    剩下的两个男同志看着都比较憨厚老实,个头高些的叫王长卫,胖一点的叫张大方。

    这年头没有胖人,大家肚子里没油水,饭都勉强吃饱,哪里有多余的脂肪来囤积。

    所以张大方就胖得格外明显,格外引人注目。

    张大方见新来的知青都若有似无地扫向他凸起的肚腩,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嘿嘿,我从小就饭量大,这不我妈实在受不了我这张嘴,哭着喊着把我撵了出来。”

    他这话说的幽默又风趣,逗得大家伙都笑了起来。

    刘景明也笑,友好地拍了拍张大方的肩膀:“大方饭量虽然不小,但人家干活也是一把好手。”

    “咱们知青一般拿不了满工分,大方却是和队上的壮劳力一样,拿十个工分。”

    一直沉默寡言的乔方远咳嗽了一声,抬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慢条斯理道:“队长,你给咱们说说工分是怎么计算的?”

    “好。”刘景明点点头,有问必答。

    “我来详细的讲解一下,这个毕竟关系到咱们的生存问题。”

    “工分就是劳动工分,是社员的命根子,社员其实就是村民,大家参加生产劳动称为上工。”

    “工分由生产队会计每天做记录,下雨下雪、过年过节不上工的时候是没有工分的。”

    “一般年富力强的壮年劳动力称足工,记十工分,这些人挑担子、插秧、割麦子都强于别人,女劳力干一天活记八分。”

    “说来惭愧,我累死累活干一天也只能记八分。”

    刘景明最后这一句话说得有些幽怨,那语气逗得大家又笑了。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即使能拿十个工分,也不一定能享受十个工分的报酬。”

    大家听得好奇:“为啥?”

    “因为年终核算的时候是要集体评议的,比如说队长报出张三的名字,他可以评十工分,但也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社员同意才行,反之则不能通过。”

    “年底分红的时候也是以工分的多少来核算,扣除这一年的口粮后,剩余的才能折成现金。”

    “这个时候劳力多的人家分的钱也多,劳力少的分的钱也少,更有人年年拖后腿,挣得那点工分连自己一年的口粮都抵不了,日子肯定就不好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