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杀手穿成疯婆子,她疯批到底 > 第295章 要让他丢了乌纱帽

第295章 要让他丢了乌纱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岂有此理!”

    张侍郎那边还没回过神,余知府就开始发飙了。

    “张大人不远千里而来,你竟然让他住客栈?刘庆俞,我看你这乌纱帽是不想要了?”

    张侍郎恨不得一脚给这不长眼的知府踹死。

    他现在隐隐想起来了,过年在皇宫吃团年饭时,就听同僚说过,九皇子曾经跟刘庆俞一家交好,还做了九黄子臭豆腐。

    后来刘庆俞来这里当官,九皇子又行踪不明。

    再加上眼前所见,他要是再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这三品大员是白当了。

    在一般的县令面前,他耍耍官威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一个有皇子加持的县令,他至少表面上都必须得收着点啊。

    于是他轻咳一声,道:“余知府,既然安排了客栈,那咱们便去吧。”

    余知府微微一愣。

    来时的路上,不是说好要给刘庆俞一个下马威吗?

    怎么才威到一半,张侍郎就打住了?

    “张大人,这小镇的客栈估计不好,要不咱们找个人家……”

    “不用,就住客栈。”

    张侍郎说着也不理会贺知府,转身跟着刘砺走了。

    这下给余知府彻底整不会了。

    这张大人竟然会走着路去客栈?

    他给贺同知递了个眼神,便赶紧也跟了上去。

    两个重量级的官员走了,贺同知心里长长松了口气。

    其实他对刘庆俞这个傻子县令,还是很有好感的,毕竟自从他担任县令以来,就没让他操心过天赋的事。

    于是他道:“刘大人,我们先去看看这一季的田赋收得如何了。”

    “田赋是啥?”

    “田赋是……”贺同知道,“粮食。”

    “哦哦哦,我知道!”说起他懂的事,刘二傻就高兴起来了,“贺同知你跟我来,我们家这回收了好多红薯,我烤给你吃!”

    在刘二傻欢欣鼓舞得带领下,贺同知跟着他来到县衙后院,也如愿以偿地见到了这傻子的夫人。

    他知道,刘二傻真的是个傻子,县衙里的一切都是这位项夫人说了算。

    “贺大人,别来无恙。”

    “项夫人不用拘礼,”看着项溪面前的酸辣粉,贺同知不知道为什么,那口水都不争气地往外冒了,“这次朝廷派遣张侍郎与余知府一同前来,是为了彻查红薯之事。”

    “贺大人,我一个妇道人家,不懂得什么公事。”项溪道,“贺大人还没吃午饭吧?珠珠,赶紧给贺大人煮一碗酸辣粉。”

    “是。”

    没过多久,珠珠便端上来一碗香气腾腾的肥肠酸辣粉。

    看着碗里像面条一样的东西,而且还是黑黑的,贺同知忍不住尝了一根,发现这黑色的面条入口后竟然如此顺滑。

    “这是什么做的?”

    “红薯。”

    贺同知微微感到惊讶。

    听红薯这个名字,他觉得应该与木薯相似,可没想竟然是这样:“难道这红薯像长豆角一样挂在树上长的?”

    什么长豆角?

    项溪也是服了,好歹你也是个专管盐粮的同知,竟然会说出这种没有常识的话。

    于是她让珠珠拿了几根红薯过来,让贺同知仔细看看。

    看到红薯的模样,贺同知总算解开了心里的谜,问道:“这种红薯,一亩当真能产1800斤?”

    “1800只是个开始,8100才是我的目标。”

    贺同知心里一愣,这好大的口气啊!

    “项夫人,”贺同知道,“这次张大人和知府大人一同前来,可不是来奖励刘县令的,而是来严查的。”

    “我知道。”

    “那项夫人想要如何应对?”

    “他们要查就查好了。”项溪道,“红薯就在百姓家的地窖里,我已经叮嘱过了,今年的红薯一根都不能卖,都要留着来年做种。宁江县今年一共产出九千多万斤红薯,足够大夏大半的百姓种植。所以明年就算继续旱灾,大夏也基本不会缺粮。”

    听到这里,贺同知心都热了。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不缺粮三个字说起来简单,可自古以来又有几时能够做到?

    可惜张侍郎和余知府的眼里只有权谋,对如此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竟然选择视而不见,他这个当同知的,好像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项夫人,还是小心应对的好。”

    “多谢贺同知提醒。”项溪道,“对了,这一季的田赋,还是给银票如何?”

    ……

    走进镇上最好的客栈,余知府肺都要气炸了。

    那刘县令确实过分,太过分了。

    让他来住客栈就不说了,竟然还要他自己掏钱!

    简直是岂有此理!

    但见张侍郎没说什么,他也只能让人支付了银钱,将整个客栈都包了下来。

    毕竟他和张侍郎的身份都非同小可,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不能有什么闪失,另外跟随而来侍卫们也得有个落脚的地方。

    住进一间简陋的客房,余知府正想去找张侍郎,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做,客房的门扉便被轻轻叩响。

    “谁?”

    “余大人,小民宁江县原县丞,听闻余大人来了,特地来给您请安。”

    原县丞?

    这个余知府倒是知道,那刘县令来了没有多久,就把人家县丞给拿下了,并且之后再也没有任命过新的县丞。

    这人这个时候来,多半是来说刘县令的坏话的。

    于是他打开门,将杨松让进屋里。

    杨松先是一顿马屁,然后送上厚厚一叠银票。

    “杨员外,”余知府道,“你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是,草民要检举宁江县县令。”

    “哦?他做了什么?”

    “刘县令他欺人太甚啊!”

    杨松几乎是一把鼻涕一把泪,添油加醋地将刘二傻是如何给村民分了土地,让宁江县的地主家的膏腴之地,全都因为没有人种而荒废一一道来。

    “余大人,还请您为小民做主!任由刘县令如此下去,我们的那些土地,还不知道要荒废到何时啊!”

    余知府点点头,这倒也是个事,可以拿来问责刘二傻。

    但还远远不够。

    “我问你。”余知府道,“那红薯的产量,真有那么高?”

    杨松早就知道会提起这事,立即回道:“都是骗人的!”

    余知府眼睛一亮,问:“如何骗人,你仔细说来。”

    “是!”杨松道,“那刘县令让人把十亩地的红薯,放在一块地里。”

    “当真如此?”

    “绝对当真!”杨松一咬牙,道,“这些都是小民亲眼所见!”

    好,太好了!

    十亩地的产量,冒充一亩地,这刘二傻好大的胆子啊!

    只是这一件事,就能让他丢了乌纱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