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 > 第29章 你们到底是不是来讨董的啊?

第29章 你们到底是不是来讨董的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马家主拿起一看,全是密密麻麻记载他家以前如何强取豪夺他人田产致使其卖儿卖女。

    一桩桩一件件冲击着他,并不是被内容冲击到。

    而是被信息搜集的这么详细所冲击。

    上面还记载了他前几年逼迫佃户卖儿卖女,还打杀佃户的事情。

    “马家主,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卢元坐在上首面无表情的盯着他,声音冷如寒霜。

    “这些都是污蔑!你们就难道凭这一纸来定我马家的罪吗?你们太守府这完全是想要强占我马家的家产!”

    马家主强自镇定,矢口否认,毕竟傻子才真的承认这种事。

    看着马家主,卢元觉得这人是真的有些蠢,这个时候还跟我说证据。

    “做没做过马家主自己心里明白!来人把他押进大牢,明日审判之后斩首,今晚连夜查抄马家。”

    门外侍卫直接进门把马家主押下去,把嘴巴也堵住不让他说话。

    反悔机会都不给?下辈子吧。

    “卢长史,我陆家愿意把土地半卖半赠与府衙。”

    陆家主暗自叹息一声后说道,形势比人强啊。

    也罢,总算人还在,不像姓马的还和官家顶了起来,人家那是来找你理论的吗?

    “那卢某就代郡内百姓谢过陆家主,不过由于府衙没钱只能出一千钱一亩地。”

    “无碍,全当老朽家族对府君一片为民之心的钦佩。”

    看着陆家主那一脸诚恳的样子,卢元觉得他是个聪明人,不像姓马的那样。

    “好,总算明白为什么陆家主名声比马家好了,那有些事我就提前跟陆家主说。”

    “长史请说。”

    “吾主已经定下规格,郡内寻常人家不允许有奴隶,招聘人员不能超过五十。”

    意思就是,以前你们这些家族的奴隶,那就都不是奴隶了,而是你们找的工人,必须得给工钱。

    不想要或者多的奴隶可以放走,官府会接手换地方分地。

    这算看陆家主识趣,先给他一些提醒,别等哪天突然通知后手忙脚乱。

    “多谢长史告知。”

    陆家主并无波动,那么大片家产都没了,何况这点小事。

    陆家父子一路沉默的回到了府邸。

    “父亲,难道真的……”

    “行了。”

    陆家主打断了儿子想说的话。

    “去聚集家中的奴隶吧,然后去把全部田地的地契找出来,明天送去府衙。”

    “是,父亲。”

    看着儿子出去的背影,陆家主何尝舍得,可是有些事你必须选择接受。

    果然,第二天马家主被审判后斩首,全家男丁发配矿山女人充当奴工。

    等事情发酵了两天之后,李煜才让各县开始行动,顺便提一提陆家所做的好事情。

    于是其他地主豪强也只好全都半卖半送的把土地交了出来。

    唯二有两家不听话的地主都不需要郡府出兵,直接被当地县兵剿灭查抄。

    李煜自认为还是比较仁慈,全过程都没杀几个人。

    你要搁老曹和司马家那儿,动不动就杀全家,夷三族。

    等到郡内所有土地都收到官方手里之后,各县就开始宣讲官府要分地的事。

    因为每个县都有太守府的宣讲员,一起跟着县官和乡里的三老下乡解说。

    所以大家都了解了政策,也了解了中良田需要多缴纳粮食税收的事。

    但除了最开始时候有些质疑,后面听过讲解就懂了。

    原来是府君得到了上天给予的粮种,粮食产量会大增。

    所以就算缴纳得多,可是自己得到的也比以前多很多。

    尽管地不是自己的,但只要没犯罪就可以一直种,自己老实本分,那就一直是他家种。

    “这位官爷,那要是产量没有那么高怎么办呀,也需要按照赋税来吗?”

    一位农民担忧的问道。

    “如果说所有田地都没那么高产,那就不会收那么高的税,但如果和你一样是良田的大多数人种出来的高产,而你产量却很少,说明你没有用心种植,所以还是需要按照良田的赋税来缴纳。”

    这道理其实并不难理解,如果别人家和自己家的良田、亩数以及粮种都相同,但最终产出却相差甚远,那么要么是土地质量的问题,要么就是人的问题。

    然而,这些土地都是根据往年产出来划分好坏的,而且往年的产量都大致相当。

    现在换了同一粮种,差距竟然如此之大?肯定不可能,那就只能是人的问题。

    因此,为了确保自家的亩产不低于其他家庭,一定会尽心尽力地种植和管理。

    这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阳谋。

    处理完田地的事务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周。

    在此期间,四艘海船的船只已经载着精盐、‘燎原’酒以及相关人员驶向了两州地区。

    没有继续之前用粮食换马计划,毕竟虽说自己不缺粮,但也可以攒着。

    且就算粮价高也不过千钱一石罢了,比之精盐和烈酒肯定差许多。

    还有就是船队会先前往东莱郡寻找马匹和马商。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是因为此次带队的人正是郑维。

    而原因则非常简单——他曾负责跟海船去东莱收购粮食,有熟悉的好信誉商行。

    李煜也不怕郑维耍花样,毕竟跟随的两百名士兵,那可不是在那当花瓶。

    而此刻的中原大地也是有了一些情况。

    ……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

    汉朝各地刺史太守纷纷举起了讨董的旗号。

    其中徐州刺史陶谦、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侑、兖州刺史刘岱。

    勃海太守袁绍、南阳太守袁术、 长沙太守孙坚、骁骑校尉曹操、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

    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

    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西凉太守马腾等十八路诸侯结盟。

    其中袁绍与王匡屯兵河内,行军司马张杨带着率数千人前去投靠。

    而张邈、袁遗、鲍信、刘岱与桥瑁屯兵在酸枣,曹操则属于张邈军下。

    袁术屯兵鲁阳,孙坚从长沙立即赶往与袁术会合。

    孔伷一人屯兵颍川,韩馥则留在邺城,给与联军输送粮草。

    在结盟大会上众多诸侯温酒作乐,好似在踏青一般。

    曹操脑子里就在想,他们到底是不是来讨董的啊?

    而后有人提出选出一人担任盟主,领导众人击败董卓,大部分人选择袁绍。

    但鲍信却提出曹操有才能,也可担任盟主。

    这一举动可是把曹操吓着了,老兄不至于。

    曹操自己心里有数,这么多人,可不是看他的面子所来。

    大多数都是看得袁家面子,而且他本心也不想领导这么多人去打董卓。

    他是看出来了,这些人没几个可以靠的上,也就孙坚能可靠些,是真心来打董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