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我屡献毒计,赵姬疯狂求饶 > 第95章 苏诩的生平;赵王偃震惊

第95章 苏诩的生平;赵王偃震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有了苏诩赚到的这些钱财。

    前方将士的军费也便可以解决了。

    只要帮助秦国渡过这个难关,后续就算不再赚钱,那也没什么了。

    只是令他颇为意外的是,

    咸阳城的这些混蛋权贵竟如此有钱。

    他之前还真是小瞧了他们那些人的身家啊。

    而且,他还小瞧了这些人,个个都想要品品王室的福,想要亲自体验一番教司坊。

    不过,

    不管苏诩的手段再怎么不耻,

    但总归是帮秦国解了燃眉之急。

    而且,教坊司日后还可以继续开下去。

    这么赚钱的活计,怎么可以随便停下来呢。

    “苏诩。”

    “这教坊司日后就归你管了。”

    “等解决了军费问题后,教坊司的收入你留三成。”

    嬴政可谓是相当大方了。

    毕竟,

    这教坊司虽是苏诩一手操办的。

    但严格来说,只是个冒充的教司坊。

    如果他愿意的话,随时可以勒令关停教坊司。

    但他没有这样做。

    还将教坊司的收益留给苏诩三成。

    他的这种行为,可以说是在培养“吕不韦”!

    不过,

    他相信苏诩不会成为吕不韦。

    但需要这些钱,来拥有堪比吕不韦的能力。

    而且,

    能劳多得嘛。

    这些钱本就应该属于苏诩。

    他什么也没做便收走七成,也算是蹭苏诩的光了。

    “多谢陛下。”

    苏诩相当不客气。

    毕竟。

    这些天操办教坊司。

    他也是尽心尽力尽劳了。

    虽然很多活都是李斯无私做的。

    但当个包工头也是很费心神的嘛。

    而且,

    创意以及设计。

    都是他提出来的。

    自然有最大功。

    获得三成的收益,也是应当的。

    ……

    赵国。

    赵王偃最近总算是睡得安生了。

    因为李牧在主持大局,遏制住了王翦的北上。

    将王翦困在三座城池之外。

    不过,

    即使这样,

    他还是心痛不已。

    因为漳河流域的丢失,

    导致赵国失去了四分之一的国土。

    而且,

    赵国现在四面受敌。

    北方有匈奴。

    东方有燕国。

    西方有秦军,

    南方的漳河流域也被秦军占领。

    可以说,赵国现在就是困兽!

    虽然暂时维持住了稳定。

    可一旦任意一方受侵。

    国内所有兵力都要补充上去。

    而这样便会导致另外三方阵线空虚,更容易被攻击了。

    “真是烦死人了!”

    赵王偃挠了挠头,将头发抓得纷乱,

    而后一甩袖子,将饭桌来了个光盘行动。

    但这样还是解决不了他的心慌。

    “有李牧的消息没?”

    “南方战线现在的情况如何?”

    赵王偃恶狠狠地盯着小太监,大声质问。

    小太监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大……大王,今日的消息还没有送达,还有三个时辰,待傍晚时分才能送到邯郸。”

    小太监心中也很慌。

    因为赵王偃每天都要接收一次前方消息。

    昨天傍晚才看过前方安然无恙。

    现在还是急着想看。

    可他只是个小太监啊。

    没“枪”用啊!

    赵王偃再怎么逼他,

    他也吐不出来前方战报。

    除非是现场开编。

    但真编的话,估计是他先被当竹子编喽!

    “滚!滚!滚!!!”

    “朕要你们何用!”

    赵王偃愤怒地发着火。

    一脚将小太监踹得人仰马翻。

    小太监直接顺势在地上滚了几圈。

    麻溜地滚出房门。

    闪了出去。

    但没多久。

    小太监又滚了回来。

    “本王不是让你滚蛋了么?”

    我没蛋。

    小太监心中腹诽一句,但还是毕恭毕敬地说道,“陛下,先前派遣秦国咸阳的谍子,送来了完整的情报。”

    一听到这话。

    赵王偃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连忙伸出手来,“快!快给本王!”

    赵王偃异常急迫。

    因为他现在也急迫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苏诩的事情。

    之前的那份情报,只是提到了苏诩为秦国提出了屎士金汤计,让秦军以少胜多,成功夺取了赵邺城。

    但关于苏诩的具体情报。

    他还不甚了解。

    他现在只想赶紧知道。

    苏诩究竟是何方神圣,

    秦国攻打赵国的主使是不是他!

    赵王偃从小太监手中接过情报,仔细查看。

    苏诩。

    咸阳人士。

    出身于普通文人之家。

    父母早亡,但好在留下了一笔资产供他长大。

    传闻他两岁识字,三岁学文,

    五岁通晓四书五经,八岁便能行文作赋,十三岁熟读圣人道理。

    十五岁与嬴政相识,将其折服。

    因此,

    十六岁那年,

    嬴政将其擢升少府。

    可谓是少年得志了!

    只不过,

    少府,

    已经是嬴政能安排的最大官职了。

    嬴政再想将其往上提拔,

    都被吕不韦拦下来了。

    因此,

    十六岁到十八岁。

    苏诩一直待在少府的位置。

    而且,由于他是嬴政的人,与吕不韦不合。

    哪怕他官拜少府,依然是没掌握多少少府的实权。

    直至数月前。

    嬴政携苏诩前往雍城。

    苏诩献计诛杀了长信侯嫪毐。

    再回到咸阳后,一切都仿佛改变了。

    首先便是秦赵的赵邺城之争,苏诩献上了屎士金汤计,导致赵国败退。

    而后,苏诩与李斯以两百万人命为注赌粮,轻松获胜!

    再之后,苏诩与吕不韦走得很近。

    苏诩擢升御史大夫。

    以治粟内史为始,

    清理朝中贪吏。

    再之后,

    吕不韦忽然自杀。

    吕党也被清算。

    吕不韦死党也被查账之名清缴。

    吕不韦在咸阳城外的死忠党也被清剿。

    再之后。

    嬴政下达了逐客令。

    责令秦国朝堂他国身份的臣子离开。

    但被苏诩一纸谏逐客令给阻止了。

    再之后,

    便是安阳四地失守后,

    嬴政龙颜大悦,要大加赏赐苏诩。

    从这里也能看得出来,夺取安阳四地,很有可能也是苏诩的计谋。

    还有不久前水淹六城,屠杀赵国生灵百万。

    苏诩也与嬴政在朝堂上唱和。

    明显也是知道内情的。

    情报到了这里。

    便已经没了。

    但赵王偃却呆呆地立在桌前。

    手中丝帛滑落也没有察觉。

    “这一切……”

    “竟然还真是一个人所为。”

    “苏诩,苏诩,苏诩……”

    “你究竟是什么人?”

    “竟然有如此手段!”

    赵王偃喃喃着苏诩的名字。

    这一刻。

    他忽然有些嫉恨,

    为何苏诩是秦人,而非赵人?!

    若是苏诩是赵人,赵国安能有如此困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