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我屡献毒计,赵姬疯狂求饶 > 第83章 水淹六城,青史写谁的骂名?

第83章 水淹六城,青史写谁的骂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诩的语气平静,仿佛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而,

    嬴政却深知这六个字背后的残忍。

    “水淹六城?”

    嬴政的声音有些犹豫,

    犹豫这种情绪本不该出现在他身上的。

    但面对这随口决六百万人的性命这种事情,他还是不得不慎重慎重再慎重。

    “这可是六百万百姓的性命,苏诩……你真的能下得了手吗?”

    苏诩微微一笑,

    眼中却闪过难以名状的深邃。

    “陛下,战争本就是残酷的。”

    “我们若不采取果断措施,赵国的抵抗只会更加激烈。”

    “战事拖延下去,死伤只会更多。水淹六城,虽然残酷,但能迅速瓦解赵国的抵抗力量,从而尽快结束战争。”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没有战争。”

    嬴政顿时沉默了。

    从春秋到战国,

    纷纷扰扰500余年间,

    五霸到七雄,你方唱罢我登场。

    天下战火不断,人民从未真正拥有过一天太平!

    而秦国历代国君的夙愿,便是统一天下,结束这无休止的纷争。

    嬴政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苏诩所言不无道理。

    战争的残酷,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秦国的辉煌,不正是在无数的战斗中铸就的吗?

    然而,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屠戮,他的内心仍然挣扎不已。

    再度深吸一口气。

    嬴政知道苏诩的判断一向准确。

    但这一次,他却希望苏诩能给他一个不同的答案。

    于是,

    试探性询问道,

    “苏诩,你可有其他办法?”

    苏诩摇了摇头。

    “陛下,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若要避免百姓伤亡,恐怕只能选择长期围困。”

    “但那样一来,赵国的抵抗力量得到喘息,战事将变得旷日持久。”

    “虽然最终肯定还是秦国吞并赵国,但拖上两三年,受难的百姓将会更多。”

    “陛下,”苏诩继续说道,“这只是我的提议,具体是否要执行,还请陛下定夺。”

    苏诩很聪明。

    他只是提出建议。

    而不去承担决定的责任。

    这就像是一个常常讨论的话题。

    为什么谋臣会给主公提出上中下三个计谋,而不是直接给最好的?

    答:便将抉择之权交予主公。不论主公择取哪一计,皆为主公自身所决策,即便出现差错,亦由主公率先承担。

    不然,

    一旦计谋失败。

    那主公必定拿你祭天。

    而提供三个计谋任选那就不一样了。

    成功了是谋臣的妙计。

    失败了是主公的锅。

    属下让领导背锅,

    倒反天罡了属于是。

    听罢苏诩的话,嬴政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苏诩的话不无道理,但心中却始终难以释怀。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天空,仿佛在寻找答案。

    苏诩也不出言劝说,

    毕竟,

    他就是一打工人。

    还是让嬴政来担这个锅吧。

    沉默许久后。

    嬴政目光凝重地缓缓问道。

    “苏诩,你可知,若我们真的如此行事,后世将如何评价我们?”

    苏诩微微颔首,

    语气依旧平静如常。

    “陛下,历史的评价,是由胜利者书写。”

    “若您能一统天下,结束这乱世,后人或许会理解您的苦心。”

    还有,别说我们,是你,你自己。

    苏诩心中默想着。

    沉默片刻,

    嬴政终于下定了决心。

    “那么,就依你之计。”

    “但愿这祸六城之水,能成为我们终结乱世的开端。”

    “陛下英明。”

    苏诩微笑回应。

    得,还是将他给捎上了。

    这青史书上,看来必要留他一个残暴无情的标签了。

    与此同时,

    赵国安阳四地,

    秦国士兵们注视着赵国的动向。

    当水淹六城的消息放到王翦桌子上后。

    饶是他都不由得眉头狂跳。

    “这是……陛下的意思?还是……”

    苏诩的计谋!

    这肯定又是苏诩的计谋!

    王翦顿时猜出来这狠毒的计谋是谁提出来的了!

    除了苏诩这个无情的家伙。

    还能有谁做出如此残忍的计谋。

    因此,

    这个计谋是嬴政拍板的,

    但毫无疑问肯定是苏诩提出来的!

    “六城。”

    “六百万平民啊。”

    “苏诩他可真狠得下心。”

    王翦的心都在颤抖。

    虽然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曾坑杀赵国四十万士兵。

    但那至少是士兵。

    而这可是平民!

    而且,

    这一旦淹了。

    漳河下游那片土地,恐怕没十几年恢复不了。

    那里也别想再住人了。

    更别提种地了。

    忽然——

    房门被打开。

    王贲一脸兴奋地走了进来。

    “父亲,我听闻陛下来信了?”

    王翦顿时皱起眉头,冷喝道,“谁让你没有禀报便进来的?你忘记我如何跟你说的了?不卸甲你便是士兵!”

    王贲笑容一滞。

    应了一声“是”后,退出房间。

    而后敲门,

    得到允许后才进来。

    “父亲……”

    “你看看吧。”王翦叹了口气。

    王贲拿起信件,看了一眼后顿时眼睛睁大了。

    “这是谁出的计谋?竟然如此狠辣!这是人能想出来的计谋?”

    “还能是谁,必定是苏诩。”

    “是他!”

    王贲不可思议。

    原本,因为苏诩让他们取安阳四地,他心中对苏诩有诸高敬佩的。

    但现在——

    他对苏诩的态度只有一个字。

    畏!

    畏惧,敬畏。

    “父亲,再向陛下汇报一下。”

    “就说漳河下游的六城,还有许多无辜百姓的。”

    “一旦水淹六城,不仅赵国的士兵会丧命,无辜的百姓更会遭受灭顶之灾!”

    王贲连忙说道。

    在他看来。

    可能是嬴政与苏诩不了解前线情况。

    没打过仗,忽略了六城内不止有赵兵,还有百姓。

    水淹六城的话,

    清除赵军威胁是小。

    更多的是危害六百万平民。

    王翦瞥了一眼王贲,轻声说道,“你觉得,陛下与苏诩会没想到这种情况吗?”

    王贲顿时呆住了。

    是啊。

    能算到安阳四地空虚的苏诩。

    怎么可能想不到漳河下游的六城,还有无数百姓呢?

    他们肯定是考虑过那六百万百姓后,还是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这是……屠杀。”

    王贲的脸色苍白。

    但王翦只是叹了口气。

    站起身来,拍了拍自己这个儿子的肩膀。

    “这次,你守城,让为父来吧。”

    “这个骂名,我来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