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拍摄
吃过午饭,一家人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张阳带着李岚小姑娘,再加上一个小光头回到了李家小院。
李岚说她今天下午不下地了,便提议把两个小朋友接过来自己照看,让张母休息一下。
张母不同意,一个劲的朝李岚使眼色。
李岚理会得,瞬间脸红。
她看了看张阳。
然而张阳确实看到了,但他却像是没有看到,对着张母道:“娘,今天我带这俩小家伙玩会,你忙了这么多天,歇歇吧!”
张母恼恨小儿子不懂风情,一甩手走出门,去地里忙了。
小姑娘不知道其中关窍,听到爸爸今天下午要陪她玩,高兴的抱着张阳的大腿不撒手。
张阳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对李岚道:“岚姐,走回家,我还有好玩的东西给你看!”
张阳当然有好玩的东西要展示,因为他买了一台松下m1000摄像机。
这东西在此时可是一个稀罕物,价格昂贵不说,就是摄像用的卡带都不是一般人负担的起的。
不过,他有钱,不在乎这一星半点。
有了这台摄像机,他可以把家里的温馨场面,或者村里的风光,甚至是城市里的面貌都能记录下来。
等年龄大了,回首往事,能够让人有个锚点。
当然,他这么做,更多的是记录家人的点点滴滴。
如果有可能,以后他也会把这些录像放到网上,供生活在曹城的人纪念自己过去的日子。
“妙妙,你拉着弟弟手,往爸爸这里走”
“哎,对,岚姐,该你出场了!”
“哎,对,站在桥头上,抬头45度角,哎对!”
“完美哎,妙妙,你不要拽妈妈的裙子”
“爸爸,妈妈的裙子好漂亮!”
“是妈妈漂亮,还是裙子漂亮?”
镜头里小姑娘双手环抱,摇头晃脑,脑袋上的俩揪揪已经变成了两个羊角辫,
“妈妈漂亮,妈妈比裙子漂亮!”
“哈哈,岚姐,咱闺女就是会说话?”
镜头里,李岚怒目而视,“怎么?你的意思是我没裙子漂亮?”
张阳顿时哑然,然后连忙改口道:“口误,口误,岚姐!”
“咱们把家里拍完了,出去去村里拍一圈吧!”
张阳既然想拍,想玩,李岚自然乐意陪着。
男人回家了,她已经好久没有这么放松的感觉。
陪着对方疯一把也是她想要的。
两大两小当即出门,围着村庄拍了起来。
张阳从前街拍到当街,又从当街拍到后街。
村里的水坑池塘,池塘里戏水的鸭子大鹅,池塘边上洗衣服的妇女
池塘边上还有几棵少见的耷拉柳,晴天白云映照在水面上,点缀着柳树的倒影,
熟悉到灵魂深处的场景,几乎让张阳当场泪奔!
这可是他记忆最深的地方。
夏天时,在池塘里洗澡游泳,为此没少挨父母揍。
秋天,用针弯成的鱼钩,气门芯做漂座,配上高粱穗杆做成的浮漂,在池塘里钓鱼。
当然,张阳也不会钓鱼,钓上来两个小白条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养在在坑边挖的小水坑里,直到离开的时候才带走。
然而这两条小鱼自然不够吃的,张母便用湿润的纸裹上,放在锅底下用做饭的余火烤熟了吃。
那时候是缺肉的年代,张阳吃的非常香甜。
这个池塘上辈子曾让他有几度梦回,几度梦中流泪,
可惜这里在02年后都变成的宅基地,没了往日的景象。
这辈子有了摄像机,他一定要记录下来。
李岚观察到了张阳拍摄中表情的变化,以为对方是出去了这么多天,想家想的,上前安慰,
“张阳,你已经到家了,咱们一家三口都在这里”
张阳抹去眼角的泪痕,露出笑容,
“嗯,岚姐,咱们一家都在村里,这种感觉真好!”
“都在村里吗?”
张阳话中的意思,李岚若有所思。
这次出去,张阳具体挣了多少钱,他没有说过,
但以她对张阳的了解,对方挣的钱显然要比嫂子口中的十万块,要多得多。
李岚也不想问,只要有张阳在身边就好。
以张阳此时的身家,在城里安家完全不成问题,但他却选择继续在村里生活。
张阳这种对家的眷恋让李岚无比心安。
她思绪飘的有点远了,转头看去,只见张阳拿着摄像机,追着两个小家伙走进了一个胡同里。
胡同里有一户人家,低矮的土坯房,用玉米秸秆竖立做成的墙,以及还有一株伸出墙外的枣树。
张阳在此停留地很久,也拍摄了很久。
这户人家是张阳本家的一个爷爷,年龄有七十多岁,在村里算是有名的高寿之人。
此时老人见张阳带着两个小孩子围在门口不走,于是拎着鸟笼出来了,
鸟笼里养着一只八哥,活蹦乱跳的,瞬间吸引了两个小孩子的目光。
老人看到两个小孩子的目光,笑着把鸟笼放在地上,让两个小孩子能好好观察,
然后对着张阳有些抱怨道,
“小二,枣树才刚开花,没枣可吃,”
“你可别再跳我的墙进来偷枣吃了!”
“我去年费了老大劲才弄了这点玉米秸秆,把墙堵上”
老人家里有个棵枣树,张阳觉得这棵枣树结的枣是村里最甜的,小时候经常跳墙进去,偷老人家的枣子吃。
直到他重生前一年,还有偷过老人的枣子。
然而,枣子往往没偷多少,却把老人的墙弄的乱七八糟。
为此,老人没少向张母告状。
所以老人说话时,明显对张阳有些怨气。
张阳脸上有些尴尬,立刻放下相机,从兜里掏出香烟递了上去,
“大爷爷,不好意思,我那时候小,不懂事,您别生气”
老人看到张阳递过来的香烟,顿时喜上眉梢,放下手中的烟袋,接过来点上,感受到香烟的香味,长长呼了一口气,
“是啊,你那时候小,现在一转眼都长这么大了”
“你是不是要结婚了?”
一年多前,张阳订婚的事在村里传的沸沸扬扬,老人当然也知道。
“嗯!”
张阳点点头,“到时候,您就过来喝喜酒!”
“我就算了,如果你今年能结婚,说不定我还能喝上,如果再等两年,你只能给我上坟了!”
老人说话有些豁达,也有些自嘲。
对方家庭条件,张阳是了解的。
前些年由于家里穷,俩儿子都娶了个傻媳妇,都是不能干活的那种,
家里种的粮食交完公粮后,经常不够吃的,那就更顾不上老人了。
老人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如果不是邻居的帮助,经常有些剩菜剩饭啥的接济着,
恐怕老人早就饿死了!
而对方养的八哥,张阳从有记忆时,就已经存在了。
至于有多少年,张阳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