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 第202章 波斯和罗马

第202章 波斯和罗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使团准备在康国王城停留一些时日。

    裴矩在康国使馆,接见了从大周来的商队代表。

    向他们了解一路上的情况,以及在各国的贸易事宜。

    详细听取商贾反馈的信息。

    询问有没有需要使馆出面解决的问题?

    自从朝廷鼓励民间商队前往西域贸易后,每天都有商队到达这里。

    撒马尔罕王城街道上。

    随时都能看到身着汉魏衣冠的东方面孔。

    甚至出现了中原人开设的酒楼,为大周商人提供食宿。

    出门在外。

    能吃上一口家乡的饭菜,那也是幸福的。

    中原人开的其他商铺也不少。

    大多是商队设立的据点,有人员常驻,负责商品交易和采买。

    如此一来。

    商队只需把商品来回运输就行了,能够节省在西域的逗留时间。

    撒马尔罕不愧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枢纽,商业氛围极为浓郁。

    这里汇聚了来自大周,突厥,天竺,波斯,罗马以及其他一些小国、城邦、部落的商人。

    除了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奴隶市场——牙行。

    高鼻梁,蓝眼睛,身材火辣的胡姬。

    孔武有力的昆仑奴。

    就像买卖牲口一样,明码标价,堂而皇之地进行交易。

    这个时期。

    西方博弈的两大势力是萨珊波斯王朝和拜占庭帝国。

    最近数十年来。

    达头可汗代表的突厥势力也加入角逐。

    其实。

    拜占庭帝国正确的名称是——东罗马帝国。

    476年。

    西罗马帝国被其北方的“夷族”日耳曼人灭亡后。

    这些夷族在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国家。

    都宣称继承罗马帝国的正统衣钵。

    为了树立与罗马的正统关系。

    同时,贬低世仇东罗马帝国的历史地位。

    在东罗马帝国灭亡后。

    这些夷族国家的史官创造了“拜占庭”这一称呼。

    企图抹除东罗马帝国身上的罗马印记,以此来巩固自身罗马衣钵的正统性。

    这一极具创造性的手法,被后世欧洲史学体系广泛使用。

    ……

    以康国为中心的西域西南方向。

    盘踞着伊朗高原上的国家——萨珊波斯王朝。

    226年。

    也就是华夏中原三国鼎立初期。

    阿尔达希尔一世推翻安息帝国,建立了封建中央集权的萨珊波斯王朝。

    以袄教(拜火教)为国教。

    张无忌为教主的明教,就是拜火教的分支。

    圣火令是其波斯总教的圣物。

    萨珊波斯控制着木鹿绿洲到塞琉西亚,这一段通往西方的商贸线路。

    对丝绸之路西段,有着牢固的垄断地位。

    成为东罗马帝国无法绕开的噩梦。

    为了争夺丝绸之路的控制权,加上两国宗教上的冲突。

    从萨珊波斯王朝建立伊始。

    就与还未分裂的罗马帝国冲突不断,战争如同家常便饭。

    东罗马帝国以伊士坦丁堡为都城,

    掌控着小亚细亚半岛,非洲北部等大片土地,疆域横跨三大洲。

    作为相邻的两大最强选手。

    双方之间你来我往的拉锯战,已经持续了三百多年。

    从528年开始。

    两大霸主爆发了四次大战。

    第一次大战。

    打了三年,双方讲和,东罗马帝国赔款黄金9000两。

    时隔9年。

    第二战开打,持续五年。

    东罗马帝国以18万两黄金的代价,收回战争中丢失的领土,双方停战。

    五年后。

    爆发第三次大战。

    这次战争持续了整整十三年。

    东罗马帝国先赢后输,最后又坐到了谈判桌上。

    这次赔款162万两黄金,分50年还清。

    9年后。

    东罗马帝国新国王查士丁尼二世停止支付赔款。

    571年。

    双方爆发第四次战争。

    萨珊波斯国王库思老一世,以对方毁约为由,率军攻打达拉城。

    经过五个月的厮杀。

    破城!

    勒索36万两黄金后,波斯国王暂时撤军。

    东罗马国王损失惨重,直接哭晕在厕所。

    他本欲一战立威,洗漱赔款的耻辱。

    不曾想,偷鸡不成反蚀了把米!

    事后。

    查士丁尼二世越想越咽不下这口气。

    休整数月后,再次调集军队。

    换一处战场。

    双方继续进行无休止的消耗战。

    冲突一直持续到当下。

    已经打了十一年,还没有任何停战的迹象。

    战场主要集中在双方交界的亚美尼亚高原,美索不达米亚一线。

    两个帝国为了争夺丝绸之路西段的控制权,可以说押上了整个国家的命运。

    可是,双方却谁也吞不下对方。

    打打停停,就像过家家似的。

    仗要打。

    贸易也要做。

    当前,波斯控制了主要贸易通道。

    因而在双方较量中能够略占上风。

    ……

    大周使团到达西域后。

    裴矩还有最后一站,那就是萨珊波斯。

    作为目前丝绸之路上如日中天的王朝。

    宇文衍肯定要让裴矩去见见波斯王。

    建立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同时。

    看看能否达成官方层面的贸易往来。

    这么大体量的王朝,不进行一些出进口贸易岂不是太浪费了?

    历史上。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这条贸易通道后。

    当时,波斯国土上的国家是——安息帝国。

    汉武帝派出庞大使团前往。

    安息王亲自率领两万全副武装的军队出城迎接。

    想要给大汉使团来个下马威。

    顺便显摆一下他们“超强”的战力。

    关公面前甩大刀。

    此举完全就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

    两万甲士,在汉朝与匈奴的战争中,也就算个零头。

    而且,士卒更加威武,武器,甲胄更精良!

    汉朝使节在给汉武帝的出使文书中,毫不客气地写下了“其国兵弱”的评语。

    要论战争,华夏是西方人的祖宗!

    从萨珊波斯与罗马帝国鏖战三百多年来看。

    其军事实力应该比以前的安息帝国强大不少。

    当下。

    已经有波斯商队前往长安,洛阳等地进行贸易。

    九洲商行旗下,也有往来波斯的商队。

    东西两地,一头一尾。

    连通之后,将给这条存在了数百年的贸易通道带来无穷的活力。

    无数的商贾利用马匹,骆驼这等畜力运输。

    如同蚂蚁搬家一样,东来西往,与沿路的人们互通有无。

    东西方完全不同的文化,在这条通道上彼此碰撞,交流,融合。

    谱写出一曲曲平凡又伟大的行商乐章。

    ……

    长安城,昭武坊。

    “父亲,您真的要去大周商业司任职?”

    康艳典抬头望着他老爹,兴奋地问道。

    他们自从来到长安后,就一直没有返回西域康国。

    这个坊里大都是昭武九姓的商人租住于此,被称为昭武坊。

    算是他们在长安的一个聚居点。

    康艳典来到大周京城后,就被东方的一切事物深深吸引。

    雄伟的建筑,华美的汉式衣冠,美味的菜肴……

    还有热情的大周百姓。

    使得他对中原流连忘返,心生认同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