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 > 第281章 币制的构思!班师回朝!

第281章 币制的构思!班师回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重新铸银?”

    “不行!”

    “现在的大明白银流通极为广泛,想重新铸银涉及全国,还是不是时候!”

    朱由检眼神闪烁,脑海快速运转。

    在后世的影视剧中,古人吃完饭,丢下一锭银子就走的场面,完全是胡诌的。

    一锭银子,在这个时代有着许多区别,例如纯度、重量、颜色,声音等都是用来判断一锭银子成色的方法。

    甚至在民间流传着经验法则: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

    这是鉴别银子成色的一种经验总结,意思是成色七成左右的银子颜色偏黑,八成左右的银子颜色发灰,九成左右的银子颜色有些发青,到了九五成左右颜色就比较清亮了。通过观察银子的颜色并结合重量来综合判断,可以大致确定银子的成色范围。

    鉴别黄金的成色就相对简单许多:称重,牙咬,还有火烧。

    目前大明主要流通的银锭有五十两,十两,一两还有碎银。

    在官府中,通常会把银子铸成一百两和五百两的大银锭,以便存放,使用时要么重新熔铸,要么直接按照需要剪碎使用。

    在民间,除了大宗消费外,白银的流通并不大,老百姓使用最多的是铜钱。

    正常情况下,民间一两银子大约可以兑换五千铜钱,

    但是白银和铜钱之间的兑换比例并非完全固定,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地区差异、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当时的经济状况等。

    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商业活动频繁的地区,可能由于白银的流入量较大,兑换比例会相对较低;而在一些较为偏远或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白银稀缺,兑换比例可能会偏高。

    “发行纸币?”朱由检轻喃一声,随即又摇头自我否定。

    “宋交子,明宝钞,基本上成为衙门搜刮民间财富的手段,老百姓也不认纸币。”

    “对了!可以铸造铜币、银币、和金币!”朱由检突然想到西方的铸币方式,这种办法到时可以借用一番。

    “不过,若是想改革币制,还是绕不开东南之地!”

    朱由检呢喃着,目光看向天空,眼神再次凌厉起来。

    众所周知,明末时期,中央衙门的财政压力大,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货币问题。

    中央朝廷在经过万历后期,泰昌,天启三朝由于朝政混乱,带来的恶果极其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大量白银流入大明,随即出现的就是白银价格下跌,而铜的价值比较稳定,私铸之风就越演愈烈,而且集中出现在江南地区。

    许多家族依靠官绅勾结,官商勾结,利益输送等方法,成立大大小小的铸币窝点,大量私钱流入市场,直接扰乱货币流通秩序。

    另外就是官方铸币品质下降:面对私铸问题,朝廷采取了一些不当的措施,如降低官方制钱的品质,使得官钱的信用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天启以后,官造的制钱 “大半杂铅砂,百不盈寸,捽掷辄破碎”,导致铸币权逐渐丧失。

    江南士绅集团等地方势力通过把控海外贸易与地方田亩,掌握了一定的铸币资源和能力,进一步分割了朝廷对铸币权的控制。

    他们能够操纵物价套利以及使用私钱对市面上的白银进行套取,使得朝廷对铸币权的掌控力大幅下降。

    由此一系列的恶果,直接导致中央财政的崩溃。

    一个国家,财政崩溃,基本上就离灭国不远了。

    想到这,朱由检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眼下对建奴的战争获得初步的胜利,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全力收拾江南之地。

    只有把这块脓疮一次性彻底的铲除,大明才有可能恢复生机!

    “朕要出招了!你们可准备好了吗?”朱由检背手望着天空,在此轻声呢喃一声。

    “皇爷,袁崇焕求见。”

    王承恩的声音在朱由检耳边响起。

    “嗯,叫他进来。”

    下一刻,袁崇焕迈步走入行辕中行过君臣之礼后道:“陛下,战场已经清扫完毕,我军所有战死的将士已经全部就近安葬,工部的人正在着手铸造大墓和纪念碑。”

    “好,诸事处理完后,留下足够的人镇守蓟镇防线,防止长城外零散的蒙古人袭扰;其余大军开拔,准备回京。”

    “臣遵旨。”袁崇焕抱拳行礼后,缓缓退走。

    此战历经二十日,朱由检也离京许久,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赶紧回宫好好洗个澡,好好休息休息。

    八月初三,晨钟响彻,宵禁解除。

    随着阳光逐渐笼罩大地,原本安静的北京城开始热闹起来。

    街上陆续出现贩夫走卒沿街叫卖,等许多人到了主街上后,许多人发现。

    五城兵马司一队队的士兵拿着扫把,铁铲开始打扫北安门到德胜门的街道。

    城墙之上,大明的日月军旗全部换新,迎风飘扬。

    等打扫完街道后,士兵又拉来水车,开始清洗街道,同时还有士兵用马车运来黄土,开始填充地上坑坑洼洼的小坑。

    “这是?净街泼水?黄土垫道?”

    “我的天,看来朝廷打赢建奴了!”

    “不可能吧?就算是朝廷打了胜仗也用不着这么大阵仗啊?这可是只有天子亲征或者回朝时才有的,难道蓟镇出问题,皇帝要亲征?”

    “我看你们都是瞎,没看到这路是北定门到德胜门的吗?一般只有皇帝亲征打赢敌人,才会走这条路,这一幕多少年都没出现过了。”

    ···

    周围看热闹的百姓围在一起议论纷纷,疑似大军胜利班师回朝的消息快速在京城扩散开。

    不到辰时,先一步回京的袁可立、孙承宗二人带着文武百官出了北定门,开始沿着街道往德胜门走去。

    辰时初刻的时候,教坊司和太常寺组成共同的曲乐队伍,开始在德胜门外奏乐演奏。

    城墙上也响起牛角号声和曲鼓的振奋声。

    德胜门外,率先出现的是一面红底日月大旗,随后则是黄底龙旗大纛。

    “臣袁可立、孙承宗携文武百官,恭迎陛下班师回朝!”

    朱由检的御驾到了跟前,袁可立和孙承宗带着文武百官齐刷刷的跪下行叩头大礼。

    “众爱卿免礼。”

    众臣起身回谢后,袁可立迈步上前道:“陛下,太庙,太社已经准备好,陛下可先去两地焚香告祭。”

    “朕知道了。”

    皇帝亲征打了胜仗回来,都是有一整套完整的礼制,朱由检稍微停留后,就继续朝着皇城出发。

    护送朱由检的是净军和旗手卫,金吾卫等组成的联合部队,当然也少不了锦衣卫和暗卫的贴身护卫。

    至于十几万大军,则是掉头去往丰台,暂时入驻京营大营。

    这些大军不可能全部跟着朱由检回北京城,一来这么庞大的大军,城中没有地方容纳,二来则是将士们作战许久,需要休整,只有丰台大营才能够容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