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独身对抗阶级
上回说道,诸葛亮是不可能全程参照金刀计的,但他可以确认自己的金刀计绝对是无懈可击的。
首先,诸葛亮参照的是金刀计的精髓三内在,而不是其行动过程,且诸葛亮这一招是更加隐蔽的,是混入在衣带诏事件上的。
内在一:情感上也分三点,一曹操在经历了衣带诏事件后,他的精力和思考是绝对有所下降的。
开头说了,曹操沉得住气,硬生生以被动、以零守一,甘愿当sm环节中的那个m,硬是要一个个试探、甚至差点被太医吉平杀了的情况都要保持隐忍,直到彻底清查到衣带诏原件才开始无脑大清扫,而如果这时候诸葛亮把人名贴在曹操手里头好不容易找到的名单里头会怎样?还有心情去思考吗?但也不是无解,换孙权上来说不定直接豆沙了。
情感二:张辽是作为降将的,而且某些意义上还欠着刘备的人情,天天被曹营被排挤还不算过分,曹操派人去找刘备麻烦张辽肯定不去,而曹操看他的眼神不对劲了他也只能硬扛着,本来神经就敏感,去找陈宫商量对策,这时候一个衣带诏蹦出来,有的解释吗?刘备帮过你是吧?所以你就以衣带诏来帮刘备是吧?还能怎么办?活爹,跑呗!这是第一个无解。
情感三:张辽带着陈高二人跑了,于禁、荀彧跑得掉吗?跑不掉,荀彧说到底还是汉室的死忠粉丝,要是苻坚来三国,这金刀计完整版也只会是又变成了诸葛亮化身王猛生吞三斤骆驼祥子,但这可是曹操啊,秉着活着才能输出的道理,且华夏自古至今就是个人际交往为重点的地方,荀彧、郭嘉等人全都被诸葛亮甩了个沉默没话说。
二:混乱与内杠,衣带诏一事肯定会造成混乱,于禁本身就因为平定青州兵一事让曹操给了他假节钺的权利,这时候兵力全拉去平定衣带诏事件去了,军营不就只归于禁、曹家大将等管了?这倒也不差,问题在于于禁上了名单,又单独有一支部署,以曹操的性子,这就很要命了。
三:难以查证真伪,衣带诏上写下的名字,是刘备和董承一念之间的事情,且主体还是以衣带诏为基础点的,作为基础点将衣带诏发送到各处各地,你还有话说吗?再者,哪个活阎王会在本来就能确认有几率搞死曹操的事件基础上还要鞭尸的?不实在,反而有被揭发的风险,以任何人的角度去想都能知道刘协董承不至于蠢到这个地步。
这个计策的实施是十分简单的,落脚点就仅仅在于刘备那一笔,很难被他人察觉。
董承?那是自己人,如果真被发觉了,诸葛亮还有后手。
巫蛊之祸知道吗?哼哼。
就算他们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又怎样?院子或者卧室里头有一份皇帝亲笔信或者衣带诏,曹操的表情和反应又是怎样呢?
真是让人期待。
择日不如撞日,清洗的那批“反贼”在昨天晚上并没有杀干净,像王老家主人尽皆知的“好人”是要当众处死的,除已经清扫干净的59余家外还有13家37人是待发落的。
倒不是说一家人口只有三到四人,只是诸葛亮不接受陈珪把十三家四百余口全部斩首,那太残忍,也没必要,只要杀掉主犯,震慑住没犯事的家族即可。
处刑地点选在闹市,时间是午时三刻。
说到底还是迷信,担心死刑犯化为厉鬼纠缠相关者以及附近百姓,认为正午的太阳最毒辣,阳气压制阴气,不易产生鬼魂。
所以说诸葛亮相信世上有鬼魂?信,当然信,他都重生了能不信鬼怪一说?但定在午时三刻与这并不大关联,只是因为死刑犯也得当个饱死鬼不是?
就这么简单。
这场行刑刘备、关张等一众人都是去了的,但诸葛亮没去,他去了政令府,刘备问他为什么不去,诸葛亮嘴里就嘟囔着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什么的,刘备听不懂,遂离去。
诸葛亮挥着羽扇走进了政令府,埋头下笔,偶尔能听到几声哭泣、叫彩,以及臭鸡蛋、烂白菜砸落的啪啪声。
而此时场外,血红早已染尽大地,包括王老家主几十具无头尸体倒在地上。
为什么没有遗言?无论是战场还是无血党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有什么好说的。
陆逊打赢了夷陵,坐稳了宰相不还是死在党争手里有时候该下手就下手,能动手就不要动口,在你还在长篇大论的时候你的敌人已经开始磨刀了。
“杀得好!我就说刘使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
“儿啊,刘使君替你报仇了”
在场的百姓无一 不叫好,而在场被‘请来’的家主们却面色难看。
他们想不明白,诸葛亮是诸葛家族的一员,也是属于士族的一员,为什么要做出背叛自身阶级的事?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就不怕自食其果吗!他们想不明白,但唯一想明白的了就是诸葛亮暂时不会再来动他们。
天色已沉,政令府内只有一人还在不停的拿着毛笔写写画画。
这场清洗说到底治标不治本,剥削压迫这种事是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无法根治的,但可以降低出现的概率、减少出现的频率。
所以该怎么办?
土地改革!打地主,收田地,降税收,与民同休!
实现起来困难吗?难,很难,脑子突然一激灵对抗自身阶级的事情基本没人做,但总得有‘奇葩’迈出那第一步。
比如打压士族的曹操,又比如现在的诸葛亮。
诸葛亮平静的放下毛笔,抿了口茶水。
还是热的。
随后他站起身来,看了眼天色,或许再要不了多久,衣带诏的事情也差不多得揭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