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射击训练
登上无名高地的顶峰,望着脚下旱獭丘,我有些发呆。
平常都是我们仰望它们,现在它们却仰望着我们,“灰灰儿”的叫着,仿佛是在祝贺着我们战胜了困难,这让我十分感慨。
我们一年四季的训练、站岗、放哨、施工,没有休息的时候!而它们却能如此的自由、快活,而且还能睡上半年的长觉,真让人羡煞不已。
旱獭是幸运的动物,它们站在洞前的土丘上,手搭凉棚向远方眺望,不时发出清脆的叫声,不知是庆祝自己的胜利?还是庆幸自己远离了人群?
反正无论怎样,它们都已经构成了青藏高原的一个独特景像。
我祝福它们,这是它们的领地,是它们繁衍生活的地方。相对于水獭来讲,它们不过是生活在草原上罢了。
后来,连队里又有过多次的紧急集合,但我的感觉却一次比一次更好,只要咬牙坚持,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第一节
下连队没过两个月,因为扛机枪的缘故,很快就把肩膀磨破了,夏装还没有发,只好自己缝上了两个补丁,虽说不好看,但很实用。
扛重机枪的就比我们好多了,他们每个人都发有垫肩。我们是班用机枪只是配备在班里。而重机枪则是配备在连里,整整一个班,一挺重机枪,一挺连用机枪,班长自不必说,其他人也都是身大力不亏的主儿。
抬着机枪出行的时候,他们要进行分工合作,有人扛枪管,有人扛防弹钢板,有人扛机枪轱辘,还有人负责扛弹盘。那个弹盘比我们的厉害多了,是个箱子,每个弹盘箱500发子弹,而且还都是大个的机枪子弹,想想得有多沉吧!
重机枪班是连队的核心,不是一般人都能去的。身强体壮射击本领高强自不必说,政治也要过得去,必须是党员才行。重机枪有关连队的生死,绝不能交给政治上不过关的人。
除去两挺重机枪外,重机枪班长还配置了一挺冲锋枪。
连长、副连长、指导员、副指导员、还有排长都是64手枪,班长、副班长是59式冲锋枪,配四个弹匣120发子弹,班里的战士则大多是半自动步枪。配100发子弹。
这么多枪,这么多子弹,首先考验一个战士的基本素质,就是射击。
枪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射击水平的高低,是评述一个军人的标准。训练大纲中规定的射击训练,要求部队每个年度都要完成第一至第六次射击练习,平均每2个月一次,通过射击训练,提高部队的射击水平,维持部队的战斗力永远在最高水平。
部队射击训练,一般要通过第一到第六练习的射击过程。
第二节
第一练习是胸环靶,距离100米,分为有依托卧姿、跪姿、立姿三种姿势,共9发子弹,以击中80环为优秀,70环为良好,60环自然只能是及格了。
第二练习是半身靶,分为200米、150米、100米三种距离,有无依托卧姿、跪姿、立姿等三种姿势,9发子弹,不计环数,中7发为优秀,6发为良好,5发为及格。
第三练习,为夜间射击,是半身靶。在射击靶中心,有一个断续闪亮的,由手摇发电机控制的,类似手电筒的小灯泡,用来模拟黑夜射击的机枪火力点。距离100米,卧姿,无依托,5发子弹,不计环数,以命中靶子4发为优秀,3发为良好,2发为及格。夜间射击有时间上的限制,到了时间,立刻停止击发。
第四练习,为山地射击,选择坡度在5至15度的山地设置射击场。射手则在有坡度的地形上找准射击的准确度,距离是150米,半身靶,因为我那时候已经调出了连队,故没有参加这一射击的训练,其装弹数和如何评价优秀、良好、及格标准记不清了。
第五练习,是活动靶射击,在射击靶位处挖一条15米长的堑壕,事先会有一个战士在堑壕内隐蔽,听到口令后,举起侧身靶,让靶身露出壕外,并在壕中走动,模拟敌人在活动。这要求射手要把握运动目标的提前量和射击的准确度。每次出靶的时间为25秒,距离是150米,活动靶射击和夜间射击一样,也有时间限制,到时停止击发,只计中弹数,不计环数。
第六练习,是普通士兵最高档次的射击训练,又称特等射手射击,标准是400米半身靶,250米机枪靶,共6发子弹,有时间限制,大约10分钟,只要击中这两个靶就算特等射手了。
部队的射击练习,要数新兵连的时候,那个射击科目是最好完成的。因为距离是标准的100米,靶子又是胸环靶,距离近靶子大,又是卧姿有依托是最好打的,10发子弹,56式步枪,按照射中靶子的环数计算成绩。
但下到连队以后,射击训练就越来越复杂了,射击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从有依托到无依托,从卧姿,到跪姿,立姿,难度越来越大,距离也从100米逐渐增加到200米。
以后的训练难度逐渐增加,越来越复杂,有人头靶,双人靶,移动靶,越来越不好打了,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射手,那真是不容易。
很快就要到夜间练习了,听说特别好看,我期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