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为奴十年 > 第146章 “叫他,萧砚”

第146章 “叫他,萧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日子一天天过去,萧延年仍会偶尔不见人影,其余所有时候,就像那只狗子一样,全都黏在她身旁。

    总问她想吃什么,她想吃什么,他便命人想法子去做。

    给她做中山人的饺子,肉丸,热汤面。

    给她煮鸭蛋,煨鸡汤,炖牛肉。

    想吃酸,便去摘梅子,命人做梅子干,梅子酱,熬梅子肉,煮梅子汤。

    想吃鲜,便命人挖笋,命人腌笋,蒸笋,焖竹笋肉,命人炖火腿笋汤。

    他说要多吃,孩子才长得好。

    日子安安稳稳地过着,肚子一天天隆起,孩子也一天天长大。

    那人待她好,待她的孩子也真好啊。

    他闲来无事,甚至还削了一匹小木马,做了一只拨浪鼓。

    底下的人去山上砍来竹子,一捆捆地往柴院里拖。

    萧延年便总和范存孝凑一起,琢磨着做出些小玩意儿来,小狗就在院子里围着他们二人跑着,蹭着。

    他们用竹子做竹哨,风车,竹蜻蜓,还能用竹子做出弩箭和滚灯来,净做些小男孩儿会喜欢的小玩意儿。

    阿磐常望着这样的萧延年出神。

    望着望着,就忍不住想要哭一场。

    她想,萧延年他在做一个父亲该做的事啊。

    死敌的孩子,他竟然肯。

    萧延年把她照顾得实在很好,她每每夜里口渴,总会说,“我渴了。”

    声音不必高,那人便会醒来,醒来便为她斟上一杯温热的水来。

    这漫长的日子,她夜里总有这么一句话,那人也总会及时送过来一杯热水。

    时间久了,慢慢地也就不愿再折腾了。

    慢慢地,慢慢地也就习惯了萧延年在一旁。

    还折腾什么呢?

    就这么过着也挺好的。

    冬天的时候搀她去门口小驻,他会望着北方的山峦,凝神望上许久,再叹上个一声,“这时候,中山早覆了一层厚厚的雪了。”

    是啊,北国雪多,不管是中山,还是魏赵,一整个冬天都要下雪。

    要下上个三尺,要把所有的山啊,河啊,桥啊,屋宇啊,粟米地啊,全都覆上厚厚的一层。

    再冷再残破,那也是少时生活了多年的地方呐。

    孩子是在这一年的正旦生下来的。

    这一年,已经是怀王五年了。

    是魏惠王四年,中山怀王五年。他们还是习惯以怀王纪年。

    这南国的田庄还是依着中山的旧历贴了门神,放起鞭炮,吃了过年的饺子。

    孩子生的时候,萧延年就在一旁。

    接生的稳婆原不许男子在一旁,可谁管得了萧延年呢,阿磐也管不了,他定要在一旁不可。

    好在有锦被遮挡,不必使她难堪。

    到底年轻底子好,养得也好,除夕疼了个半夜,正旦天一亮,早早地就生了下来。

    是个小男孩。

    白白胖胖的,十分漂亮。

    她一眼就看出了那孩子像谁,那眼睛啊,鼻子啊,嘴巴啊,长得与他父亲一模一样啊。

    眸中发酸,唯有发酸。

    除了发酸,也不知道到底还有什么滋味儿了。

    那人抱着那襁褓里的婴孩,望了好一会儿,他说,“你瞧这一撮毛,朝天翘着,像一只倒过来的狼毫。”

    可惜这么小的婴孩能懂什么呢?

    孩子睁着叽里咕噜的大眼睛好奇地瞧他,咿咿呀呀地说话。

    他笑,他还要说,“这小东西,以后可要犟着呢。”

    阿磐不信,才生下来,怎么就知道会犟呢。

    再说人生下来本就是一张白纸,好与不好不都是要靠后天的教养吗,教养得好,哪有什么犟不犟的。

    那人还要起名字,他说,“就叫萧砚,单名一个砚字。”

    他还要解释,“你瞧这‘砚’字,左边一石,是你,甚好。”

    笔墨纸砚,砚是个好字,可本也该叫谢砚啊。

    阿磐原想说一句,“他该姓谢啊。”

    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何必呢,这辈子能不能相见还不知,不扫兴了。

    总之才来田庄时,萧延年便赐了她中山的王姓,罢了,便算他跟着自己的母亲姓吧。

    那些拨浪鼓啊,竹哨啊,风车啊,竹蜻蜓啊,全都派上了用场,把萧砚逗得高高兴兴的。

    南国的冬天虽没有雪,但仍旧是极冷的。

    屋里的炉子生得极旺,一天到晚地添满了松枝炭,也一天到晚的都有鸡鱼汤。

    她的月子做得也好。

    若一直这么好,便也都罢了。

    可才出月子,他们就要走了。

    轻车简从,他们没有什么好收拾的。

    马车就停在柴屋外头,那人来叫他,“阿磐,上车吧。”

    还是正月底,外头冷得厉害呢,阿磐抱紧了萧砚,起身问他,“主人要去哪儿啊?”

    “回去。”

    “回哪儿?”

    “回北国。”

    “是回中山吗?”

    那人默了片刻,“也许是吧。”

    这叫什么话呢,不管是不是,到底是真的要走了。

    小狗跟着进进出出地吠叫,这便收拾东西要走了。

    她说,“带着小马吧。”

    那人道,“不带了,北边什么都有。”

    她有点儿喜欢那小木马,萧砚太小,还来不及坐呢,她说,“阿砚会喜欢的。”

    她没有挪步,又问,“主人不看芸薹了吗?”

    他说,等到开春,这南国啊漫山遍野都是芸薹,明黄黄的一片,还说,你不信,便等着看。

    离开春也没有多久了,听范存孝说三月就能开,怎么就这么急着要走呢。

    可如今他说,“不看了。”

    他还说,“以后,我给你种一片芸薹。”

    可以后的事,谁又知道呢。

    安稳的日子过了这许久,她已经不想走了啊。

    这是个避世的好地方,外头多乱啊,一出了山,又将是马嘶兵荒,到处都在打。

    越是北国,仗打得越厉害。

    她才出月子,还带着孩子,还去那么乱的地方干什么,还去那么远的北国干什么啊。

    “那那带着狗吧。”

    带狗不是好主意,带着狗过关卡,总是要引起旁人怀疑的。

    可那人点了头,他应了,他说,“好。”

    旁的到底没什么可说的,走得很急,她慌乱中带了个竹蜻蜓,塞进了萧砚的襁褓中,这就疾疾跟着上了马车。

    一路往北走,沿着从前陆商给的那条路线,越走越萧条,越走越颠簸,颠得她一身的骨头都要散了架。

    萧砚受不了颠簸,受不了便哭,哭累了便睡,睡醒了还要哭。

    阿磐没有什么好主意,旁人也都哄不好,哭就喂奶。

    垂眸轻轻剥着襁褓,露出了孩子的鼻头,可怜那么漂亮的孩子,那么小就已经开始了流离奔波。

    她喂奶时,那人也不避让,就那么怔然瞧着。

    瞧着她微微侧身剥下领口,瞧着她躲着避着,抬起袍袖遮着掩着。

    “转过来。”

    那人无需去钳她的肩头,也不需说什么重话,只轻描淡写地一句“转过来”,就叫她转过了身子。

    那人就那么瞧着,瞧着那襁褓里的孩子白嫩嫩的小脸儿,瞧着他睁着一双晶亮亮的大眼睛,瞧着他的小嘴巴咕叽咕叽地喝着他母亲的奶。

    他忍不住伸过手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