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涟漪的空间 > 第33章 老人把回家的路给忘记了

第33章 老人把回家的路给忘记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满脸病容的祝老太,颤抖的走进社区的大厅。

    老人已经记不清多次来到这个地方,向工作人员诉说着自己的遭遇。

    祝女士早年生活在农村,在儿子15岁的时候,丈夫患病撒手而去。

    祝女士带着孩子进城打工,找到了一份在一个城市街道下面的一个小单位,小单位在一个小弄堂中,是专门给人加工小纸板箱的,当时,祝女士只有30多岁,单位看到来自农村是她,身体好,力气大,就安排她做了一个裁剪硬纸板的岗位。

    这个小单位,当时裁剪硬板纸,全部依靠手工,祝女士每天用一把很大、很重的闸刀,把硬板纸裁剪成可以黏贴小纸板箱所需的长度,每天把硬板纸裁剪好,她还与大家一起用浆糊黏贴纸板箱。

    下班后,她还会主动的把工作场所打扫干净,并把闸刀卸下来,自己用磨刀石把闸刀磨锋利。

    时间一长,大家都很喜欢这位吃苦、肯做的农村来的女人。

    一年后,大家看到她一个人带着一个孩子不容易,就给她介绍了一位妻子死亡,年龄跟她差不多大,带着2个儿子,一个女儿的男人。

    男人当时在一家企业工作,她看到男人带着3个都在上学的孩子,感觉男人不容易,想到自己一个农村进城,没有固定工作,工资很低的女人,在跟这位男人接触时间不长,就与男人接了婚。

    结婚后,男人单位给分配一套房子,她就担当起4个孩子的母亲。

    慢慢的孩子长大,自己的孩子工作、成家后,就购房住到了另外一个小区。

    祝女士第二次婚姻丈夫的3个孩子也相继长大,成家立业。

    时间进入90年代,祝女士所在的街道行政区域调整,街道给合并。她所在的小单位,也由于业务越来越少,就停止了生产,在这个单位工作的员工,由于年纪都很大了,街道合并前,就做了一次性的补偿。

    此时,在考虑到祝女士的情况时,用祝女士自己的话说,当时,都把她忘记了,忘记了她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的事实,没有给她补偿,也没有给她缴纳社会保险。

    失去工作的祝女士,当时也没有想的太多,就回来跟已经退休的丈夫一起生活。

    后来祝女士丈夫患病,一直需要人照顾,祝女士身体也不好,就把老人的小儿子喊来一起照顾祝女士的丈夫。

    一年后,祝女士的丈夫,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就跟祝女士商量,其实也是儿子的要求,就把他们两人名下的房子过户到了儿子的名下。

    刚开始,得到了房子的儿子,承诺房子会给祝女士夫妻住到老死。祝女士想想也就认了,因为她觉得房子是丈夫单位分配到的。

    后来,丈夫的病竟然慢慢的又开始好转。

    几年后,小儿子由于工作不稳定等原因,就违背了当初的承诺,把2个老人还在住着的房子给卖掉了。

    没有房子后,祝女士夫妻两人申请了公租房。

    住到公租房2年多后,祝女士老伴病亡。

    此时,祝女士,才感觉到了当初工作的单位解体时,自己没有坚持要单位补交社保,导致现在自己的生活来源只能依靠400多元每月的城镇老年居民生活补贴。并且,没有医保,看病都成了很大的负担。

    祝女士生活成了问题,第二次婚姻后自己带大的3个孩子,都不愿意承担老人的抚养费,老人自己的儿子此时患了癌症,已经没有能力赡养老人。

    这几年,老人到了很多部门申诉,诉说原先的单位没有给自己交社保,有关部门告知,老人原来工作的单位已经不存在,并告知,老人原先的工作的小单位,也不是当初的街道承办的,所以无法去追究老人想要街道承担不交社保的责任。

    老人想到去社区申请低保,但第二次婚姻后自己抚养大的3个孩子都不愿意提供自己的收入证明等相关资料,致使由于资料不全,老人一直无法按照程序申请低保。

    老人想着自己的往事,走进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再次告知,办理低保、困难救助等,需要到户籍地社区,现在老人居住的保障房的社区,由于保障房无法迁户口,所以,居住地社区不能接受老人的低保申请和生活困难救助。

    老人告知社区工作人员,自己已经没有能力走到户籍地社区去了。

    老人走出居住地社区大厅,想到身体一直患病,想打个电话,问问第二次婚姻后的其中一个儿子借点钱去看病,因为这个儿子是退休老师。

    可是电话拨出去,一直是盲音。

    老人头昏脑涨的坐到人行道上,看着匆匆而过的车辆、望着不断走过的行人,两眼流出了浑浊的泪水,一下记不清了回家的路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