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千故而看之,意在基中镜 > 第26章 岁月长河

第26章 岁月长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青石镇的小巷上,石板路两旁是古老的店铺和低矮的屋檐,炊烟袅袅升起。这个小镇仿佛被时光遗忘,保持着几百年前的宁静与古朴。然而,这份宁静即将被打破。

    李青山,一个身材瘦削、面容刚毅的中年男子,站在自家门前的小院里,望着远方的山峦。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像是能看透世间的一切虚伪。作为青石镇的一名普通木匠,他的手艺在镇上小有名气,但他从不以此自满,总是谦逊地向同行学习,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

    “青山,你又在发呆啦?”一个温和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沉思。转身,他看到了妻子赵秀芬,一个温婉贤淑的女子,她的眼中总是充满了对丈夫的信任和支持。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去城里看看。”李青山说着,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

    赵秀芬微微一笑,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无论你决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王大锤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他是镇上的铁匠,个头高大,性格豪爽,是李青山多年的好友。一见到李青山,他便大声喊道:“青山,大事不好了!听说县城里的张老板要来咱们镇上开工厂,很多人都去报名了!”

    李青山皱了皱眉:“工厂?那是什么?”

    “就是用机器做东西的地方,听说效率比咱们手工高多了。”王大锤解释道。

    李青山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坚定地说:“不管怎么样,我不能让我的手艺失传。我要去县城看看。”

    赵秀芬担忧地看着他:“可是,你一个人怎么行?”

    “放心吧,我会小心的。”李青山安慰道。

    几天后,李青山背上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前往县城的路。青石镇的居民们纷纷为他送行,他们的眼神中既有不舍,也有期待。

    一路上,李青山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热情的商贩,有冷漠的路人,还有那些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轻人。这些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那份对手艺的执着和热爱。

    当夜幕降临,李青山在一家小旅馆安顿下来。躺在床上,他回想着白天的所见所闻,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这次旅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未来,更是为了青石镇,为了那些和他一样坚持传统的人们。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时,李青山已经做好了准备。他整理好衣物,深吸一口气,打开了房门。新的一天开始了,他将面对更多的挑战和机遇。而这一切,都将从今天开始书写属于他的新篇章。

    李青山踏入了熙熙攘攘的县城,这里的繁华远超他的想象。街道两旁是一排排高楼大厦,霓虹灯闪烁着诱人的光芒,人群如潮水般涌动。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和迷茫。

    在一家简陋的客栈落脚后,李青山开始了他的探索之旅。他穿梭在各个角落,观察着这座城市的运作方式。不久,他来到了一处正在建设的工厂前,那里尘土飞扬,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

    正当他凝视着这一切时,一个穿着笔挺西装的男子走了过来。他是张老板,这家新工厂的主人,一位精明能干的商人。他的眼睛里闪烁着野心的光芒,嘴角总挂着自信的微笑。

    “你是来自青石镇的吧?”张老板主动搭话。

    李青山点了点头:“是的,我是来看看的。”

    “看你的样子,应该是个手艺人吧?告诉你,现在这世道变了,机器才是王道。你们那些传统手艺迟早要被淘汰。”张老板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

    李青山心中一紧,但面上依旧平静:“每个时代都有它的选择,我相信总有一些人会珍惜真正的手工艺。”

    张老板笑了笑:“年轻人,你还是太天真了。不过,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来我的工厂工作。”

    李青山摇了摇头:“谢谢您的好意,但我还是想靠自己的双手吃饭。”

    离开工厂后,李青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是否真的应该坚守那份看似过时的传统?

    几天后,他在县城的一个小巷子里意外发现了一家古色古香的木工店。店主是一位年迈的老者,名叫刘老汉,他的手艺精湛绝伦,每一件作品都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李青山被深深吸引,便与刘老汉攀谈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刘老汉听了李青山的经历后,叹了口气:“年轻人,现在像你这样有心传承手艺的人不多了。但是记住,真正的艺术是不会过时的。”

    这番话像一股暖流涌入李青山的心田。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于是,他决定回到青石镇,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传统手艺的价值。

    告别刘老汉后,李青山带着新的决心和希望踏上了归途。他知道前方的道路不会平坦,但他已经准备好迎接所有的挑战。因为他相信,只要心中有光,黑暗终将被驱散。

    回到青石镇的李青山并没有直接投入到木工活中,而是先去找了他的好友王大锤。王大锤的铁匠铺位于镇子的另一端,炉火常年不熄,敲打声此起彼伏。王大锤是个魁梧的汉子,皮肤因长期与火炉相伴而显得黝黑,他的手掌厚实有力,是镇上有名的铁匠。

    看到李青山回来,王大锤放下手中的铁锤,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青山,你这是回来了?县城里的情况怎么样?”

    李青山叹了口气:“大锤兄,县城的变化太大了,我差点认不出来。但是我发现,无论世界怎么变,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永远不会过时。”

    王大锤点点头:“说得好!我这铁匠铺虽然不大,但是打出来的农具谁用谁知道。”

    两人正聊着,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喊:“大锤哥,快来帮忙看看这犁头怎么断了!”声音焦急而迫切。

    王大锤应了一声,对李青山说:“走,跟我去看看。”

    到了现场,只见一个农夫急得团团转,手里的犁头确实断成了两截。王大锤接过犁头仔细检查了一番,然后对农夫说:“别急,我这就给你修好。”说完,他便开始动手焊接断裂的部分。

    李青山站在一旁观察着王大锤的动作,只见他手法熟练,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多年磨砺出的技艺。不一会儿,犁头就被修复得跟新的一样。农夫连连道谢,高兴地推着犁走了。

    这一幕让李青山深受触动。他对王大锤说:“大锤兄,你的手艺真是了不起。”

    王大锤摆摆手:“哪里哪里,都是些粗活。对了,青山,你这次回来有什么打算?”

    李青山沉吟片刻:“我想开一个木工作坊,专门做一些传统的家具和工艺品。我知道现在大家都喜欢新鲜玩意儿,但我还是想试试。”

    王大锤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主意!你有这份心,准能成事。要是需要帮忙尽管说。”

    就这样,在好友的支持下,李青山开始筹备自己的木工作坊。他租下了镇上一间废弃已久的小屋,经过一番打扫和修缮,这里变成了他的工作室。每天,他都会沉浸在木材的世界里,精心雕刻着每一件作品。他的手艺渐渐得到了镇上人的认可和赞赏。

    在这个过程中,李青山不仅重拾了对手工艺的热爱,也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他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信念,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青山的木工作坊逐渐在当地小有名气。他的家具不仅结实耐用,而且每一件都蕴含着他对木艺的理解和情感。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张老板的工厂在附近落成,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了工厂的工作,放弃了传统的手工艺。

    一天傍晚,李青山坐在作坊门口抽着旱烟,眉头紧锁。王大锤走了过来,坐在他身旁,叹了口气:“青山啊,现在连我这儿的生意都不如以前了。大家都跑去工厂打工,谁还稀罕咱们的手工艺品啊。”

    李青山吐出一口烟圈:“是啊,我也感觉到了。但是我们不能就这么放弃了。”

    就在此时,一个新面孔出现在了他们的视线中。他是一个年轻的记者,名叫林晓东,专门为一家城市报纸撰写关于乡村变化的报道。他看起来文质彬彬,眼神中透露出好奇和热情。

    林晓东走近两人,微笑着打招呼:“你们好,我是林晓东,可以和你们聊聊吗?我听说这里有个非常有名的木工作坊。”

    李青山和王大锤对视一眼,然后点头同意了。林晓东坐下来后就开始提问:“我了解到现在很多传统手艺都在逐渐消失,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李青山沉思了一会儿:“这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不应该就这样消失。但是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很多人追求的是速度和效率。”

    林晓东认真地听着,偶尔点头或记下些什么。他又问道:“那么你们有什么计划来改变这种状况吗?”

    王大锤苦笑一下:“计划?我们哪有什么计划啊。只能尽力而为吧。”

    谈话间,天色已晚,林晓东站起身来:“非常感谢你们的分享。我会写一篇报道,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几天后,林晓东的报道发表了。文章详细描述了青石镇的传统手艺现状以及李青山和王大锤的故事。这篇报道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然而,对于李青山来说,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张老板得知了这一切后非常不满,他认为这些报道会影响他的工厂生意。于是,他开始暗中策划打压李青山的作坊。

    一天深夜,一群不明身份的人悄悄来到作坊外,试图破坏门窗。幸好被及时发现并阻止了他们的行动。李青山知道这是张老板的手段之一,但他并没有退缩的意思。相反,这件事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无论如何都要保护这份传统手艺到底。

    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和挑战,李青山并没有退缩。他坚信自己的理念和手艺的价值,决定将木工作坊发扬光大。在王大锤和村民们的支持下,李青山开始筹划一场展览会,旨在展示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价值。

    展览会的消息很快在周边地区传开了。许多人对此表示好奇和期待,甚至连一些城市的文化爱好者也开始关注这个活动。林晓东也没有闲着,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李青山宣传,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终于,展览会的日子到来了。这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李青山早早地来到会场,看着一件件精心制作的木艺品被摆放得整整齐齐,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

    不久,参观者陆续到来。他们中有老人、孩子、年轻人甚至是一些外地游客。每个人都对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赞不绝口。李青山耐心地为每一位参观者讲解制作过程和文化意义。他的话语简单朴实但却充满力量和感染力。

    就在这时,张老板也出现在了展览会上。他的脸上带着不屑一顾的表情:“李青山,你以为搞个展览会就能挽救你那过时的手艺吗?”

    李青山平静地回应:“张老板,这不是关于挽救不挽救的问题。这是我们的文化和传统。它们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

    张老板冷笑一声:“好吧,我们就看看是你的老掉牙的东西吸引人,还是我的现代化产品更受欢迎。”

    然而出乎张老板意料的是,许多参观者对他的现代化产品并不感兴趣,反而对李青山的手工艺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甚至有人当场下单定制家具和装饰品。

    展览会结束后,李青山收获颇丰。他不仅卖出了许多作品,更重要的是他的理念得到了认可和支持。这场展览会成为了转折点,让更多人开始重视传统手工艺的价值。

    那天晚上回到家中,李青山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星斗陷入沉思。赵秀芬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茶:“今天辛苦了。”

    李青山接过茶杯微笑道:“不辛苦。今天让我看到了希望。”

    赵秀芬坐在他旁边轻声说:“我知道你能做到的。”她的目光中满是骄傲和支持。

    那一刻李青山深刻地感受到家人和朋友的重要性。他知道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成功。从此他更加坚信自己的道路是正确的——那就是坚持和传承传统手工艺的道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