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时机未到
一旁的灵夏终于忍不住了。
这些年来,她一直在努力修炼。
灵夏试探着说道:“师傅,我们要不要去外面转转?”
苏泽叹了口气:“那你要多久才能追上你的大师兄?”
不过,苏泽转头去看沐春,就见沐春脸上同样带着期盼之色。
苏泽:“……”
“哎……”
苏泽轻叹一声:“算了,我们还是先离开这里,闭关苦修,是不会有太大成就的!”
“太棒了,还是师傅厉害!”灵夏开心地蹦了出来。
灵夏一边说着,一边化身为四五岁大的婴儿模样。
那孩子穿着橙色的衣裳,头发用两个小辫子包着,看起来很是可爱。
是的,苦修数载,灵夏终究还是跨出了最后一道门槛,完成了蜕变。
不过,她的变化还不够完美。
苏泽对着凌夏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竟然没有隐藏自己的尾巴。
说着,她的尾巴一闪而逝。
沐春本就保持着人类模样,倒也无需变化。
不过相比于当年的十二三岁少女,现在的慕春却是成熟了不少,看着也就是十四五岁的样子。
一旦渡劫成功,沐春应该就是二十七八岁的少女了。
她想要变得更强,想要变强就变强,想变就变变,变得更年轻。
“我们去看看,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
苏泽从闭关中出来,和两个徒弟一起出来。
比起百年之前,现在的这个世界已经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行走在街道上,他能看到那些平民们生活的不怎么样,但是从他们的眼神中,却能看到一丝希冀。
这意味着,他们还有希望。
“太好了,这似乎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啊。”苏泽满意的点点头。
苏泽更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来见证和聆听那些全新的朝代。
唯有如此,方能看见真正的生活。
再说了,他也只是想要放松一下,如果结束了,他还是要继续修行的。
所以苏泽一出来,就会躲在城市里,体验一下这个世界的生活。
苏泽经历了那么多的王朝,也经历了那么多的帝王,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出他们所处的年代。
如果这些人的眼睛都是呆滞的,没有生气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这就是一个没落的时代。
但如果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那就是开国之初,哪怕日子不好过,也能看到希望。
如果一个国家的子民,都是一脸喜色,信心十足,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变得无比强大。
当然,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
当苏泽行走在大唐大地上的时候,远在长安的李世民,却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于是,他就派人去造谣,说他们在皇宫里胡作非为,说得最难听的话。
接下来,李世民就在外面大肆宣扬他从外面挖掘出的一座神仙雕塑。
他自己都不信。
第233章战前备战,这是一个辉煌的时代!
李世民向来是不信什么邪的,他只是用眼睛去看。
这一切都是他谋反之前的一招。
这个时候,李渊已经开始思考,自己要不要将都城迁走了。
李渊之所以要将都城建在这里,原因很简单。
中原对于北部的少数民族向来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此,他们每一年都要耗费巨大的兵力,才能抵御住外来的侵略。
因此,一位智者向李渊奏道:\"突厥人不断地向南方进犯,皆因长安乃吾民之地,故曰:\"
“突厥人一路势如破竹,一路势如破竹,这也是为什么边境上的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的原因。”
“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不一把火烧了长安城,然后将所有的百姓和财物都转移到别处,这样一来,他们就没有了进攻的对象,也就不敢继续南下了。”
李建成,李元吉,都是非常赞同的。
这个提议听起来很没脑子,也很愚蠢。
不过,只要看一眼他们的屁|股,就能明白他们为何会对如此愚蠢的决策表示赞同了。
李渊,李建成,李元吉,论起战争,他们三个人还不如李世民呢。
简单来说,就是李世民,否则的话,他们也不会坐上皇位!
但是李世民的影响力却是与日俱增,这让很多人都感觉到了压力。
即便是李渊,也是忧心忡忡,担心有朝一日,自己的地位会受到威胁。
站在李渊、李建成等人的立场上,这样的选择并不奇怪。
如果把都城迁走,那么李世民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收回自己的军队了。
这样一来,三个小家伙就可以放心的睡上一觉了。
李世民怎么可能让这样的事情出现?
于是,李渊便派出使者前往樊州和邓州,为都城做好搬迁的准备,但是李世民却坚决的拒绝了。
“北地的侵略,从古至今,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父亲手握百万大军,又岂会惧怕那些异族的进攻?”
“如果仅仅是被人攻打,就吓得迁京,这对大唐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岂不是贻笑大方?”
“古往今来,唯有刘辰一人,被逼着迁移都城,传闻此人遭天谴,死于非命,莫非我爹也要做这样的人?”
李世民说道,他可不想让自己的老爸难堪。
两人的恩怨已经摆在了明面上,所以李世民也不会太过计较。
相反,他还缺少一个发动叛乱的机会。
如果李渊真的有了不轨之举,那么李世民就有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这一点,李世民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
所以他故作愤怒地继续说道:“卫青霍去病只是个普通的汉人将领,却能说出没有被消灭的匈奴,如何能有一家之望。”
“作为大唐十方诸侯,我还做不到么?”
“还请父王再宽限数年,到时候,我会用绳索将伯力可汗的头颅绑在一起,送到父亲面前!”
“如果这次失败,我们再考虑迁都也不迟!”
李世民说的很有道理,虽然表面上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但实际上却是在暗示着什么。
他倒不是不赞成,而是不赞成。
若是还未开战便夹着尾巴逃走,这还了得?
到那时候实在不行,咱们就直接把首都给搬了,也不算太丢脸。
因此,他并不是不想交出兵权,而是时机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