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红楼穿书,妙玉扶黛玉做女皇 > 第40章 一园善缘生

第40章 一园善缘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话说那文殊师利刘姥姥和善财童子板儿,自随了那贾母进了大观园,众人就随着贾母,从沁芳亭开始,先是去了黛玉那边绿竹掩映的潇湘馆,那贾母嫌黛玉这里屋里窄了,要去别处逛去。就从潇湘馆出来,远远望见池子里一群人在撑船。那贾母就想乘了船去,一面说着就向那紫菱洲蓼溆的方向走去。凤姐这时就请示王夫人早饭在哪摆,王夫人就回道老太太说那里,就是那里。那贾母就说还是去三妹妹那里罢,于是贾母同众人乘了船去了,这王熙凤回身同了李纨、探春、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就抄近路先回了秋爽斋准备着。就在那晓翠堂上摆好了等着。

    待大家吃罢早饭,再乘了船,去了宝钗住的蘅芜苑。

    这会子半圈逛下来,众人也都累了,就在那大观楼边的缀锦阁坐了吃饭看戏,算是正式给史大姑娘还席。

    贾母高兴了,就要行酒令。文殊师利刘姥姥说不得卖了老脸,去哄那老祖宗开心。板儿还是边看师父哄了大家开心,边自顾自吃得不亦乐乎。

    那行令的鸳鸯,和那凤姐儿一开始就约好了,要拿着刘姥姥当作“篾片相公”,耍笑取乐,哄老祖宗和众人开心。前番秋爽斋探春姑娘那边吃早饭,已经有过一回了,把个贾母和众人乐得。就有了那段最最经典的描写出来:

    史湘云掌不住,一口饭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扶在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这会正席间,说不得再卖力些。贾母要行酒令,鸳鸯就拿出了一时手边大家都熟悉得“牙牌”来了。

    此牌又叫“宣和牌,与后来的“牌九”十分相似,只是那颜色和牌型有些出入。相传是宋朝徽宗赵佶宣和年间创设,后来由宋高宗赵构下旨颁行天下。

    “宣和牌”的牌面为红绿两色,共三十二张,上面刻有等同于两粒骰子的点色,最小为一,最大为六。其中一、四点用的是红色,二、三、五、六点用的是绿色。三张牌点色成套就成了“一副”。

    老太太行令,自然是鸳鸯做那令官,只听她说道:“如今我说骨牌副儿……比如我说一副儿,将这三张牌拆开,先说头一张,次说第二张,再说第三张,说完了合成这一副儿的名字。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语,比上一句,都要叶韵……”

    也就是说,鸳鸯行的酒令,每个人的令牌是一副,每一副有三张牌,要根据每张牌说一句话,最后根据这副牌的名字再说一句话,共四句话,才算说全了。

    那每张牌的牌面有上下两个数字,或是根据数字、或是根据牌的名字、或是根据牌面的形象,说的句子还要押韵。

    别人的犹还罢了,说到宝钗的这牌:

    只听鸳鸯道:

    “有了一副。左边是‘长三’。”

    宝钗道:“双双燕子语梁间。”

    所谓“长三”,上下都是三点,绿色,三点是斜的。宝钗说的句子,显然描述的是牌面的形象。

    鸳鸯道:“右边是‘三长’。”

    宝钗道:“水荇牵风翠带长。”

    ——“三长”和“长三”是一样的,这样说只是为了避免重复而已。

    鸳鸯道:“当中‘三六’九点在。”

    宝钗道:“三山半落青天外。”

    ——宝钗中间的这张牌,上面是三点、下面是六点,名字叫作“杂九”,比如那上面四点、下面五点,也叫作“杂九”。

    如果上下都是六点,就是“天牌”,宝钗这句话里,既有数字“三”,也有牌名“天”,这个“半”字用得极妙。

    鸳鸯道:“凑成‘铁锁练孤舟’。”

    宝钗道:“处处风波处处愁。”

    宝钗这副牌的名字,就是“铁锁练孤舟”,不仅有诗,还有画为证。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可以参照牌面的样子,根据诗和画,自行体会。

    一个不识字的丫鬟,都能玩得熟练到飞起,其实这就是那时家常的游戏,像现在的麻将一样普遍。只是现如今大家不玩它了,看不明白,云里雾里,就觉得寓意无穷了。

    那石头记的作者,自然是处处无闲笔。这宝钗的这副牌,自然也是有说法的:

    那“双双燕子语梁间”,自然是说黛玉和她都来投奔贾府。

    那“水荇牵风翠带长”出自杜诗圣的《曲江对雨》,是说水荇挥舞着翠带,牵引着阵阵微风。那上一句却是“林花着雨胭脂湿”,是说那林中的繁花附着雨珠颜色更浓了。

    这时的杜甫才在那左拾遗的任上,正想着有一番作为,于是就有下面的“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的句子,那龙武禁军簇拥龙辇盛大出行,只见那龙辇深藏,芙蓉别殿焚香以待。什么时候圣帝才能下诏重现金钱会的盛况,即便短暂,也可重拾那沉醉于锦瑟丽音的大好时光!

    原来这宝钗见湘云出嫁,自己也不免有了诗圣那“待招思春”之心了。

    轮到黛玉说来,更是犯了忌讳了:

    只听鸳鸯又道:“左边一个天。”

    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

    鸳鸯道:“中间锦屏颜色俏。”

    黛玉道:“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鸳鸯道:“剩了‘二六’八点齐。”

    黛玉道:“双瞻玉座引朝仪。”

    鸳鸯道:“凑成‘篮子’好采花。”

    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药花。”

    说完,也饮了一口。

    这林黛玉的牙牌令的点数,分明左边一张是个上六下六的“天”牌,

    林黛玉对了一个:

    良辰美景奈何天。

    这话自然都知道出自哪里。

    至于鸳鸯那句“中间锦屏颜色俏”,说明牌的点数是上四下六,这样的牌叫“锦屏”。四是红的,六是绿的,排成长方形,就像一架屏风。

    这句“锦屏颜色俏”,则是出自汤显祖的《牡丹亭》,意思是美好的时光、美丽的景色虽然存在,但因为情感不定、心事未息,难以享受到其中的乐趣。

    那黛玉对了句:

    “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这出自《西厢记》的句子,就更直露了心事了。

    那第三张牌上面两点,下面六点,鸳鸯行令说“剩了二六八点齐”,

    黛玉对的是:

    双瞻御座引朝仪。

    上二下六,八点整齐地排成两行,很像是左右官人引百官分两行朝见皇帝。用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诗原句:

    户外昭容紫袖垂,

    双瞻御座引朝仪。

    因为分行,所以说“双瞻” 。

    那杜拾遗整首诗的意思,是说在宫外春光明媚,一个人穿着紫色的袖子,低垂在身旁。俯身向皇帝的龙椅行礼,引导着朝臣遵守礼仪。 香气随着春风飘荡在整个宫殿,花朵绽放的美景将千官们笼罩其中。 白天的钟声稀少,只在高楼上报时,唯有天颜得知。皇帝面庞洋溢着喜悦,近臣自然尽知其中的原因。 每次去东省,皇帝都会在离开宫殿时带着夔龙前往集凤池,让他们一同相伴。

    黛玉的这三张牌凑成一个整体,鸳鸯说的是:

    凑成篮子好采花。

    林黛玉的三张牌分别是六六、四六、二六,四与二加起来也是六,成一副儿,酒令里叫“篮子”,以“二”像篮柄,“四” 像篮筐。“四”点的颜色是红的,就像花儿在篮子里一样,所以说“凑成篮子好采花”,

    于是林黛玉以花对花,说了个:

    “仙杖香挑芍药花。”

    这句“仙杖香挑芍药花”典出《诗·郑风·溱洧》:

    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

    赠之以芍药。

    这意思就更加明了,春风拂面,男女佳人,喜气洋洋,互赠芍药以示悦好,心花开放,花好情长,溢于言表。

    这黛玉的酒令,就应了那木石前盟的诸般烦恼了。那黛玉是要用这前一生,还了宝玉的那浇灌之恩,所以才这般痴情不改,以泪尽而死相酬谢。

    至于那出自《牡丹亭》、《西厢记》的句子,行酒令时,不自觉流露出来,说出“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这样的话来,也是发自真情的一片流露!

    不想这些就被宝钗都记下了。

    那文殊师利刘姥姥和善财童子板儿,当天也自然是高兴的,于是这一园子里的众人,就都和文殊师利、善财结了善缘了。

    说话间,那妙玉的贴心徒弟莲心,就下了山,到了那大观楼下,报了楼下的接应,传了话上去。只说那栊翠庵的妙玉师父,请贾母带了大家,一起去喝茶。

    没想到这一去,就生出了那更大的因缘来了。

    到此,咱这“戏游大观园”的戏游的第一部“欲洁何曾洁”,也就这么结束了。

    要知后事如何,

    且听妙玉师父的下一部:

    “云空未必空”,

    再来分解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