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农门长嫂当家纪事 > 第一百三十四章丰收季

第一百三十四章丰收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时节本就是丰收季,家里院子里种的瓜果都是李奶奶自个儿精心照看的,这趟上来干脆都摘了个遍,装在一个大竹筐里,李老爹连夜拎着几袋子稻谷,花了足价的银子舂米,又亲自去蔡家村报了喜。

    第二日两个老人大包小包的,起大早催着二孙子赶驴车上来了。

    幸亏春归这开铺子本就起得早,李志高将两个老人放下,自去镇郊搬运牛奶,李老爹拍了门才觉着好似来得早了些,可门已经拍了也只好继续拍了几下。

    耿荣很快便开了门,一见两人连忙笑着喊人:“爷爷奶奶来啦!可是来看蔡嫂子!她还没起呢,春姐叫她多睡睡。”

    李老爹都笑得合不拢嘴了:“是该多睡是该多睡,我跟你奶奶来得太早了些。”

    耿荣一手一个将人扶进来,随意一瞧,便瞧见了后头几袋子东西。他赶紧又帮着拎了起来,来回两三趟三人才将东西搬完。

    春归从里间出来,也被这占了好一块地的米面鸡鸭瓜果吓了一跳。

    她笑着迎上去:“我昨儿还说不是今日就是明日,李爷爷跟奶奶肯定会过来!”

    “有了这好事儿我可不得上来吗!丫头,待阿珍醒了,带你奶奶过去瞧瞧!我把这米面归置归置,待会儿下厨给你们做一桌子好吃的!”

    李老爹一手拎着米面一手抓了只鸡就往厨房赶,走了几步又回头道:“老大该醒了吧,这媳妇儿头三月最要紧,手头上那小工做完了可得停一停,陪足三月才行!”

    一番话说得院子里的人哭笑不得,连刚来的柳家旺夫妇俩都听得直羡慕。

    “咱们李爷爷可真是,这几年最高兴的时候了!”

    柳家旺:“可不是!怕是过几日就要发喜糖了!”

    蔡氏前几年从未想过她还能有今日这福分,一早醒来,李奶奶就坐在床头慈祥地看着她,床边已经放了一碗温热的鸡汤面,足足的油水漂了一层,铺了满满的一层鸡肉,下头的面一看就筋道。

    她赶紧起了身,又被李奶奶扶着躺下,笑眯眯道:“你再躺会儿,鸡汤面再凉一些起来吃。”

    蔡氏红着脸:“奶奶可别惯着我,我都怀过小宝了,没这么娇气。”

    “怀了孩子怎的叫娇气了,你就管躺着,奶奶乐意伺候你。”李奶奶给她掖了掖被子:“虽说是夏日,可被子还是不能乱踢,头三月最是要紧,老大自小睡相就差,我估摸着要不分房睡吧!”

    “你爷爷啊在房门在等着呢,昨儿连夜去跟你娘报喜去了,要不了几日,你娘也该上来瞧上一瞧了!”

    蔡氏一听连忙起身:“爷爷在外头?那我可得起了,怎好叫他等着!”

    “哎哟,不急的不急的!”李奶奶慌忙将枕头叠起给她靠着:“你爷爷啊乐意等!”

    “从昨儿听到消息嘴巴就没合拢过,逢人就说,等下还得上点心铺子买点糖分一分呢!”

    蔡氏又是欢喜又是不安,这样的偏疼怕是亲爷爷亲奶奶都做不到的,她却在生了小宝后还能有这一番境遇。

    在李奶奶的要求下她还是先吃完了那碗香喷喷的汤面。

    蔡氏她娘是下午紧赶慢赶地赶过来的,饶是亲娘带的东西也有限,瞧见自家闺女被人这么爱护着,眼角早就湿润了。她擦了擦眼睛,握着春归的手不住地道谢。她怎能清楚这姑娘待自家孩子的好,若没有她,她闺女难有这样的好日子。

    春归搭着她的手也道着喜:“大娘又要做祖母了,到时可别忘了咱们这些孩子啊,这一个两个的都等着吃大娘亲手做的红皮鸡蛋呢!”

    几个孩子听了也配合地讨要,一个比一个机灵讨巧。

    蔡大娘看着心里没有不爱的,疼都疼不过来,连忙将孩子揽过来:“有!都有!大娘还给包个厚厚的红包给咱们志远小宝做零花钱!”

    两家人足足待了一整天,临走李老爹还揪着李志存的耳朵一通告诫,叫他若不把他媳妇儿照顾好就别进家门了,神情认真得旁人看了都要吓一跳。蔡大娘深知夫妻之道,一个护了自家闺女,她这个做丈母娘的就得护着那女婿,她当即便一口一个好女婿,自家闺女有福气!两家人有来有往的,端的一副一家和谐的模样。

    这日后蔡氏便进入了养胎的日常,而小凉山第一趟番薯季正式开启。

    九月中,恰逢科考头一日,小凉山家家户户起了个早,对准家门口或是田间的几块地挥动了铁锹。

    春归前一日雇了大批的人手,第二日留了蔡氏在家,带着几个孩子和耿荣柳仁一道回去,柳仁对出来后头一趟回去颇为重视,拿了月钱买了一套崭新的棉布上下衣,在一早穿了出来,没有一丝褶皱。

    耿荣笑称他是衣锦还乡,他也不作声,只抿着嘴笑。又哪是衣锦还乡能比的,再没有比如今更安稳的日子了。

    马车是前儿就定好的,照例备了些礼,趁着日头还没高高挂起,一家子便上了马车。后头跟着好几辆驴车,人手个个都精壮能干,妥妥地跟在后头。

    今日不比从前,远远地在山路间就听到了村里有说有笑的声儿。几个孩子争先恐后拉开帘子瞧,山间地头或是家门口都站满了人,一家子齐齐出动,一人一把铁锹正往里挖着,边上是一大堆的番薯,个个足有两个拳头大。

    抬头见一队车缓缓地过来,不用人说也知道定是春归了!靠近村口的几户人家忙迎上去,小跑着便到了马车前,赶车的耿荣和柳仁忙停了车子,喜气洋洋地朝人打着招呼。

    “叔儿!婶儿!咱们带的人手可够!这三五辆的驴车可装得下!”

    “哎哟!装得下装得下!装不下咱们家那驴车也一道上去!”

    春归牵着几个小的出来,笑道:“那可说定了,到时就劳烦叔儿的驴车了!”

    那老叔一听跟得了天大的好事儿似的:“说定了说定了!瞧见了吗,车子就在院儿里放着呢!就等你开口了!”

    一行人走过去,春归见后头村里一众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也端坐在院子里,指挥着几个小辈。各家各户面上喜笑颜开,小孩子手里抱着番薯不撒手,大人们便笑边数着。还有的听着春归之前教过的,将一些小个的番薯连藤蔓一道留下,预备着做下一季的种子。

    还别说,这一地确实能长出来不少,能长好就行,拿着银子也不亏心。

    见春归过来,这回连几个长辈都起了身。许久未见的里正他爹精神头依旧足足的,拿着烟斗笑眯眯地瞧着她,村长也拄着拐杖一家一家地看过来,就这么看到了村头,几个老人家满怀欣慰地望着村里这副盛景,再看看眼前的春归,早已有一肚子说不出的感激。

    春归一个个叫过去,再领着孩子,耿荣一道认人。这些长辈因年岁的缘故,大都不爱出来了,经了去年一场大旱,好些身体也不太健朗,今儿却齐齐地出了家门,可见心里有多看重今日这事儿。

    春归已经来得够早了,可村子里今儿起得更早,她走过来的功夫,家家户户早已挖得差不多了,又有许多长辈在,春归也不愿多耽搁,转头就叫阿荣上车拿了一个匣子过来。

    上回那个匣子装的是满满的契约,一张张都是村里的希望,而今儿装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上皆是掩不住的激动。

    今儿这匣子装的自然是银子,一锭一两或是二两三两,打开来满满的一匣,大的小的挤在一起,看得一群乡民又是高兴又是抹眼睛。

    春归忙道:“叔婶们挖完了番薯便到这儿来找阿仁核对名单,若无误,就到阿荣这儿拿银子!”

    顺着春归的手看过去,那头穿着体面的柳仁正拿着一张纸和一支笔,在村口的木桌木椅前坐下,温和地朝众人点着头。

    瞧见柳仁如今跟从前比似换了个模样,一群人又是讶异又是羡慕,想到春归说的话,又忙不迭地过去排了队。

    头一个是个青年,替自家的老爹过来:“阿荣,我家是一亩,你瞧!除了留作下一季的种子,全数都收起来摆地上呢!都快成一座小山了!”

    耿荣远远看去,点了点头,在名单上划下一笔,旁的阿荣立刻给了一两。

    青年拿到手里,眼睛都发了亮光,连忙跑到自家爹娘身旁,一家子你摸一下我碰一下,最后由自家老娘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布袋里。

    后面排着队的看得更是兴奋。

    远在村尾的便由请过来的小工跑到那处去看,核对无误后再放银子。

    一个妇人拿到银子后边用袖口擦掉掉下来的眼泪,一边笑着:“不怕你们笑话,自去年大旱到如今,咱们家还没挣够一两银子呢!”可今儿她们家种了整整三块的番薯地,就是实打实的三两!

    叫她如何不想好好哭一场。

    那头发放银子的耿荣看着一个个淳朴的乡民得了银子,有哭的,有笑的,对春归千恩万谢后,仿佛对往后的日子有了天大的希冀,整个村子已没有任何一丝之前听到阿仁说的大旱时候的死气。他看在眼里,对那日自个儿同春归说的话也产生了一丝悔意。

    那些小怨小恨,在这样的情形下似乎早已不值一提。

    一个一个放完银子已经是正午,家家户户得了银子立刻转头宝贝似的藏进家里,又忙不迭地跑出来跟请来的小工一道装着番薯,身上似有干不完的劲头,有全村人帮忙,很快便装满了五大车。

    装到一半时李老爹见远远不够,早就叫志高将家里的驴车赶过来,之前说要借驴车的那位大叔更是热情地将车子送来,说着要帮春归把满满一车的番薯给送上去!

    春归也不拂了好意,笑着给应下了。

    待到正午过后,一村人在日头的炙烤下也没有困倦之意,硬是要留春归几个吃饭。

    春归笑着看过众人:“婶子们,饭就不必了,家里蔡姐姐可等着我呢,她如今有了身子,咱们家几个小的一日都离不得,说要看着小弟弟小妹妹长大呢!”

    今日本就是过来看看热闹,看过了也急着回去。

    说到蔡氏,妇人们没有一个不羡慕的:“既是这样,咱们也不好留了。”

    春归笑笑:“日后有吃饭的时候,各位婶子可要留着家里的米面,咱们家几个小崽子饭量可都大得很!”

    “那是!婶子们都留着!拿了今日这银子,头一件事就是把家里的米缸给装满了!再去隔壁甜水村割两条梅花肉挂房梁!”

    “哎哟可别说了,我都好几月没吃肉了!今儿大家伙一道去甜水村买下那屠夫半只猪腿解解馋才行!”

    你一说我一说,倒是把去甜水村买肉的事儿给定下了!

    春归看着众人欢欣鼓舞的模样,同几个要好的长辈笑着点了头,便要回去了。

    这几车子的番薯也该好好存放,等郭如意从京都下来再做打算。

    如此,满村的人又真心实意地只把马车送到山路那一头,直到看不见了才转头回来,又急匆匆地回家拿了半吊子钱,结着伴去了甜水村。

    可想而知今儿甜水村的老屠夫家里可比过年还热闹。

    而剩下得了银钱也不舍得吃的妇人则一道说着话,侃天侃地地说了一会儿后顺道一瞧村子另一边紧闭的一户人家,不由得感叹道:

    “都是怀孩子,李兰可比不得阿珍的好福气!她啊,苦日子在后头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