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幸得闻松 > 第187章 房间里的秘密(四)

第187章 房间里的秘密(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邱礼只考虑了三个时辰。

    没人知道他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历程。

    也许干脆,也许纠结。

    但结局是闻松想要的,这就足够。

    三个时辰后,所有留存下来的证据,被一一奉上。

    彻夜读完后,闻松刻意掩藏许久的那股正气凛然又不自觉地发散了出来——

    买卖人口。

    好一个薛广山!

    清晨,闻松就抱着一个木盒堵在了知府衙门口。

    来上值的华立群见了,微微皱眉,内心惊讶他速度之快,但面上却是目不斜视地走进了府衙。

    看见这一幕的林驰走上前去,“看来你也跟他坦白了。”

    闻松的肩头已经接满了露珠,“还没有坦白彻底。”

    “彻底……”

    林驰咀嚼着这两个字,“你其实应该彻底坦白,他还是挺崇拜闻松的。”

    闻松眉毛微挑。

    林驰走进了府衙,让人代为通传,“去把大人喊起来,他的贤愚先生来了。”

    说完,他也走了进去。

    小陈也到了,差点儿误了时辰。

    “先生,您在这儿呢?”

    闻松跟他打了声招呼。

    小陈还想寒暄几句,知府就派人来接闻松入府了。

    小陈觉察出了不同寻常。

    他摸了摸头,“怕不是要出事了吧?”

    知府书房。

    “这是发生了什么?这么急?”

    一来二去,吴志文和贤愚先生也熟了,说起话来,也不打官腔。

    闻松更是直接,匆匆拜见后,便将木盒放在了吴志文眼前的书桌上。

    “这是什么?”吴志文好奇地打开,“总不会又是什么新花样吧?”

    木盒里放着的是一沓信件。

    “这还只是一半。”闻松看着木盒里的东西道。

    吴志文摸不着头脑,但直觉此事不简单,也就没急着拆开信读,而是又问了一遍,“这是什么?”

    “薛远鸿的罪证。”

    吴志文脸色瞬间煞白,“先生,可不敢玩笑。”

    好好一个商人,管官场的事做甚?

    吴志文抹了一把汗。

    “贪污受贿、强占田地、买卖人口,管不管?在您的地界洗钱管不管?您若是不管,我便越级状告了,到时,您怎么样也要落一个监管不力的罪名。”

    闻松对待吴志文的风格和跟邱礼、林驰谈判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他现在的话,直接又刺耳。

    刺激着吴志文的良心,又威胁着他的怂胆。

    吴志文此刻的脸色比方才还要白。

    在听到买卖人口时,他就已经呼吸一滞,有了怒气。

    在听到“监管不力”时,更是又惊又怕又怒。

    闻松的话,正适合对付他这样有良心但胆小的官员。

    只有把“不查、不弹劾”的后果说得比“查、弹劾”更大、更严重,才能真正动摇他内心的决策。

    果不其然,吴志文道:“若这次不能一举拿下,后患无穷。”

    闻松赞同,语气放缓,“所以要看知府大人您的决策了。”

    和劝邱礼时的话异曲同工。

    都是点明重要性后,再将抉择推给对方。

    一步一步引导。

    “搞!”

    犹豫了好几天,没有做决定,就是怕证据不足,被反将一军。

    而今,证据有了,再被贤愚先生这么一推,摇摆不定的心一下子坚定了下来。

    犹豫不会永远持续。

    甚至在开始犹豫的那一刻,心中的秤就已经有了偏向。

    最后的答案,不过是一念之间。

    而这一念来的早与晚,只在是否有外界的因素助推一把。

    闻松在这次事件,三次谈判中,充当的都是助推的角色。

    因为他们本来就举棋不定、疑虑重重,才会容易被说服。

    吴志文当着闻松的面,将信拆开,一封一封细读。

    越读,心越寒,怒火也就越盛。

    “岂有此理!”

    他拍桌而起,“贪污受贿还不够?还要诱拐、强抢小儿?”

    薛远鸿和邱礼的信件往来,大部分都是吩咐他去贿赂某官员,又或者是将东来客栈的营收去某家钱庄兑换的信息。

    只有一封信,是来自邱礼的自述,关于东来客栈所洗之钱的来源:贪污受贿、买卖童男童女。

    买卖少儿能做什么?

    信里没点明,但谁又不清楚呢?

    女童做瘦马,男童做小倌。

    除了这个,还有哪种买卖能让他将达官贵族打点得妥妥贴贴?

    邱礼并没有参加这一环,他还不够格。

    他只是负责洗钱和用钱贿赂,但东来客栈的客人知道这些事。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他是干脏活,但是算有底线。

    也许是他也气愤,也许是他想撇清自己的罪责,所以他在信中着重讲述了他所知道的“买卖”。

    吴志文气得手抖,“猪狗不如!活该天诛地灭!”

    过了一个早上,闻松的怒气已经能控制,他现在心里想的,是怎么让薛远鸿接受制裁,万劫不复。

    “你有什么计划?”

    吴志文发泄后,怒气也得到缓解。

    “此事涉及甚广,光上奏,很可能会被压下。”

    吴志文点头,“那就把事情搞大。”

    关键问题在于,怎么把事情闹大?

    “难道直接公之于众吗?”吴志文自言自语,“太冒险了些。”

    闻松来之前就有了主意,“不能公之于众。昭告天下的话,只会让他们把矛头对准让他们颜面尽失的您。得不偿失。”

    吴志文仿佛受了点拨,“你的意思是,让他们把矛头对着薛远鸿?这样,就不会有人护着他了。”

    闻松点头,“不错。”

    “那……”

    道理是懂了,怎么执行呢?

    “下令抓捕薛远鸿,声势越浩大越好,对外只说有切实证据,但不具体说明是何事。”

    大祁先贤所立之法,足够完善,足够有先见之明。

    因各地不设任何巡察官员,是以,地方官员的上下级其实是依律互相监督的。

    若下级有足够证据证明上级犯法犯罪,《大祁律》赐予其便宜行事之权。

    以下克上,并非不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