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开间饭店:家有红案大宗师 > 第62章 菊花豆腐和高汤

第62章 菊花豆腐和高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齐清河拒绝:“你做都做好了,自己炸呗,顶多我帮你看着火。”

    “行。”齐禹同意,有老爹看着火,最大的难题就解决了,这份酥肉绝对好吃。

    “这肉起码要腌两个小时肉的底味才足,先放着吧,等快开晚饭的时候再炸。先帮我切块豆腐。”

    “好嘞!怎么切?”

    “菊花豆腐知道不?”

    齐禹有些茫然,隐约好像听过但没印象。

    齐清河皱眉:“这么有名你不知道?那文思豆腐知道不?”

    齐禹:???

    卧槽,文思豆腐?

    超级考验刀工,要求将豆腐切刀根根细于头发丝,最极致的甚至十根豆腐丝并一块还能穿过针眼的文思豆腐?

    齐禹说都不会话了,开口就有些结巴:“文……文思豆腐?有客人点,点了这份菜?老爸你要把它交交给我,我切?”

    即使刀工已经到了高级,菜刀耍的如臂使指,他也完全没把握切文思豆腐呐!

    能挑战文思豆腐的刀工绝对得有大师级,甚至更高。

    当然,网上很多up主表演的所谓的文思豆腐他也能切,但那些视频中的豆腐丝虽然貌似足够细了,却也只能糊弄糊弄外行人,远远达不到正儿八经的文思豆腐的标准。

    能成功切成粉丝粗细的up主都少,更遑论比头发丝还细十根叠一块都能穿针——他原先也觉得这种程度的豆腐只是过分夸大的传说,直到他看见自家爷爷做出来过。

    齐清河:“当然不是,文思豆腐我都切不来,是让你用类似的方法去切豆腐,但记住不要切断,底下留一层。”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这样豆腐切好以后放进汤里,一根根豆腐丝就会打开,跟菊花一样。”

    齐禹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懂了:“那要切多细?”

    “你能切多细切多细,最少也要比金丝皇菊的花丝细一半。”

    “哦……可我记得咱家菜谱也没有这道菜啊。”

    “不是客人点的,是我想做,今晚咱们吃这道菜,你多切几块。”齐清河说:“我要打一锅高汤用鸡茸扫成清汤等会用,分不了心,马上营业高峰就来了时间来不及分开弄,豆腐就交给你了。”

    他这一阵被齐禹逼的压力很大,压箱底的各种硬菜功夫菜都想翻出来做一做了。

    “我尽量。”齐禹深吸口气,挑了块大小合适的嫩豆腐,小心翼翼的切起来。

    足足用了将近十分钟,他才料理完这块豆腐,切过的豆腐看起来软趴趴地像化了一样,齐禹心里也没底不知道切成功没有。

    端来一盆水,小心翼翼地用菜刀铲起豆腐慢慢没入水中,指头轻轻一搅,极细的豆腐丝顿时在水中化开,犹如菊花在水里绽放,根根分明水波摇曳,煞是好看。

    齐禹看呆了一瞬,随后振奋的一握拳。

    成了!

    他关掉卤乳鸽的火,让鸽子在卤水里继续泡着,又拿来几块豆腐小心翼翼的切。

    齐清河清汤都吊好了,他才切出足够的菊花豆腐,连盆端给齐清河。

    齐清河瞄了一眼竟然有些嫌弃:“粗细不太均匀啊……你给乳鸽脱骨的刀工哪里去了?”

    齐禹:……

    说出来你肯定不信,我给乳鸽脱骨时的刀工有加成,估计有大师级水准,比您都强。

    “算了,第一次切成这样也不错,勉强能用。”齐清河强压下把盆里几大块豆腐倒掉的冲动,小小声嘀咕几句,劝服了自己,把豆腐捞出来没入清汤里。

    一边操作一边给齐禹解释:“你别以为菊花豆腐和文思豆腐作为刀工菜就只是单纯炫刀工,难度大长得好看的菜海了去了,全国闻名的却并不多,就是因为作为菜最关键的还是要好吃,那些绣花枕头都不够好吃。

    这道菜火候和调味也很关键,就像人,皮囊是豆腐,灵魂在清汤,一定要调到极致鲜美,再以极微火慢慢炖,让味渗进豆腐里,让这道菜色香味俱全,又好看又好吃,才算做成了。”

    齐禹连连点头。

    他有预感,滑嫩软糯的豆腐,加上齐清河费了不少心神吊出来的高汤,慢慢炖出来的成品绝对好吃。

    可能不比高汤打卤面差。

    今晚的晚餐很值得期待啊!

    庞亦津远远地勾着脖子,像只大鹅一样往这边看。

    他嫉妒啊,他也想学这道菜。

    但转念想想,只是单纯的把豆腐下锅而已,看不出什么名堂,关键还是熬高汤的配方和吊清汤的技法。

    这两样他都会,但不精。

    想到这里,他直接开口问:“齐叔,你们家高汤是怎么熬的啊?”

    齐清河也毫无藏私的想法,直说道:“主料是十九斤瘦肉配合八斤老鸡,再加三斤去皮生火腿,四十二斤水。

    然后我会再加三斤冬笋或五斤春笋切成丝,配上半斤松子仁增香解腻,二两糯米二两薏仁给汤加点厚重感,再加松茸、香菇、白玉菇、金针菇、竹荪和鸡枞,这些菌子要根据时令和品质调整分量没个准数,就只能凭经验了。

    嗯,笋丝、松仁、糯米、薏仁和菌子都要分别炒一下才下锅,炒的时候不加水不加油,香味逼出来锅底有了一点点汤汁或者出了油就关火。

    最后一大锅食材慢慢熬,慢火熬成三十斤汤汁,差不多就到位了。”

    庞亦津点点头,配方说得这么细就知道齐清河毫无保留了,当即也投桃报李卖了自家的高汤配方:“主料跟我们家差不多,火腿瘦肉加鸡和笋的比例都是一样的,但我们不用松仁和糯米薏仁,我们用一斤鸡头米仁。

    对了,汤里还加两斤海带丝和半斤鲍鱼,还要用七两鱼翅一斤二两花胶,还要再加点瑶柱,菌子也是根据时令和品质来调整,都要提前泡发,不炒直接下锅。”

    齐清河笑了,盖上汤锅盖转身开始炒客人点的菜,同时说:“高汤的主料基本全国统一,配料就因地制宜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风味也略有不同,你们那讲究极致的鲜带点食材本身的微甜,我们这讲究鲜的同时带上浓郁厚重的香,侧重不一样。”

    庞亦津连连点头,也一边打下手一边就高汤跟齐清河交流起来,讨论怎么根据时令去调整各种配菜,让高汤的味道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准。

    齐禹捞起乳鸽,一边晾起一边安安静静的听,高汤是火候和调味的极致体现,一锅高汤浓缩了一名厨师的毕生厨艺,多听听总是好的。

    听着听着,他忽然想起一件事。

    他得到的上汤焗龙虾菜谱里,包含了上汤的配方和制作方式。

    众所周知,上汤就是高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