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请教学习
一天学习结束,下了晚自习已经是八点了,回到寝室洗漱完也才八点半不到。
时间还早,她决定去看看大姐的情况,也不知道大姐一天能否应付过来。
这年头宿管相当于不存在,到点宿管阿姨就睡觉去了,基本算是个摆设。
何晚秋没有任何阻拦就出来了。
虽说放学有一会了,但镇上还是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同学在路边的摊位买吃的。
就连她麻辣烫的摊位,此时依旧是爆满,算得上是几个摊位生意最好的一个。
“大姐,今天咋样,累不累?”
何静怡听到熟悉的声音,一看是妹妹来了,不过此时正忙,一边收拾着桌子一边打着招呼,“生意还行,忙得过来。”
此时正忙,何晚秋没多问什么,系上围裙帮着忙活了起来。
学生差不多是最后一批客人,待学生散去,两姐妹也着手收摊了。
闲聊中得知,房东两口子今天也过来帮忙了,所以没那么累,不过何静怡有些不安,“晚秋,妈今天白天也来了,转悠半天,感觉赚钱的事,迟早要被她发现。”
何晚秋淡淡一笑:“别担心,就算妈妈知道了也不敢乱来,万一把我们逼急了,她老板娘也做不成,只要我们那及时把钱存着,她也没办法。”
何静怡点了点头,很认可妹妹说的话,没想到自己担心了一天的事,就被妹妹三言两语化解,一点都不像十五岁孩子该有的心智。
何晚秋回到寝室时已经十点多了,一天高强度的学习加上刚才的帮忙,她感觉有些吃不消,躺到床上就呼呼睡着了。
冬天的早上,天都没亮,寝室的住宿生都自觉起来洗漱,准备开始一天的学习。
何晚秋没有赖床的习惯,前世在工厂苦了一辈子,起早床已是家常便饭,不过当她刚走出宿舍时,门口站着的一个人拦住了她的去路。
“嗨,早呀!”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张伟,今天起早床就是为了等何晚秋,他相信只要坚持,何晚秋肯定会有所心动。
何晚秋无语,有等她的功夫,还不如去看看书,巩固一下昨天学习的知识。
她扯扯唇角,看也没看一眼就径直走了。
张伟不以为然,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跟着。
这可把气还没消的郭美美又气了一次。
她看到暗恋的人,跟最讨厌的人一起进教室,那场景,别提有多糟心了。
也顾不上检讨写没写,来到何晚秋跟前又开始阴阳怪气起来。
“哟,就你还看书呢,昨天不过是你运气好,被老师夸了一顿真当自己能行了?”
何晚秋两耳不闻窗外事,早晨是记忆最好的时候,她不想打嘴皮子功夫浪费时间。
“装,继续装,就以你这垫底的成绩,把书吃了也识不了几个字。”
郭美美一顿叽叽喳喳,吵得何晚秋想静心学习也做不到了,抬头望着郭美美,淡淡表示:“那不如我们打个赌,如果这次中考我能考上高中,那又怎么说?”
郭美美满脸不屑,“就你?呵呵,大话谁不会说,中考还有整整一学期,这我可等不了。”
随着她眼珠子一转,一计上来了,“不过,这次月考,你如果没考进前十,我就赢了。”
何晚秋颇有兴致,“那惩罚呢?”
郭美美心里要笑死了:“我赢了,你就认我当大姐。”
“行,那你输了的话,以后就别烦我。”何晚秋停顿了下,“最好绕道走!”
“你……”郭美美见不得何晚秋这副模样,但想到对方必输无疑,耸了耸肩,“行,你说了算。”
全班同学都看热闹。
班花跟学渣撕逼,昨天貌似没看过瘾,今天又撕了起来,而且郭美美在班里的成绩一直名列前三,再加上何晚秋还要摆摊,哪有时间学习,这个赌注不管怎么看,何晚秋必输无疑。
“晚秋,你可别冲动啊!”陈娟急死了,何晚秋的成绩她一清二楚,这一年来家里压力大,老被迫请假,学习一落千丈,别说前十了,前三十都难,这不是平白无故让郭美美羞辱么!
何晚秋淡然一笑,“没事,到时候见真章,准备上课了。”
不管有没有这个赌注,她都会全力以赴。
下午第一节化学课,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她硬是有个公式没想明白。
上辈子理科就是她的软肋,重活一世,几十年都没学习这些知识了,总有些地方拐不过弯来,必须得找人请教一下。
问陈娟?
她也是个理科白痴。
问老师?
化学老师下课就走了,去办公室问也麻烦。
何晚秋在班上看了看,看到了班里学习最好的班长,王朋。
前世上学的时候,她性格内向,有不会的问题很少询问同学,二人基本没有任何交集。
但她知道,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很热心。
她走了过去:“王朋,老师刚才讲的化学公式你计算出来了吗?”
王朋正在整理笔记。
他抬头看了看,发现是差生何晚秋,想也没想就拒绝了,“我还没写,等会吧。”
平时找他的同学一般都是借课本抄作业,他对这种行为十分反感。
何晚秋拿出自己做的笔记,解释道:“不是,我想让你帮我看看,公式的第三步怎么解,我一直算不出来。”
什么,何晚秋都算到第三步了?
要知道他好不容易才算好第一个公式,第二个公式都来不及计算,不信邪的他接过何晚秋的草稿本。
当看到上面列出的整齐的公式,惊呆了!
每一步都算的清清楚楚,十分好理解,他也因此解惑,原来,第二个公式是这样计算的。
他突然感觉好羞耻,竟被一个差生率先算出来了,让一贯成绩优越的他,有些无地自容。
有了何晚秋算出第二步的灵感,身为学霸的王朋很快就琢磨出第三步的大致思路,破天荒将笔记摊开,列出公式。
当何晚秋看到王朋列出的前两个公式,她瞬间醍醐灌顶,原来第三步这么简单。
两个人针对这个题目,开始互相探讨,有来有回,都觉得收获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