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农具
煤山的事情摆在明面上后。
李知月就将所有工人召集起来了。
她环视所有人,笑着说道:“我知道大家这些天一直在焦虑,不知道自己是该继续留在这儿,还是去佃田,那么我现在明确的告诉大家,煤山需要大量的人手,你们愿意的话,可以都留在煤山,待遇和之前一样。”
在场之人,无不大喜。
“县主,我愿意留下!”
“县主,我杨大力就是力气大,不怕苦不怕累!”
“还有我,我愿意一直给县主干活!”
李知月一笑:“煤山上的活细分为了很多,具体你们去找李管事,李管事会根据你们个人性格习惯安排活计,大家排一下队吧。”
众人十分听话的排了几行队。
李胜安排了四五个李家家生子来负责登记。
男人们,都是安排去山上干活,一部分修井道,一部分挖煤。
还有负责将矿坑里的煤块往上运的,有用车子将煤块运下山的,有负责敲煤块的,有负责处理煤块有毒物的,最后再制成煤球或者蜂窝煤,再运进库房。
在这些干活的人中,掺杂着一些明显气质不一样的男子。
这部分人,是程长宴特意从战场上写信召回来的曾经的部下。
他们虽然不是程家军,但,都欠程长宴一条命,这几十个人早就想回来跟着程长宴大干一场了,现在终于得到了机会。
他们混在煤工里,将更深山里的铁矿运下来,推着车经过煤场,走到了最里头的禁地。
负责看守禁地大门的是程家军。
检查令牌之后,才允许人推着铁矿进去。
进去后,只见铁矿石堆成了小山,有几个缺胳膊少腿的老兵正在分拣矿石。
然后分别送往不同的方向。
其中一个房子里,是一个巨大的炉子,下面燃烧着煤炭,温度极高,这是炼钢的第一步。
而最后一步,则在后头最后一个房间里,这里是兵器锻造室。
一块铁矿石,经过好几个步骤后,就成了钢,再由人打造成锋利坚韧的钢材质兵器,拿在手上,威风凛凛。
煤山铁矿的事走上正轨后。
李知月将精力放在了农事上。
这几天前来报名领地的农民还真不少。
虽然第二季的稻子可能颗粒无收,可这不是还有第一季么,不用交租子,那么第一季的粮食除了交税,剩下的全是自己的,大白米换成粟米或者豆子啥的,吃到年底问题应该不大。
那些没地的农民,决定铤而走险一次。
而金平县的一些小地主感受到了浓浓的危机。
衙门放出的地不要租子,而他们却收取高额的租金,万一佃户都跑了咋办?
那岂不是会和陈家一样被摆一道?
原先陈家租子是七成,那些小地主收的是六成,这事儿一出来,他们互相之间一合计,赶紧降到了五成。
总算是稳住了大批的佃户。
三天时间,一万八千亩地,全都分了下去。
李知月不太懂农事,她选了十几个有经验的老农,让他们帮忙育种,然后再将种子分发下去。
在育种的时候,农民们忙着耕地翻田,并灌溉。
站在田埂上,李知月一个头两个大。
虽然她不懂这方面,也知道这些农民使用的农具实在是太落后了一些,那翻地的犁太笨重了,人累,牛也累。
还有,因为基本上没有水利设施,灌溉是自己挑水,可以想象一下,那么大一块地,要挑到至少一指深的水,得耗费多少精力。
这还是稻田刚开始而已,等开始插秧,需要的水更多,到时候更忙。
李知月立即回到营帐,开始画图。
程长宴母亲留下来的小册子上,并没有关于农具的图样,她只能凭着记忆去画。
好在上辈子自己看了足够多的的书籍,闲着时看电视看新闻,多多少少有农村的图景。
现代人耕地的那个犁似乎叫曲辕犁,会更省时省力,且操作灵活。
李知月画了好多张图,这个也像,那个也挺像,具体是什么样,她也摸不准,只得找人先做几个出来,再让老农民试一试,哪个用起来更省力,应该就是哪个了。
正忙活着,墨玉走进来汇报:“县主,上谷县的县令求见。”
“上谷县?”
李知月反应了一下。
记起来,她生产火柴的磷矿石,就是来自于上谷县。
这位县令怎么忽然来了。
她将图纸递给墨玉,让墨玉安排下去,这才起身去会客的前院。
上谷县的县令姓罗,和曹县令一样,都是寒门之士,没有家世,没有人脉,考上进士后,就被分派到这穷乡僻壤来了。
本来,当京城的县主前来就封时,罗县令还准备看曹县令笑话,前有四大家族,后有金平县主,他原以为,曹县令会被夹成肉饼。
却万万没想到,就这么几个月的时间,金平县就大变样了。
金平县主安排人在上谷县挖山上的石头,那些挖石头的人,一天工钱三十文,还包餐。
这可叫上谷县的人都红了眼。
他找那些人一打听,才知道,四大家族居然没了。
还听说,金平县衙门收回了接近两万亩的土地,若是卖出去,这都是好几万两银子了。
他感觉自己被甩远了。
于是迫不及待过来,希望被拉一把。
“下官见过金平县主!”
“是罗县令吧。”李知月一脸和善,“坐吧。”
“金平县主来金平县有几个月了,下官现在才登门拜访,还请县主恕罪。”罗县令在位置上坐下,寒暄了一会后才道,“冒昧一问,上谷县柳树村的那座山,县主是打算开采多少时日?”
李知月思索了一下道:“山上有多少石头,就开采多少时日。”
闻言,罗县令一喜,忙道:“那至少十几二十年了,金平县距离上谷县坐马车都需要快两个时辰,走路得要一天,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确实是有些远了,下官有个想法,若是柳树村那边还要招工,不如从上谷县招人,当地人价格更便宜,一天二十文就行。”
李知月一笑。
原来这位罗县令是给她送人手来了,正愁人不够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