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挫其锋芒! > 第3章 孙吴的未来指向

第3章 孙吴的未来指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被任命为前线司令官的周瑜公瑾进入大厅后,此前的氛围为之一变。

    程普、黄盖、韩当、吕范等在孙家功劳巨大的重臣们也相继进入,一种独特的紧张感笼罩着整个大厅。

    “嗯,我还以为我迟到了呢,看来会议好像比预定时间提前开始了。”听到这句话,很多文官都低下了头。

    除了周瑜,主要的武官们一大早就一直在鄱阳湖进行针对曹操的军事训练。

    他们本应该按时出发参加会议,却发现会议提前开始了,这让他们不禁猜测其中是否有别的意图。

    “公瑾,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因为曹操的这封信到了,所以才先开始了讨论。”

    张昭这样说着,把曹操的信递给了周瑜。

    周瑜接过信看了看,笑了起来。

    “曹操还真是大言不惭。哪有八十万大军。最多二十万,多也不过三十万吧。”周瑜一边说着,一边看向诸葛亮。

    他想听听实际与曹操军战斗过的刘备阵营的意见。

    “正如您所推测的。而且这还是加上荆州兵之后的数字,也就差不多这个程度吧。”

    曹操这次南征,一开始带了三十万大军,但在与刘备的战斗中,兵力减少了一半以下。

    由于刘琮的无条件投降,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荆州兵,但北方和荆州的军队样式有很大不同。

    即使编入曹操军,能在多大程度上成为战斗力还很值得怀疑。

    看起来数字很大,但实际上可能是乌合之众。

    所以诸葛亮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也就这个程度。

    周瑜则强烈指出了这一点。

    “曹操是自寻死路。如果现在马上开战,长江上游就会是我们的。”

    周瑜充满霸气的话让武官们有了反应,发出“哦哦”的欢呼声。

    等欢呼声平息下来,诸葛亮举起羽扇。

    “曹操的失败是必然的。这一点没错,但我觉得还是等曹操军的兵力增加了再打比较好。”

    “为什么这么想?”

    本来应该渴望战斗的刘备军师诸葛亮却反对速战速决,这让周瑜很感兴趣。

    “刚才我的解释不够充分。目前是三十万,但我想很快就会增加到五十万。我得到消息,荀彧正在许都紧急整编军队。”

    “等他们增兵有什么好处呢?”

    “曹操这次南征兵力不足,好像是从邺城也调集了兵力。下次可能会从幽州、并州、司隶等地征兵。从那么远的地方强行征兵过来,肯定比荆州兵还没有战斗力。”

    诸葛亮似乎是想在这场战争中削弱曹操的国力。

    如果在这场战争中把曹操的军队全部打败,曹操领地内的兵力就会显着下降。

    虽然他没有解释到这一步,但周瑜完全理解了他的意图。

    “原来如此。这确实值得考虑。”这时张昭愤然提出异议。

    “等等。还没决定要打仗呢。不要擅自推进话题。”

    “张昭大人,为什么要放弃一场能赢的战争呢?我很难理解。”

    周瑜坚决地说,但张昭也不退让。结果,还是没有得出结论,于是决定先休息一下。

    孙权回到自己的房间,鲁肃带着诸葛亮和简雍跟在后面。

    这是因为气氛缓和下来了,孙权说想在自己的房间听听诸葛亮他们的话,因为他们还没来得及打招呼。

    张昭看着他们,一脸不高兴,但又找不到理由阻止外国使者来打招呼。

    他那严肃的表情上又多了几道皱纹。

    年轻的主公先回到了房间,急切地等待着鲁肃他们。

    在刚才的会议上,诸葛亮驳倒了张昭,简雍在前所未有的暴举面前也很平静。

    这让孙权对他们两人突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好意思,打招呼晚了。我是孙权仲谋。”

    “我们才应该道歉,来晚了。我是诸葛亮孔明,这位是简雍宪和。”

    例行打过招呼后,诸葛亮立刻就孙权在会议上一言不发的态度提出了质疑。“果然,这件事还是引起了你的注意。”

    当然,孙权有自己的想法。

    但他不说话,是因为孙吴的建立过程有其特殊原因。

    开辟并平定扬州这片土地的是他的哥哥孙策,也是因为那些效忠于孙策的人的功劳。

    孙权也做了一些工作,但那时他还年轻,没有立下很大的功劳。

    这一点在孙权刚继位的时候表现得很明显,虽然没有很多人反叛,但留下来的人都说“为了已故的孙策大人”。

    作为仰慕哥哥的孙权,听到这句话很感激,但始终没有听到“为了孙权大人”这样的话。

    但这不是任何人的错,只是因为孙权还没有值得夸耀的功绩。

    就在不久前,他终于打败了宿敌黄祖,但运气不好,没能得到江夏之地。

    这件事在孙权的心中留下了阴影,所以在国家大事上,他让那些在平定扬州中有功劳的人发言。

    如果是世代相传的领主就好了,但对于历史短暂的国家来说,这是个问题。

    “我也没想到这一点。很抱歉。”

    “不,是我没用。”主仆两人互相安慰的时候,诸葛亮和简雍对视了一眼。

    他们看出彼此想说的话是一样的,于是简雍让诸葛亮先说。

    “那么,你是要把哥哥托付给你的这片土地的未来交给别人决定吗?”

    “简雍大人。”

    “不,没关系。”

    鲁肃觉得简雍的话有点过分,想责备他,但孙权阻止了他。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切中要害的问题。

    “当然,最后做决定的是我的责任。”

    “……但是,这个责任是……”简雍欲言又止。

    孙权所说的责任听起来只是管理组织的责任。

    那么,谁来承担保护百姓安宁的责任呢?这时诸葛亮代替简雍,和孙权交谈。

    “别的国家的事情,从外面很难了解。但是,如果在了解的基础上提出建议,我觉得孙权大人最好立刻脱下头盔和铠甲,向曹操投降。”

    “我可以问问理由吗?”

    刚才还说能打败曹操的诸葛亮突然改变了态度,孙权追问理由。

    “很简单。因为没有胜算了。”

    “为什么没有胜算了?”

    “孙权大人似乎没有用自己的力量保护百姓安宁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很难维持独立与和平。”

    作为君主,如果不表现出强烈的意志,强大的兵力也没有意义。

    好不容易拥有的水军也会变成无用之物。

    “我该怎么办?”

    “我还不知道孙权大人的真心想法。请先明确地说出来。”

    确实,连重臣鲁肃都不知道孙权的想法。

    本来应该以主公的意向为基础进行讨论,但在刚才的大厅里,这一点完全被忽略了。

    三个人静静地等待着孙权的话。

    “我想和曹操战斗,保卫扬州。”

    听到这句话,鲁肃松了一口气,诸葛亮和简雍点了点头。

    “那么,诸葛亮大人。能不能告诉我曹操军的弱点呢?”

    “好的,我知道了。”

    诸葛亮挥动着羽扇,边比划边向孙权解释。

    内容和刚才在大厅里说的一样:

    一是从远方强行征兵而来;

    二是与当地荆州兵的配合困难。

    接着,他又补充了以下几点:

    三是北方兵擅长骑马但不擅长水军;

    四是荆州的百姓并非真心臣服,会给曹操带来隐患;

    五是这次远征比预想的时间长,士兵们开始有思乡之情;

    六是马超、韩遂在西凉,是曹操的后顾之忧;

    七是冬天没有马草,在水乡地区步行会不适应风土,容易引发疫病。

    以上就是曹操这次会失败的原因,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获胜的理由,但下次再说吧,诸葛亮微笑着卖了个关子。

    诸葛亮的解释让孙权深感佩服,也让他充满了自信。

    “如果我的解释让你不放心,可以再问问周瑜大人。我想他应该会说和我一样的话。”

    “我知道了,我会考虑的。”

    既然方针已定,鲁肃就催促赶紧重新开会,但诸葛亮先阻止了他。

    然后,简雍走到孙权面前。

    “刚才你一直说自己没有功劳,但现在有一个获得空前大功的机会就在眼前。你不会错过吧?”

    “刘备大人会这么想吗?”

    “是的,他已经迫不及待,垂涎欲滴了。”

    孙权觉得能这样称赞主公还真是少见,但这也证明了刘备和他的臣子们关系很亲近。

    相比之下,孙权总觉得自己还没有完全融入哥哥传给他的臣子们之中。

    他希望借此机会改变这种状况。

    在简雍的鼓励下,孙权的决心变得更加坚定。

    诸葛亮看到孙权这样,就催促鲁肃重新开会。

    于是,孙权带头,四个人朝着那些身经百战的辩论家们等待的大厅走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