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挫其锋芒! > 第1章 西凉铁骑闯长安

第1章 西凉铁骑闯长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貂蝉离开了长安。

    曾与貂蝉约定再会的王允,遗憾的是,再也没能与貂蝉相见。

    诸侯的援军还未赶到,在迎击态势尚未形成之际,就遭受了从讨伐朱儁归来的李傕、郭汜军队的猛烈袭击。

    吕布及其部下虽奋力抵抗,但长安还是陷落了。

    王允被杀,幸存的吕布带着为数不多的部下,投奔袁术,前往荆州南阳郡。

    从魔王手中解放出来的献帝,再次落入魔王部下之手。

    长安的新统治者是董卓军的残党李傕、郭汜,还有樊稠和张济四人。

    他们分别被封为车骑将军、后将军、右将军和镇东将军,以合议制治理长安。

    然而,实际上在背后操纵这四人的是被视为李儒接班人的新参谋贾诩。

    贾诩以董卓和李儒的失败为鉴,引导四人尽可能施行善政,强调与过去董卓政权的不同。

    关爱百姓,敬重献帝。

    这样做是为了让诸侯失去讨伐他们的大义名分。

    这一政策奏效了,这个政权暂时得以维持天下。

    也许是因为董卓的行为过于极端,所以一点善行就显得格外突出。

    但这也是贾诩的计谋之一。

    事半功倍。

    应王允请求准备行动的诸侯们,暂时转为观望局势。

    在这种情况下,也有已经派遣军队的人。

    那就是西凉太守马腾。

    因为马腾的领地离长安最近,所以他最早收到王允的请求。

    在行军途中,马腾得知长安陷落。

    马腾军知道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商议今后的行动。

    “董卓的后事应该由我们凉州人来处理。父亲,我们继续进军吧。”

    意气风发地主张进军的是十七岁的儿子马超。

    这是他的初次上阵。

    此外,其他人也大致同意马超的意见。

    因为跟随董卓的大多是同乡之人。

    这样下去,凉州人都会被视为魔王的爪牙。

    他们想尽快消除世人的这种偏见。

    由于没有太大的反对意见,于是决定继续向长安进军。

    不过,只有部下庞德提出了谨慎的看法。

    “我也赞成进军,但敌人的态势已经完备。我觉得与其单独行动,不如寻求其他势力的协助。”

    “这个方案不错,但是找谁呢?”

    对于马腾的问题,庞德回答说:“韩遂大人如何?”

    韩遂,字文约。

    他与马腾是义兄弟关系,以前韩遂曾与羌族一起发动叛乱,被董卓讨伐过。

    他对董卓军怀有怨恨,所以如果请求他援助,很有胜算能得到援军。

    “好,那就给文约派人送信。”

    收到韩遂同意援助的消息后,马腾军重新开始进军。

    首先,他们把目标定为长安以北的池阳县。

    因为池阳县是谷物的储藏库,他们想先夺取敌人的粮草。

    贾诩察觉到他们的行动后,立即建议派出迎击部队。

    李傕派遣了侄子李利,此外,通过商议,郭汜、樊稠也决定出兵。

    马腾军这边,企图东山再起的韩遂也加入了,两军向池阳县以南的长平观进军。

    郭汜和樊稠首先命令王方和李蒙担任先锋。

    他们两人在之前的战斗中起初跟随吕布,但看到形势不利后,立刻向李傕通风报信。

    然后,他们打开长安城门,把李傕、郭汜的军队引入城内。

    这成为吕布败走的关键。

    他们因那时的功劳获得了校尉的职位,现在又想在这场战斗中立功,获得仅次于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的权力。

    另一方面,马腾军的先锋由马超自荐担任,他顺利地得到了这个重任。

    这其中既有对儿子的疼爱,也是因为马腾认可他的实力。

    马超一上战场,就立刻找到了敌军的将领。

    对方是王方。

    “我是西凉锦马超。来吧,一决胜负。”

    王方轻视马超,觉得他只是个年龄不到自己一半的孩子,轻易地靠近他。

    “小子,我放过你,让你父亲出来。”

    “你傻吗?不要轻易进入我的攻击范围。”

    “呃……”

    王方因轻敌被马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瞬间斩杀。

    马腾军中响起对未来领袖的欢呼声。

    看到这一幕的韩遂也眯起了眼睛。

    “寿成啊,你有个好儿子。”

    韩遂在之前的叛乱中失去了儿子,目前没有继承人。

    他感慨地想,如果儿子还活着,也许会成长为像马超这样的年轻人。

    这时,韩遂看到有敌将从马超背后逼近。

    那是另一位被任命为先锋的将领李蒙。

    李蒙认为马超刚刚斩杀王方,肯定会有所松懈,于是小心翼翼地靠近。

    然后,他舔了舔嘴唇,心想“全是破绽啊,小子”。

    但是,

    “我不是说了不要轻易进入我的攻击范围吗?”

    马超仿佛背后长了眼睛一样,察觉到了动静,转身一挥枪。

    枪尖切开了李蒙的脖子。

    鲜血飞溅,马超又补上致命一击。

    韩遂也不得不承认:

    “……不,他如此英勇的表现,确实让人佩服……”

    他坦率地认可了马超的实力,并给予赞扬。

    “西凉锦马超,名不虚传。”

    由于马超的活跃,初期战斗以马腾、韩遂联军的大胜告终。

    贾诩听到战报后,建议放弃池阳县,不要进行无谓的战斗,全力防守。

    面对李傕的疑问“为什么?”,贾诩回答说:“敌人已经落入我的圈套。”

    由于郭汜、樊稠的军队不再抵抗,马腾他们轻易地占领了池阳县。

    然而,马腾和韩遂到达池阳县后却惊呆了。

    听说装满谷物的仓库里什么都没有。

    附近的田地也已经收割完毕,没有任何可以新获得的粮草。

    这一切都是贾诩的计谋,他散布了池阳县有粮草的假消息,并提前安排收割了田地。

    原本指望这里粮草的马腾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敌人专注于防守,准备打持久战。

    即使有马超的勇猛,要打破这种局面也不容易。

    在自己的粮草耗尽之前到达长安的计划无法实现了。

    “很遗憾,看来只能撤退了。”

    “也只能这样了。”

    马腾和韩遂意见一致,决定撤回西凉。

    这时,韩遂主动承担了断后的任务。

    一开始,马腾觉得不能让作为援军的韩遂承担这个任务,不同意。

    但是,他又担心在这场失败的战斗中,前途无量的马超会有什么意外,韩遂也坚持要断后。

    韩遂非常看重马超,也许是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死去儿子的影子。

    最终,马腾不好意思地接受了韩遂的请求,让他断后,然后撤退了。

    马腾安全地撤回了西凉。

    然而,韩遂却遭到了樊稠军队的猛烈追击,忙于应对攻击。

    他逐渐陷入了绝境。

    这时,韩遂抱着一线希望给樊稠写了一封信。

    实际上韩遂和樊稠是同乡,以前有过交情。

    韩遂想借助樊稠的恩情,在信中客观地讲述了董卓的行为以及凉州人因此受到的不良影响,强调这次不是因为私怨而争斗。

    确实,即使是樊稠,也对董卓的行为感到每天战战兢兢,这是事实。

    他也能理解现在凉州人的处境。

    最终,樊稠被情感打动,放松了追击。

    结果,韩遂安全地回到了西凉。

    然而,放过韩遂的樊稠却没有好下场。

    因为李傕的侄子李利看到了这一切,并向李傕告状。

    樊稠因放过敌人的行为被其他三人指责有二心,最终被处死。

    李傕赞扬侄子李利很好地监视了樊稠,但这其实是贾诩的主意。

    战前贾诩就指示李利好好监视樊稠。

    在长安,虽然实行四人合议制,但贾诩觉得人数太多了。

    控制的人多了,贾诩的负担也会很大。

    必须让某人退场。

    于是他选中了樊稠。

    他预料到韩遂会成为援军,结果马腾军会撤退,而且在这个时候樊稠很有可能放过韩遂。

    这样就有了处死樊稠的绝佳理由。

    一切都如贾诩所料,他想:

    “要是能再减少一个人就好了……”

    这次虽然成功了,但这并不容易。

    而且现在是更要注意外部而不是内部的时候。

    必须警惕像马腾这样以长安为目标的诸侯出现。

    一个用新手段掌控长安的男人出现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