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挖了华夏科研院的墙角
剪彩仪式结束后,张辰将u盘交给了楚江科技公司的副总经理兼首席工程师楚天河。
因楚江科技公司乃是楚江投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点,所以张辰亲自担任楚江科技公司的总经理。毕竟,无论在任何年代,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将会引领时代的潮流。
纵观世界历史长河,几次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现状,虽引发了一些战乱掠夺,但归根结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正是了解科技的重要性,张辰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楚江科技的建设中,每一位聘用的工程师、科研家,几乎全经过了他的考量,又让楚江市公安局协助调查。
并不是他不信任,只是确保楚江科技公司的纯洁性,避免有心向某些国家的潜伏者埋伏到楚江科技,将高新技术泄露出去。
尤其是他新兑换出来的3纳米光刻机技术,这乃是世界最顶尖的科研项目,不仅攻克了光刻机领域的技术壁垒,又实现了新的突破。
可以说,3纳米光刻机技术是全世界都在攻坚的技术难题,想要在三纳米芯片刻下成千上万个元件,可不是能轻易做到的东西。
说一下这位楚江科技公司的首席工程师楚天河,他本是楚江人,但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北大学物理系,因其与生俱来的天赋,又有后天的刻苦努力,让他在清北大学本硕连读,上学期间又协助导师攻破了一些技术难题。
到了硕士期间,他便独立研发一些科研项目,并且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后来,连续发表多篇科研论文,被世界顶级科研论文发表,更是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的提名。
但因某些众所周知的问题,他最终无缘诺贝尔物理奖,那年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是一位来自米国的物理学家。
楚天河虽然已是中年,但他钻研学术,攻破各种技术难题,为华夏物理学与科研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更是成为了华夏科研院副院长,获得了国家科技院士的称号。
能说服这样一位顶级科学家加入楚江科技公司,其中多亏了徐德元的努力,张辰与徐德元找到楚天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o⊙)…准确来说,张辰将储存部分3纳米光刻机技术的u盘交给楚天河时,后者便彻底心动了,没怎么动嘴,楚天河便答应加入了楚江科技公司。
不仅是楚天河,还有他的整个科研团队,全部加入到楚江科技公司,这让华夏科研院院长找老人抱怨。
可老人心里支持张辰,不管那位科研院院长怎么说,他都没有松口。最终,老人许诺多批准一部分科研经费,才勉强稳住了华夏科研院院长。
等这批高端科学家加入楚江科技,张辰又拨了一千亿的科研经费,让他们突破技术壁垒。实际上,因张辰交给楚天河的u盘中有完整的研究资料,并不需要怎么攻克,一切犹如水到渠成。
但想要研发3纳米光刻机同样不容易,他们要充分研读资料,摸透其中的原理,吃准其中的技术难点,真正将它转变为脑海中的知识。
就这样,又过了两个月。
临近十月一假期,张辰又让唐洁给员工提前发放了十月的工资,又给予每人一万元的假日补贴,让员工可肆无忌惮地出去游玩。
至于担心回来以后没有钱?把所有钱全用在游玩上?导致假期结束,身无分文?
不。
那根本不存在。
张辰早就想好了对策。
假期期间,张辰带慕倾雪又回了石岗村。
如今的石岗村已不是当初偏僻的小山村,道路已经修建好,水泥路面铺设的村内小路,甚至去山里的路都用水泥打好,不再是坑坑洼洼。
而在石岗村投资建设的几家工厂,如今大体建设完毕,只等内部装修完毕,相应的生产设备入场,便可投入生产。
如今,整个石岗村都将张辰视为恩人,如果不是他,石岗村恐怕还是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小山村。
因几个工厂的建设,要大量的劳动力,不仅是石岗村的青壮年回来打工,就连周围几个山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全回来了。
毕竟,能在家附近赚钱,谁还想抛家舍业外出打工呢?
当张辰再次回来时,路上碰到不少人与他打招呼,张辰没有任何架子,与每个人闲聊天。
这时,村长张友光听说张辰回来,他急忙从工地过来。
“张辰,你回来了?”
“村长大伯,您这是?”
张辰瞧见张友光一身灰尘,心里不禁疑惑地说道。
“嗨,那不是去工地转了一圈么?顺便帮忙干了一些活儿。”
“咱石岗村有今日这般繁荣,我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这多亏了你啊,要不然,咱石岗村还是穷破的村庄。”
张友光一脸激动的说道,他的眼眶有些红润。一位真心想为村民办实事的村长,结果却四处碰壁,好不容易等到了村里人有出息,回来投资建设家乡,这让他怎么能不卖力呢?
甚至连家里的活儿都搁置了,张友光几乎每天都在工地,免费帮忙干活,不要一分钱的工资。
用他的话说,人家张辰都投了上亿回馈家乡,他这位村长干点儿活还能要钱?他与那些青壮年不同,那些年轻人都有家有口,上有老下有小,家里还指望着他们赚钱养家呢。至于张友光,则是没那么大的压力,两个儿子都能赚钱,不要他再帮忙了。
“村长大伯,您这太客气了,这不是我应该做的么?我从小在石岗村长大,这里是我的家,我赚了钱回馈家乡,这有啥值得炫耀的?”
“再说,能看到石岗村繁荣,我心里也挺高兴。以后,我还要将石岗村打造成全国示范乡村,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石岗村背靠的大山,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再鼓励老百姓搞农家乐,为村民增收。”
张辰低声道,这是他脑海中的想法,已经写好了投资项目计划书。
“那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