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中毒,逼迫
听姜清若一说,谢瑜自是记得很清楚,那墨家弓箭,他大哥都没有让他碰过就送人了,原来是送给了姜清若,也是在情理之中。
说实话,谢瑜觉得眼热。
便跟着坐下,极是热情:
“那弓箭呢?”
姜清若一顿,蹙眉思索半天:
“还在姜禾那。”
当时姜禾喜欢,就拿回去玩耍,后来她一身的事,便一直耽搁。
忘记了若不是现在为此苦恼,也不会想起
谢瑜:“”
“那公主叫盈穗郡主托人把弓箭送来?”
谢瑜也是有点期待,这已经开火了几次,都是不上不下的,让人梗的难受,总要想办法突破。
雁门关是重地,不收复,就永不安宁。
“粮草怎么样?”
姜清若又关心起别的来,这军中要关心的事情太多,样样都跟不上。
闻言,谢瑜就对皇帝恨不得咬牙:
“朝中说国库空虚,态度很不积极。”
他怎么还听说,皇帝要建什么宫殿前线都吃急成了什么样不知道吗?
姜清若自然也有所耳闻。
毕竟若是按照姜祈成的想法,这个时候她应该已经身在北凉,然后大燕与北凉相安无事。
他自是可以高枕无忧。
只可惜,如今并没成,弓弦在姜清若手中又一次绷紧,她也不会再受他的掌控。
随后姜清若提笔,往京中去信几封。
看着信,谢蔺就深表赞同。
当今陛下的做法实在为人不齿,他自是要支持姜清若的,他们才是一家人。
就是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她。
不过知她安全就好。
但是又看着那洋洋洒洒的几页信纸,他还是抓头发,不留在边疆不行吗?
明明徐玉瑾和谢瑜都在那里,没有她也一样的。
他在京城,能保障粮草的供应,仗自然是能打的。
谢蔺正苦恼,绿荷却是惊慌的闯进来,口中喊着:
“世子,世子,小主子她又吐了。”
公主不在,她们自然要小心的照看着小主子,等着公主回来。
只是这几日小主子总是不对劲,大夫也查不出病因。
绿荷心中伤心又难过,眼睛都熬红了。
谢蔺连忙放下手中的信纸,什么也顾不上就起身,心中也是一片忧心。
这几日来,女儿总是不舒服,刚开始一吃就吐,现在好好的无端也开始吐。
谢蔺声音急促:
“不是好了吗?怎么又吐了?请太医。”
谢灵之前还是个圆圆的脸,如今瘦的下巴都明显出来了。
谢蔺抱过女儿,放在怀中小心安抚。
如今谢灵已有八个月余,天气渐渐暖和,穿的棉衣也渐渐去除,前几日甚至都能挥着小胳膊小腿的,在榻上开始笨拙的爬来爬去。
只是病了之后,整个人蔫蔫的,毫无精神气。
谢蔺看着就开始心疼。
姜清若他护不住,现在就连身边的女儿他都养不好。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受苦,谢蔺自是深深自责。
张明达又扎了几针。
“如何?”
谢蔺看着那针扎在谢灵身上,就恨不得以身代之。
“排查一下她的吃穿用物,极有可能是毒。”
张明达也不敢肯定,但是这已经好几日,若是病的话,是很好查的,除非是毒,没有病因。
谢蔺自然忙不迭的就派人:
“去查。”
看着不精神的婴孩,张明达又何曾不心疼,但就是一筹莫展。
谢夫人看着小孙女那惨兮兮的模样,瞬间就心疼起来,回头就开始数落儿子:
“你忙你的公务,你要是养不好,就抱给我养。”
也就只有她才心疼这个孩子。
亲娘在外面不肯回来。
亲爹也是个不靠谱的。
她的暖暖怎么就这么可怜
因为女儿本就心烦意乱的,再看着添乱的母亲,谢蔺一点也不温和:
“母亲先回去吧!儿子能看好孩子。”
谢夫人看着小孙女,直接指着他的鼻子:
“这就是你说的看好了?等公主回来,你看看她会不会怪你。”
哪有娘不疼孩子的。
知道儿子倔种一个,谢夫人挥袖离开,吩咐下人,有什么情况就立马报给她。
熬了一宿,谢夫人又这样说,谢蔺难受的揉眼,干涩酸胀。
姜清若面色寒冰的翻来覆去的看着手中的信,心里一颤一颤的,李鹤一写给她的信,她不敢不相信。
他居然给她的女儿下毒
徐玉瑾和谢瑜坐在对面,那信他二人也已经看过,脸色一点也不比姜清若好到哪里去。
李鹤一居然这么的迫不及待,甚至要对一个小婴孩下手。
真是残忍,一点人性也没有。
谢瑜愤恨:
“我们直接打过去,打得他满地找牙,叫他把解药交出来。”
他是一点也忍不了。
居然给他的小侄女下药,他的小侄女才多大,不过半岁。
徐玉瑾不置可否。
打肯定是要打的,都被蹬鼻子上来脸了,只是目前的状况不明。
还有,不知道那小孩子如何,她的孩子能不能撑住他们打过去。
现在最难受,最难以抉择的应该就是姜清若。
徐玉瑾沉目:
“公主意下如何?”
若是打过去,他必定拼尽全力,冲锋陷阵。
姜清若眉间免不了的苦色和恨意:
“再等等,我已经去信问谢蔺了,看看到底情况如何?”
总不能真的被李鹤一就这样轻易的捏住。
只是万一是真的,她还真不知道要怎么做
一切等回信便是。
谢灵依旧时不时的吐上一回,人渐渐消瘦,谢蔺都不敢合眼。
看着姜清若的回信,开头便是询问谢灵身体如何?
谢蔺的眼圈又红又酸,他当真是连女儿都照看不好。
往下却是越看越心冷,越看越恨不得撕了李鹤一,他他居然真的敢下毒,给他的女儿下毒。
姜清若从未这么迫切的等待过一封信,时时刻刻关注着。
直到看到信,她确信她的心放不下。
李鹤一居然真的给她的女儿下毒。
看着人立马就红了眼眶,徐玉瑾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情况应该是不容乐观的:
“公主,可否让臣观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