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祖父是真的不明白吗?
引路太监似乎是认识段长暮的,二话没说就点头表示同意:“苏二公子客气了,有段公子亲自引您出宫,奴才就先退下了。”
苏平河跟着段长暮慢慢往宫外走,方才坐轿子不觉得,此刻方觉皇宫到底是皇宫,既气派又庄严,连飞檐走壁上的琉璃瓦都泛着寻常人不忍直视的金光。
“怎么一句话也不问?”段长暮见她一路沉默,没忍住开口挑起了话头。
“问什么?”苏平河还在兀自欣赏大齐皇宫的恢弘霸气,段长暮骤然开口,倒把她给问住了。
“突然被圣上传召,不害怕?”
“还好吧,我又没做什么亏心事。”
苏平河心里想,严格意义上来说,她还救了圣上的皇孙呢,哪有人会对救命恩人赶尽杀绝?
“你早料到圣上会传你入宫问话?”段长暮见她这副神态,料到她定是早就想通了自己的处境,才会这般镇定自若。
苏平河轻轻应了一声:“就算圣上不传召我,我也会自请面圣的。”
这倒是出乎段长暮意料之外了:“以你的性子,难道不会觉得自己暴露了那孩子的存在,难免对不起他的娘亲?”
“那孩子存不存在,早就不是我一个人的秘密了……”苏平河转头望向段长暮,语气平淡地开口道,“纸是包不住火的,我能力有限,根本不可能护住那孩子,迟早要将此事托付给真正能保护他的人。”
“你倒是看得通透。”
“何况……我也不是什么圣人,”苏平河望向皇城外远方的天,“我既然救了这孩子,利用他来救我大哥的命,也算不上不仁不义。”
段长暮闻言却皱了皱眉:“但愿你大哥值得你费尽心思去救。”
“我是苏家人,不是值不值得的问题。”苏平河忽然很想为苏家讨一个说法,“段长暮,你说过,我们是朋友。可若是将来,苏家与你为敌,你会看在我的面子上,放他们一条生路吗?”
段长暮的额间狠狠一跳。
无论是那孩子的事也好,或者是苏家的立场也罢,他总觉得苏平河知道的远比他以为的还要多。
“为什么这么问?你知道什么?”段长暮逼视着她难得严肃的那双桃花眼。
苏平河却状似不经意地笑了笑:“我能知道什么?只是忽然想到你从前问我,万一苏家与你为敌,我会不会背叛你的问题罢了。”
段长暮动了动嘴唇,良久才说:“你少掺合苏家的事,我跟你之间,不需要扯上苏家的任何人。”
可是我也姓苏啊。
就算如今我与他们也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难道将来就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全部死在你手下?
真到那一日,你我之间又该如何相处?
我若是弃他们于不顾,天下人会如何看我?我自己,又能否真正做到毫不在意?
苏平河欲言又止地望着段长暮,到底还是一个字都没有问出口。
经历这件事,她才终于意识到,其实她跟苏家早就无法分割开来了。
从前她总想着只要自己讨好段长暮就可以,现在才知道,这根本就远远不够。
至少在世人眼中,在圣上心里,她和整个苏家,都是无法分裂的一个整体。
段长暮将苏平河送至苏府没多久,宫里的赏赐就下来了。
阖府上下都在淮园前厅跪着接旨,苏淮胥一直狐疑地盯着苏平河,总算忍到传旨公公离去,才迫不及待问道:“我方才刚回府就听你二叔说,宫里传你去面圣,圣上究竟问你什么了?怎的还赐下了这么多东西?”
苏平河看着前厅众人期待又好奇的神情,神秘一笑:“此话平河只愿与祖父一人说。”
苏淮胥连连颔首:“不错,此事也不好过于声张,你随祖父去书房吧。”
苏平河跟着苏淮胥往书房走,路过刘氏时,忽然友善地笑了笑:“母亲还不快些回去准备?大哥就要回来了,热汤和火盆可不能忘了。”
刘氏恍然大悟,喜不自胜地问:“此话当真?圣上当真赦免平江了?”
“圣上金口玉言答应的我,自然不会有假。”
刘氏慌忙地朝苏平河报以感激不尽的笑意:“这回多亏二郎了。”
“都是一家人,母亲何必说两家话?”苏平河挑眉瞥了刘氏一眼,“将来,我和姨娘,还要靠母亲多多照拂呢。”
刘氏闻言,心里闪过一丝不悦,面上还是堆着笑意道:“那是自然。”
这个苏平河,逮着机会就想拿捏她,真是可恶至极!
苏淮胥见苏平河进了书房,示意她将门关紧。
“平河,你快将圣上与你说的话,一字一句都说给祖父听。”
苏平河点点头,开始复述自己和李崇安的对话。
“圣上说,只要苏家将来有一人如孙儿这般,那他就一定会放了大哥。
“孙儿虽然不懂圣上是什么意思,但孙儿还是赌咒发誓地表了忠心。
“圣上似乎对此极其满意,很快便下令大理寺放人了。”
苏平河语气甚是轻松,仿佛只是一个一无所知的转述人,但苏淮胥却隐隐觉得她明白个中厉害。
“平河,你如何会想到去将那孩子偷梁换柱地救出来?”
苏平河弯起眼睛笑了笑:“祖父是真的不明白吗?”
见苏淮胥的眼神里满是探究,苏平河又继续开口道:“孙儿以为,早在二叔命大哥去跟圣上对着干的时候,祖父就已经料到今日这番光景了!”
苏淮胥心里轰隆一声,眉头紧锁:“此事……的确是祖父和你二叔没思虑周全。”
“祖父,请恕孙儿斗胆问一句。”苏平河既然特地避开众人,就想要借此机会跟苏淮胥好好聊聊,“您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阁老了,究竟还有什么不满?非要去挑战皇权?”
苏淮胥没料到苏平河一开口就是这么大逆不道的问题,一时气得哑口无言,却又不敢拿苏平河过分责骂。
——谁能想到这个素日里平平无奇的次孙,竟会无端卷进这件事,还骤然得了圣上的青眼?
若说他只是宅心仁厚,不忍那孩子命丧黄泉,那又为何偏偏避开苏平江?
显然他早就看清如今的形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