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 > 第166章 藏身之处

第166章 藏身之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谢吴王慷慨相助。”金德曼躬身行礼,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

    李恪微微一笑,摆手示意她不必多礼。“金女王言重了,这物资装备自然不是白送。”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玩味,仿佛能洞察人心,“但本王只有一个要求,望女王能在新罗境内迅速装备精锐,对高句丽形成有效威胁。”

    金德曼闻言,心中虽有不满,却也明白这是交易的一部分。她强忍下翻白眼的冲动,语气坚定地说:“吴王放心,新罗与高句丽之间的仇恨由来已久,我们虽无大唐将士那般坚固的盔甲和犀利的刀剑,但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新罗将士的勇气绝不逊色。”

    李恪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一个巾帼不让须眉!”他大笑道,随即宣布追加一万副盔甲作为援助,“本王相信,新罗在女王的带领下,定能再创辉煌。”

    然而,朝堂之上并非一片和谐。崔知温,这位平日里以节俭着称的大臣,此刻却站了出来,大声反对李恪的决定。“臣以为,如此大手大脚地浪费国库资源,实乃不妥!”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显得格外刺耳。

    杜如晦见状,冷哼一声,厉声喝道:“崔大人,两国邦交大事,岂是你这等小小五品官员所能置喙?”他的目光如炬,让崔知温不禁打了个寒颤,满朝文武也为之侧目。

    退朝后,崔知温忿忿不平地跟在长孙无忌身后,低声抱怨道:“世叔,杜如晦如今已是明目张胆地偏袒吴王了。”长孙无忌停下脚步,转头看向他,眼神深邃。“崔大人,你可知我为何没有反对?”他缓缓说道,“因为这是为了国事。四万副盔甲、五万石粮草,对我们来说虽非小数,但若能借此机会让新罗牵制高句丽,减轻我军压力,又何尝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长孙无忌的话让崔知温恍然大悟。他点点头,心中的怨气也消散了大半。

    另一边,李恪带着金德曼走向后宫。皇后和杨妃听闻金德曼的到来,特意召见,实则也是想为李恪把把关。路上,李恪突然停下脚步,目光深邃地看着金德曼。“在我需要的时候,我希望新罗能全力支持我,对高句丽发起进攻。”他的语气虽轻,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

    金德曼微微一愣,随即点头应允。“我可以答应你,但请吴王记住,我们新罗虽小,却也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让李恪不禁刮目相看。

    两人之间的默契似乎在这一刻悄然建立。而远在辽东的高句丽,却正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渊盖苏文在得知李承乾领兵渡过鸭绿江的消息后,非但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大笑起来。“唐人太过骄纵,他们这是在自寻死路!”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疯狂和决绝。

    然而,当他得知韦室不愿与唐军为敌时,眉头不禁微微一皱。但很快,他便恢复了冷静。“没有韦室,我们照样能击败唐军。”他自信满满地说着,随即开始部署一系列的战术安排。

    他命令杨万春的部下在北部山区节节抵抗唐军,利用堡垒和地形优势削弱其战力。同时,他还秘密派人潜入唐军内部,寻找机会除掉杨万春这个叛徒。在他的精心策划下,高句丽的防线逐渐稳固下来。

    而此时的李承乾却陷入了困境之中。他擅自领兵越过鸭绿江的决定不仅没有得到朝廷的支持,反而让他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面对高句丽的顽强抵抗和恶劣的天气条件,唐军的士气逐渐低落。

    李世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大发雷霆。他深知李承乾的鲁莽行为可能给大唐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他立即派遣使者前往辽东传达命令:务必稳住阵脚等待援军到来!

    然而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就在大唐和高句丽双方僵持不下之际一个意外的消息打破了僵局——金德曼亲自率领新罗精锐部队出现在了辽东战场上!

    她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不已。但更让人震惊的是她所带来的战斗力。新罗将士们在金德曼的带领下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势不可挡他们迅速突破了高句丽的防线直逼其都城之下!

    这一战不仅让新罗的威名远扬也让大唐看到了金德曼的智勇双全和李恪的深谋远虑。他们之间的合作无疑为未来的战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高句丽则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重创。他们失去了大片领土和精锐部队更失去了与大唐抗衡的信心和勇气。从此之后高句丽逐渐衰落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那深秋的宫廷之中,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滴下水来。长孙无忌与皇帝李世民,两位智者的眼中都闪烁着对长孙无忌劝言效果的期待。他们深知,太子李承乾,那个承载着大唐未来的年轻人,或许能听进这位老臣的谆谆教诲。历史的尘埃中,这样的桥段屡见不鲜,于是,他们决定再次加码,以更加严厉的申饬命令,勒令先锋部队不得逾越鸭绿水的界限,却未曾料到,这份信任与期望,竟成了日后变故的伏笔。

    “陛下,现在不是沉溺于愤怒之时。”房玄龄的声音如同秋风中的一缕清醒,他迅速梳理着当前的局势,提出了三条策略:“首要之务,是立即派遣使者,勒令先锋部队停止前进;其次,我们需在安市与丹东之间,选择一处增兵,以巩固防线,确保水军随时能够支援,为先锋部队铺设一条安全的退路;最后,考虑到辽东战局的复杂,我们必须从中原调集更多兵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然而,李承乾的突然深入高句丽腹地,却让我们的布局变得岌岌可危。”

    李世民闻言,眉头紧锁,他深知房玄龄所言非虚。于是,他点头应允,并亲自下令安市城增兵一万,同时严令将领不得擅自出击,务必以保全战略要点为重。然而,就在他准备进一步部署时,一封来自前线的急报如同惊雷般炸响——李承乾不仅未遵令止步,反而一路势如破竹,斩杀敌军将领,杀敌无数,其势不可挡。

    李世民怒不可遏,他猛然拍案而起,喝令立即传信太子,令其即刻停止南下,返回安市。然而,就在他的命令即将发出之际,一封来自长安的信函悄然抵达,带来了新罗愿与大唐结盟的喜讯。李世民的心情瞬间转晴,他欣然应允了新罗公主金德曼与吴王李恪的婚事,并封李恪为辽东半岛之主,以示嘉奖。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让李世民冲昏头脑。他深知,眼下的局势依旧严峻,高句丽的抵抗远未结束。于是,他转而向房玄龄询问起辽东前线的最新战况。房玄龄深知皇帝的心思,他不敢有丝毫隐瞒,将杨万春部因消息泄露而陷入困境的情况一一道来。

    李世民闻言,沉默片刻后,突然问道:“李恪那边有何动静?”房玄龄一愣,随即答道:“殿下自从得知先锋渡河的消息后,便显得尤为果决。他亲自坐镇中枢,指挥若定,不仅稳定了朝局,还提出了多项针对高句丽的战略措施。”

    李世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深知李恪的才能与野心,也明白自己这位儿子在辽东的作为,或将彻底改变大唐与高句丽之间的力量对比。于是,他决定给予李恪更大的支持,让他放手一搏。

    然而,长孙无忌却对此深感忧虑。他深知李恪的强势与决断,也担心这样的行事风格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他试探性地问道:“陛下,是否应该提醒殿下,勿要操之过急?”李世民闻言,淡淡一笑,道:“无忌啊,你我都清楚,这场战争,我们已经等得太久了。是时候,让年轻人去闯一闯了。”

    就这样,在李世民的默许下,李恪在辽东的攻势愈发猛烈。他不仅亲自指挥大军,对高句丽展开了全面进攻,还巧妙地利用辽东的地形与气候,制定了一系列精妙的战术。在他的带领下,大唐军队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直逼高句丽的腹地。

    然而,就在胜利的曙光即将照耀大唐之时,一个隐藏已久的危机却悄然浮现。渊盖苏文,这位高句丽的智谋之士,一直在暗中策划着一场惊天大计。他利用自己在辽东的深厚根基与复杂的人脉网络,暗中集结了一支由各路叛军与亡命之徒组成的精锐部队,准备在关键时刻给予大唐致命一击。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李恪展现出了惊人的冷静与果敢。他迅速调整战略部署,一方面加强了对前线的防御与支援;另一方面则秘密派遣了一支由精锐斥候组成的特遣队,深入敌后探查渊盖苏文的动向。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侦查与战斗,特遣队终于在一处隐蔽的山谷中发现了渊盖苏文的藏身之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