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汉爆浆史 > 第112章 匈奴北迁 刘彻寻亲

第112章 匈奴北迁 刘彻寻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苏建全军覆没独身逃回来,所有士兵和军官都看到了,卫青不得不给大家一个交待,召开临时会议讨论。

    说杀者大有人在,因为这是大汉法律的明文规定,其中一个随军参谋,叫周霸的,更是大拍其马屁,“大将军仁慈,自领兵以来,从没杀过任何一个将领。苏建抛弃了军队自己逃回来,大罪,大将军可斩之以扬威。”

    扬威,多么有诱惑力的字眼。面对女色能顶住的男人大有人在,有威而能压住不扬的,不太多。

    好在为苏建说情开脱的也不少,卫青军中执掌军法的的军正,卫青的长史,都认为苏建杀不得,一则苏建兵力确实太弱,拼死力战,独身一人回来向大将军报道,情有可原,精神可嘉,不该杀;二则杀了苏建,给后来者立了一个坏榜样,再有前线战败的将军,大概都不敢回来了,所以苏建杀不得。

    一边是法律,一边是人情。苏建还是自己的老部下。

    卫青低头思考了好久。

    “皇帝让我做大将军,我还担心没威?周霸,你刚才讲的很不像话!苏建有罪,我也有权杀,杀了他你们看到了,皇帝也看到了。还是报给皇帝吧,让他自己决定,免得落一个专权的话柄。”

    卫青的一众幕僚明白了一个道理:大将军为什么走得远,因为他想得深。

    做大将军也不容易。

    刘彻这次只表彰了霍去病和随军参战的上谷郡太守郝贤。霍去病封冠军侯,他的斩敌和俘虏人数居全军第一,功冠全军,是为冠军侯。郝贤封是亚军,斩敌1300,封终利侯。

    刘彻把苏建交给廷尉署,判了一个普通的死刑,就是可以用钱买命的那种,李广当年也摊上过。苏建当然花钱赎命了。

    霍去病对这个侯不怎么放在心上,他在皇帝身边长大,什么场面没见过。

    李广情绪很低落,他这次只负责殿后,一个敌人没遇到,更不要提立功封侯了。

    我已经五十六岁了!霍去病才十八岁!

    卫青第一次被冷落了,他忽然体会到李广的感受。

    长安城的风向有些变了,因为横空出世一个十八岁的冠军侯,不少有心人看中了这支潜力股,准备买进。

    伊稚斜把赵信当成救世主,竟然给了他一个次王的封号,还把自己的一个妹妹嫁给他。伊稚斜想让赵信从战略层面上指导一下匈奴人怎么应对汉帝国的军事打击。

    大单于还是现实一点吧,赵信对伊稚斜说,你要承认,汉朝的实力强于匈奴,我们退一步,以退为进。

    伊稚斜脸上闪过一丝难色,退这个字是他最不想听到的,当初他把自己侄儿赶跑抢得单于位,为的就是实现他的雄心壮志。退?他没有想过。伊稚斜本以为赵信会教他怎么打。

    但是伊稚斜不得不承认,赵信说的是实话。汉军兵力充足,装备先进,士气高昂,又不乏优秀的指挥官,匈奴近几年确实比较被动,而且看不到转机,只要汉朝不改变国策,匈奴就要一直和汉朝耗下去,而匈奴是耗不起的。

    怎么退一步?这一步有多远?

    赵信说,向北退过大漠。

    大漠就是今天常被提到的戈壁滩,蒙古国南部和中国内蒙古北部的沙漠群。

    赵信的意思是利用沙漠这道天然屏障做为缓冲区,匈奴主力转移到沙漠以北,汉军如果进攻,则必须越过沙漠。任何曾经无坚不摧的军队,大沙漠里走一遭,也会变成一支疲惫之师,战斗力大打折扣,到时匈奴攻其弊,胜算比如今大很多。

    伊稚斜想了好久,在他看来这等同于向汉朝举白旗。

    想不开也要开,形势比人强,退吧。

    匈奴进行了战略大转移,沙漠以南基本空了。

    刘彻忽然发现找不到敌人了,西边是右贤王,被卫青打跑了;右贤王以西倒是还有匈奴人,可惜远得很;北边是单于本部和左贤王,北撤了,更远,中间还隔着一片大沙漠。

    那好吧,我也暂停一下,休战。不是不打了,是研究下一步怎么打。

    正好国内出了点事儿,刘彻需要分神处理。

    我们前文提到过,刘彻的母亲王娡是二婚,入宫之前嫁过一个姓金的人家,还生了一个女儿。当然这事儿大家一般是不提的,虽然谁都知道。所以刘彻不知道民间还有一个亲大姐。

    刘彻即位后不久,从小就跟在刘彻屁股后头的韩嫣(韩王信的曾孙,男的)把这事儿告诉他了。刘彻很兴奋,你怎么不早说。马上让人查,查到这个姐姐叫金俗,早就嫁人了,现家住长安边上的长陵县(长陵是刘邦的墓地所在)。

    刘彻搞了非常大排场,一路示警开道,直向长陵而去。到了后把金俗家院子围住了,下边的人就进去找人。院儿里没人。人呢?房顶上,树上,墙角里。原来是吓的。最后从床底下把金俗请出来了。

    刘彻过去抱住姐姐痛哭,大姐啊大姐,我的亲大姐,你躲什么啊,我是你弟弟啊。

    金俗早吓得不会说话了。

    回去后领着她和王娡见面,平阳公主、南宫公主、林虑公主三个妹妹也来了,一家人抱头哭。这是王娡和刘彻为数不多的真情流露。

    刘彻给大姐一个封号,修成君。大姐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转眼就是十几年,大姐的女儿长大了,刘彻做主把这位外甥女儿嫁给了淮南王刘安的太子刘迁。

    未料想,仅仅三个月后,外甥女儿又回来了,向刘彻哭诉,说她结婚三个月,刘迁竟然没有和她有任何夫妻生活,即使在一个屋里也不同睡。

    刘彻很纳闷儿,没听说这刘迁有什么身体缺陷啊,要有的话早传得全中国都知道了,何况就算有缺陷,一起睡总不是问题吧,这要委屈到什么程度外甥女儿才跑回来。

    这个淮南王又在搞什么鬼?!

    刘彻很不喜欢,甚至讨厌淮南王刘安。刘安事儿多,早年老太太在,他经常以长辈的身份上书教训刘彻,你不能打仗啊,要与民休息啊等等之类。刘安每次来长安朝拜都跟中央政府高官送礼拉关系。

    后来老太太死,刘安不敢再有微词,但又听说他养了一大批门客,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不知道低调一点。尤其令刘彻厌恶的,按规定,刘安不受诏是不能来长安的,但是他让自己的女儿刘陵在长安常住。

    刘陵凭着过人的姿色和才气,在长安和众多高官纠缠不清,甚至连刘彻的近臣庄助都和她有一腿。刘彻见之心烦不已。

    后来刘彻送给刘安一只拐杖,给上年纪的诸侯送拐杖算是一个传统,表示尊重,意思是年龄大了,以后就不用车马劳顿来长安朝拜了。估计就是刘彻嫌他烦,不想见他了。

    外甥女儿的事儿还没过去几天,淮南国又出动静了。

    刘安座下一个郎中,雷被,来长安上书:我有冤要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