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汉爆浆史 > 第35章 迁都长安 罪指韩信

第35章 迁都长安 罪指韩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田横死得可谓悲壮,不过说实话有点没意义。因不想居人之下而自杀,可悲可敬可叹,但是不可学。

    也不是所有刘邦想要的人,都像田横这么惨烈,比如季布。

    季布依靠自己千金一诺的良好声誉,曲折认识了夏侯婴,又通过夏侯婴的关系,刘邦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季布一个官职。

    季布是项羽麾下将领,曾经领兵围困刘邦。刘邦高额悬赏缉拿季布,有敢窝藏者灭三族,看来刘邦确实恨死季布了。

    战争结束后,季布隐姓埋名,后来被卖到朱家家中做奴隶,这位朱家是鲁地一位特立独行的人物。鲁地的人都是以读书人自居,这也免不了,孔夫子影响太大了。不过朱家偏偏以侠士自居,属于江湖人物,异类。

    朱家找到夏侯婴,说季布这样的人才,如果他跑到匈奴或者南越去,岂不是资敌?他帮项羽打仗,那是他的职责,何必一定要杀掉。皇帝刚刚得天下,杀了季布恐怕影响不大好吧?

    夏侯婴觉得有道理,转告给刘邦,刘邦马上赦免季布。刘邦知道自己会犯错误,也知道很多方面不如别人,也不忌讳别人说,这也造就了刘邦有一个开放的心态。

    太史公评价刘邦“意豁如也,常有大度”,就是豁达、大度,这几个字不是说来好听的。也正是这种开放的心态,让刘邦可以接受几乎任何人的意见,只要他觉得有道理。

    有个叫娄敬的齐国人,一个普通老百姓,按规定到陇西去服兵役戍边,经过洛阳时,娄敬告诉姓虞的领军军官,说他想见皇帝,有事要说。也难得这位虞将军没有把这事当成一个笑话,真的就安排了。

    虞将军给了娄敬一身新衣服让他穿着去见皇帝,娄敬拒绝了,说我穿着什么衣服来的,就穿什么衣服见皇帝,没必要换。虞将军没有强求,刘邦也接见了娄敬,请他吃饭。

    娄敬向刘邦提出一个非常大的建议,迁都。刘邦被吓了一跳,刚建国迁什么都。

    娄敬问刘邦,定都洛阳是不是因为周朝的关系,刘邦说是,娄敬接着说,天下刚刚安定,很难讲会起什么乱子,而洛阳地处平原,无险可依。

    所以应该迁都到关中,关中土地肥沃,而且四围都是山,还有黄河天险,真有什么不稳定因素,也足以抗衡。

    刘邦觉得很有道理,征求群臣的意见。群臣肯定是一片反对之声了,他们提出的理由也很大义凛然,说东周定都洛阳,延续了几百年;秦国定都关中,才十几年就灭了,还是留在洛阳吧……这个说法有点扯淡,实际上因为关中离他们的老家太远了,谁都不想去。

    刘邦有点迟疑。迁都这种国家级的大事,有个人是绝对可供咨询的,张良。

    张良的回答很简单,“娄敬说得对。”

    于是刘邦马上决定,迁都关中,不要再提什么意见。

    张良说对,就绝对没错。

    关中盆地因为秦国一百多年的开发,已经非常发达了,咸阳更是当年天下第一城。不过刘邦不可能选咸阳做首都,因为咸阳被项羽一把火烧了,他选择的地方是长安,就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长安的意思是长治久安,此后的历史证明,这个名字没有起错,刘邦也没有选错地方。西安市人应该感谢娄敬,但据说如今的西安市内,没有任何纪念娄敬的建筑物,连座雕塑都没有,可惜。

    促成迁都这件大事的两个人,娄敬,被刘邦赐姓刘,改名刘敬,封了一个郎中的官职;张良来关中后,却向刘邦提出了辞呈。

    张良很清楚,战争时期,刘邦离不开他,刘邦需要他的运筹帷幄,如今战争结束了,很多事情也不需要他来决定了。

    张良是很开通的人,身体也一直不好,他这个时候退出,也不能说是什么明哲保身,也许他就是想安静一下。

    刘邦没有强求张良,批准了。不过张良的政治生涯并未就此结束,后面还会登场。

    新迁了都城,新的首都应该让国家有一个新气象,然而汉帝国并不安宁。首先制造不安定因素的,是异姓王侯们。

    北方的燕王臧荼第一个造反,刘邦自己带兵去镇压了。

    不知道刘邦为什么有这种兴致,也许因为臧荼的实力太弱,刘邦正好借他过一把指挥官的瘾;也许刘邦要亲手杀掉臧荼这只鸡,给其余的诸侯们看看。

    不过这场战事进行的倒很顺利,两个月时间,叛乱平定,燕王臧荼被俘虏,继而又被杀。

    刘邦没有把燕国领土收归中央政府,而是把卢绾,这位和他同村同年同月同日生,关系最好的老兄弟,封为燕王,继续帮他看守帝国的东北边疆。

    第二位造反的叫利几。利几曾经是项羽的部将,投降刘邦封了一个侯,现在他又害怕了,不知道哪来的胆子,一个小小的侯国也敢造反,结果就是立即被扑杀,又是刘邦御驾亲征。

    接连两个异姓诸侯造反,让刘邦非常担心,他最放心不下自然还是韩信,楚王韩信。

    韩信到楚国赴任后,还是保持着军队的老习惯,到哪里视察都是军队开道,浩浩荡荡,排场很大。

    韩信找到当年的几个故人,那位韩信曾经在他家蹭饭,后来被他老婆赶走的亭长,韩信也感谢了他,给了他一笔小钱,然后告诉他,“你啊,小人,做好人不做到底。”

    相对比的,那位曾经给他饭吃、又骂他没出息的洗衣服大娘,韩信给了她一大笔钱作为回报。

    那位韩信曾经钻过裤裆的猛男,韩信没有杀掉他,还给了一个官职。想来这位壮士在韩信的朝堂上心跳不知道到了多少,此后也肯定对韩信忠心耿耿了。

    无论如何,韩信着实风光了一把,这也是他当年的梦想。但是不幸的是,韩信还没有完全尽兴,就有人上告刘邦,说韩信造反。

    这个几乎可以肯定是诬告,或者更有可能就是刘邦一手导演的,但是既然有人投诉了,就要调查一下。刘邦召集众位将军征求意见,这些人的反应可想而知,“发兵,活埋韩信!”也许是韩信曾经的表现太耀眼了,让他们感到脸上无光。

    刘邦却是什么话也没说,因为这不是他的想法,或者他知道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刘邦想听听不同的意见,张良辞职了,还有一个可以问,陈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