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分开作业
这段时间,他真是闲得慌。
建加油站,必定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这让他更加兴奋。
终于,有活干了。
随即,朱桂把加油站的图纸递给了张渊明。
接下来,他需要确定在哪些位置建加油站。
相互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
太近,有些浪费资源。
如果太远,就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张叔,这图纸您先拿回去看看。”
“等我确定好加油站的距离后,我再来找您。”
朱桂对张渊明说。 听完这话,张渊明激动地连连点头。
对于朱桂给他的设计图,他每次都兴趣浓厚。
之前的图纸,他都完好无损地保存着。
空闲时,他总是细细端详这些设计图。
他还常琢磨,朱桂怎能构思出这般奇妙的建筑?
回到家,张渊明又把自己锁在了房间里。
加油站的设计图,他总有些理解不了的地方。
为啥要在地下放那么大的铁桶呢?
突然间,他恍然大悟。
对哦,
这建的是加油站。
地下的铁桶,是为了存汽油啊。
他顿时觉得,朱桂的智慧真是空前绝后。
此外,朱桂还要造些用来运输的铁罐车。
光靠汽车运,实在太麻烦。
不光如此,还会白白浪费很多资源。
光这一件事,就要花上半年时间。
毕竟,造铁罐车不是易事。
虽说原理和普通汽车差不多,
但讲究的细节,远非汽车能比。
还要面面俱到,确保其稳固性。
万一出事,可不是撞车那么简单。
里面装的全是汽油,可能还会爆炸。
一旦那样,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这么算下来,得建几十座加油站。”
“先在关键位置建,现在没那么多资源建那么多站。”
朱桂静静地说着。
他在地图上标出了需要建加油站的地点。
第二天,他就去找张渊明。
“张叔,建加油站的地方我都标记好了。”
“照着地图造就行。”
“对了,图纸您看懂了吗?”
朱桂问道。
张渊明听了,轻轻点了下头。
这几天研究下来,
他已经把所有细节都吃透了。
只要有足够的建造材料,随时可以动手。
朱桂听了张渊明的回答,满意地点点头。
接着,把地图交给了张渊明。
这几天,张渊明也没闲着。
他通知了所有工人,让大家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
工人们听到这消息,都挺激动。
他们心里明白,这是皇室的工程。
给的报酬,比一般工程高好几倍。
这让大伙儿干劲儿十足,都想早点完工。
这一年多,代王府造了成千上万的砖。
工厂里的工人,可以说是一刻不停。
望着那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砖,朱桂也很满意。
“快把所有人召集起来,我有事宣布。”
朱桂到工厂,对负责人说。
负责人一听,立马行动起来。
半小时后,所有工人都站到了朱桂面前。
然后,朱桂告诉大家接下来要建加油站的事。
这意味着他们要造更多的砖。
还要求大家,不能有一丝松懈。
同时,要加快速度。
虽然已造了不少砖,
但对于几十个加油站来说,还是不够用。
工人们听了,纷纷点头。
“放心吧,太子殿下,这事包在我们身上。”
“我会让工人们加快速度的。”
“他们在这干了不少时间,流程都熟记于心。”
“只要太子殿下需要,他们随时都能提速。”
负责人拍着胸脯,坚定地说。
“好,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干活的同时,也要注意工人休息。”
“虽然急,但也不能累垮了工人们。”
朱桂说道。
随即,让负责人去安排。
第二天,工人们干劲十足。
都想为大明国的发展出一份力。
都想让自己的名字刻在皇宫外的石碑上。
这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每个刻在石碑上的名字,都得到了丰厚的奖赏。
而且,也为家人带来了很多便利。
成了英雄之家。
很快,所有事情都被提上了日程。
一个月后,砖头被运到了指定地点。
张渊明,早已等候多时。
材料备齐后,马上开始施工。
一开始,得挖出足够大的地基。
要放的铁桶,体积都不小。
面对这样的大工程,工人们信心满满。
五座加油站同时开建。
其中包括都城和代王府。
还有三个地方,是大明最重要的交通要冲。
国家大部分铁路和道路,都要经过这三个地方。
朱元璋也来到工地,监督工人们干活。
他很清楚,
等加油站建好后,大明的繁荣又要上一个台阶。
那时,全国各地的联系会更紧密。
朱桂这边,全心全意安排油罐车的制造。
整个车间,普通车辆的生产已经完全暂停。
所有工人,都一心一意在造油罐车。
这活儿至关重要。
没有油罐车,建加油站等于白搭。
就算加油站建起来了,也只能闲置。
几十项工程,热火朝天地推进着。
这天清晨,朱桂被一阵敲门声吵醒。
敲门的是韩信,一脸按捺不住的兴奋。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好消息!”
“第一辆油罐车造出来了,正等着您去检查呢。”
朱桂一听这话,猛地从床上坐起。
才过去一个月,第一辆油罐车就造出来了。
然后,他飞快地打开门。
收拾停当,随着韩信往车间走去。
两人的心情难以言表。
很快,朱桂见到了第一辆油罐车。
他顿时觉得异常亲切,仿佛是现代之物。 油罐车的每个细节,都是根据系统提供的图纸打造出来的。
而这些图纸上描绘的油罐车设计,
全都是现代风格。
经过一系列测试,各方面性能都非常符合要求。
“很好,很好。”
“大家都辛苦了,但现在正是考验大家韧性的时刻。”
“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希望大家再接再厉。”
朱桂对着旁边的工人们说。
听到这话,工人们的脸上都绽放出笑容。
虽然这一个月很辛苦,但总算是有所成就。
接下来,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大的工程。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油罐车的生产线将得到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