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 第19章 钱多任性,您们乐意就好

第19章 钱多任性,您们乐意就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善长摊上了胡惟庸那档子事儿,麻烦找上门来了。

    一家子老老少少,七十几口子,全给请进了大牢里头。

    这事儿一传开,朝廷上下都炸了锅!

    李善长那可是皇上亲封的头号大功臣,手里头还捏着免死金牌呢!

    现在皇上翻脸不认人,李家的小猫小狗都没落下!

    大臣们私下嘀咕,心里头直犯嘀咕,皇上这唱的是哪一出?

    外头风声鹤唳,宫墙里面,

    朱元璋正舒坦地躺在龙床上,心情好得不得了。

    “皇上,大同那边有动静。”

    门口,一个锦衣卫进来汇报道。

    “桂儿那里的?拿来瞧瞧。”

    朱元璋脸色一变,随即兴致勃勃地接过信件。

    匆匆扫了一眼,

    朱元璋脸上的笑慢慢僵住了,满是困惑。

    信上说,

    朱桂在大同招兵买马修铁路,可他自己好像也不知道在搞啥名堂。

    朱元璋回想朱桂以前的零星话语,

    心里头忽然冒出了个大胆的想法。

    “莫不是桂儿真在捣鼓啥新鲜玩意儿?”

    那种能让大明南北几天就来回跑的神奇东西?

    这一下,朱元璋彻底懵了!

    他左思右想,就是想不通在地上摆铁棍能有啥门道。

    难道朱桂没把这次考验当回事?

    据朱元璋得到的消息,其他藩王为了这次考试,个个忙得团团转。

    藩王们不是在调人,就是在赶车,还有清理道路的。

    单说朱桂这家伙!

    他可好,关于运货的事,一点不准备!

    就知道招人,花钱跟流水似的,成天埋头搞他的铁路。

    一天又一天,没完没了。

    大家都蒙在鼓里,猜不透朱桂到底在搞啥鬼!

    “算了,桂儿爱咋整就随他吧。”

    朱元璋享受着朱桂捣鼓出的蒸汽机带来的暖意,不由笑了,也不再追究。

    说起来朱桂那些新奇玩意,

    比如蒸汽机,还有农业温室之类的。

    光这些,就够朱桂吃喝不愁一辈子了。

    朱元璋暗想,就算这次考验朱桂输了,也不是啥大事。

    所以对朱桂那些莫名其妙的举动,他也没太放在心上。

    “皇上!”

    “京城里有人私下卖琉璃,赚了好几百万两银子,跑了!”

    这时,一个锦衣卫进来,毕恭毕敬地报告。

    锦衣卫就像是皇上的千里眼顺风耳,让他能洞察那些隐秘的角落。

    作为大明朝的心脏,这里也是眼线最多的地方。

    所以锦衣卫一发现这私下交易,就赶紧来告诉朱元璋。

    “啥?”

    “就那些琉璃,竟然从我大明国库捞走几百万?查出是谁干的没?”

    朱元璋眉头紧皱,盯着锦衣卫问。

    那锦衣卫神色一紧。

    他是因为数额巨大,才直接向朱元璋汇报。

    至于是谁干的,还在其他锦衣卫调查中,他不清楚。

    “看你这样子,还没查出来。那我猜猜,能用琉璃赚大钱的,肯定是西域的商人!”

    “也只有那些精明的西域商人才想得出,用这些好看不实用的东西换银子!”

    说到这儿,朱元璋的脸色更难看了:

    “你带人往西边追,肯定能追上,记住,银子一定要追回来!”

    “是。”

    锦衣卫领命,正要转身出门去办这事。

    朱元璋望着他的背影,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这么安排,那几百万两银子应该能追回来!

    紧接着,朱元璋脸上布满了不快。

    一是对那些在京城里买琉璃的贵族官员不满,二是对那神秘的西域商人感到恼火。

    朱元璋心里已经暗暗发誓,要是抓到那个狡猾的西域商人,一定严惩!

    让别的商人不敢再拿琉璃这类东西到京城招摇撞骗!

    这时,一个小太监从门外进来。

    他对朱元璋和锦衣卫的对话一无所知,只是对着朱元璋行礼道:

    “皇上,代王殿下在京城里卖琉璃,赚了几百万两银子。”

    这话一出,

    朱元璋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

    而那位被派去追捕“西域商人”的锦衣卫,也猛地停下了脚步。

    “皇上,微臣还需不需要去追查那西域商人?”

    锦衣卫回头看向朱元璋,问道。

    哎呀,这下省事了。

    朱元璋尴尬地笑了笑。

    朱桂这小子,真有两下子!

    连他老子都能糊弄!

    “退下吧。”

    朱元璋没好气地对手下摆摆手,认真说道:“这事到此为止,别再提了。”

    既然是自家人惹的事,又不是什么大逆不道,朱元璋也不想多管。

    不过,朱元璋心里纳闷。

    他已经给了朱桂三十万两宝钞了。

    结果,朱桂还要卖琉璃赚钱?

    他是多缺钱?

    朱元璋想不通!

    想不通就不想了。

    他微微眯起眼,享受着冬日里难得的阳光,暂时让自己放松下来。

    ……

    冬去春来。

    冰雪慢慢融化。

    有些人,却永远留在了寒冷的冬天。

    李善长一案,牵连了一万五千多人,全部处决,连河都被血染红了。

    但是,日子还得过。

    新的一天到来,没被风波卷进去的人长舒一口气,感谢上天让他们还活着。

    ……

    代王府的院子里。

    老槐树下的长椅上。

    朱桂坐着,手里摆弄着一件现代工艺品的瑕疵品,眼神里闪着趣味。

    “这玩意儿估计也能卖几个子儿。”

    朱桂琢磨着,把那块玻璃递给身边的王府仆人。

    他们会把这些玻璃带到京城去卖。

    这段时间,朱桂从系统商店低价买入现代玻璃制品,再通过中间人高价卖给京城的权贵。

    足足赚了一百二十万两银子!

    当朱桂第一次算清这笔账时,自己也愣了好一阵。

    他实在想不通,那些现代工艺的次品,怎么就能卖出上百万两的天价?

    不过,按中间人的话说,尽管这些东西在朱桂眼里不值一提,

    但在京城那些权贵眼里,却是难得的珍宝!是可以传给子孙的宝贝!

    对此,朱桂无话可说。

    好吧,有钱任性,您们高兴就好。

    当然,朱桂没因为权贵的喜好就大量抛售这种“稀世珍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