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成短命皇帝后 > 第84章 意外

第84章 意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梁太后显然不满意叶敛的回答。

    “怎么不着急,陛下即将加冠,膝下无子,平常的人家也该有一子半女了。”梁太后皱眉道。

    梁太后不由得看向一旁的钟离熙,“皇后是什么意思?”

    钟离熙“含情脉脉”地看了圣上一眼,羞涩道,“臣妾都听陛下的。”

    梁太后心中更加凝重,问题竟真出现再圣上这。

    圣上莫不是不愿意皇后生下皇子?

    后宫和朝堂息息相关,若是圣上暂时不愿意皇后诞下嫡子,太后也理解。

    毕竟钟相在前朝,再加上一个名正言顺的嫡皇子……

    涉及皇位,梁太后也不敢多言。

    可子嗣一事却是不得不放在心上的。

    皇后不能生,三宫六院总有能生的。

    一直没个皇子,朝廷也不得安稳。

    崇宁长公主看懂了母后的意图,赶紧使了个眼色。

    “陛下心中有数,再说新婚燕尔,不着急。”崇宁长公主按住梁太后的手。

    母后虽然是一片好心,但帝后大婚不过一月,母后提出纳妃,岂不是恶了皇后。

    梁太后叹息道,“陛下心中有数就好,哀家就不掺和了。”

    叶敛将欢怡县主放在地上,坚定道,“儿臣心中有数。”

    子嗣一事,还不在日程之上。

    得了圣上的回答,众人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梁太后看钟离熙的目光多了几分怜爱。

    皇帝的宠爱虚无缥缈,唯有子嗣是实打实的。

    陛下不想让你生,届时年老色衰,恩断义绝,连个倚靠都没有。

    偏偏钟家姑娘是圣上选中的皇后,一意孤行娶进宫,连皇后入宫前的册立四妃都省了。

    现在大婚一月,也还是守着皇后一个女人。

    这若不是有感情,圣上就是安抚钟相,也不必做到这一步。

    梁太后属实是看不懂圣上的心意,也便放弃了猜测。

    “皇嫂,宫中的中常府是要招女官?”平宁长公主好奇问道。

    钟离熙微笑道,“陛下要重新开设女官,中常府日后便是女官当家。”

    “女官,那岂不是赵嬷嬷她们都要有所册封了?”崇宁长公主跟着讨论。

    前朝旧例,宫中女眷身边的嬷嬷宫女都是有品级的。

    例如太后身边的亲近嬷嬷,照规矩是正二品待诏,皇子公主的乳母亲信之人则是正三品掌仪。

    每宫按照最多只有一位待诏。

    皇子和公主成年出宫立府,掌事的女官也会跟着出宫。

    亲王府可使用赞德(从二品)以下女官,郡王府可使用承仪(从四品)以下女官,国公府可使用掌侍(从六品)以下女官。

    女官既是圣上赏赐的体面,又是皇帝的眼线。

    有深得皇恩的女官能在皇后不便时代掌宫权,参与朝政。

    前朝几位叱诧风云的女官甚至被尊为“内相”,权倾朝野。

    大周先祖惩前朝外戚干政,牝鸡司晨之祸,将女官制度废弃不用。

    毕竟前朝的几位太后,差点就成了女皇帝。

    虽说这些太后在位时,前朝都平稳向前,反而亡国之君是男子,在太后去世后,将祖宗基业折腾完了,但女子之身就是最大的错处。

    先祖为防后世出现子弱母强的局面,从各方面限制了后宫干政的可能性。

    这也是为何原本的世界,原主能强硬“撤帘”,将太后逼走。

    虽说损了名声,但若是原主手段够硬,历史总是被胜利者书写,原主也不过说上几句“手段激进”罢了。

    至于郁郁寡欢的太后,备受冷待的先帝公主,就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只言片语罢了。

    叶敛见两位公主感兴趣也不意外。

    皇子有夺储的心思,身边有宫中的眼线自然是不方便。

    公主就不一样了,身为女子本就用女官更为方便,有品级的女官在身侧,更能震慑驸马和婆家。

    即将出嫁的平宁长公主尤其需要。

    “各宫都会册封,届时还会选拔一批女官,充盈中常府。”叶敛给出肯定的答案。

    抚孤院和织造局都要归中常府管理,需要的人手可不少。

    更何况,叶敛还有更进一步的打算。

    崇宁长公主日常管理抚孤院的事宜,想的更远一点。

    “女官要从民间清白人家选?”崇宁长公主试探道。

    钟离熙笑道,“不拘民女还是贵女,识文断字者皆可。”

    识文断字,听着简单。

    可别忘了,大周识字率有多少。

    汴梁天子所在,一个村落中识字的也不过十之一二。

    其中绝大多数还是男子。

    能让女子识文断字的家庭,少说是家庭富庶的乡绅。

    崇宁长公主的笑容有些古怪。

    皇后竟如此大方吗?

    女官入后宫,掌管宫务,身上有品级,还能和圣上碰面。

    等贵女进宫,皇后就不怕有心人捷足先登。

    圣上若是真的看中一女官,纳为妃嫔,皇后还能拦着不成。

    让崇宁来看,皇后这步棋是走错了。

    最起码不能同意贵女参加,让那些心眼比马蜂窝还多的朝臣知道,绝对把女官看作入宫的跳板。

    皇后刚刚入宫,地位不稳。

    宫里进了新人,皇后的宠爱还能维持多久,都未曾可知。

    不过她这个皇帝像是重情之人,只盼能给皇后体面。

    在年节前,女官一事终于定了下来。

    宫中选拔女官的消息下发到各州县,只等州县将名单整理好,待来年春天,进行第一批选拔。

    临近年关,前朝忙着总结,后宫同样是急匆匆的。

    钟离熙掌管后宫的第一年。

    今年的宫宴要出现分毫差错,无论是何原因,都难免给朝臣留下皇后办事不妥当的印象。

    好在,太后善解人意,主动拨了老人前来协助。

    宫中一片和睦,宫外的莱国公府却是愁云惨淡。

    梁施芊的婚事又生了变故。

    “可曾打听到礼郡王府的情况?”世子夫人史氏迎上去,话中不乏急切。

    她虽然更加看重儿子的前程,但待大女儿也是真的喜爱。

    世子梁司维喝了一盏茶,没好气地说道,“礼郡王府将伤势瞒得严严实实,要是我交际广,使了人去套话,真就信了郡王府的话。”

    “从马上坠落,腿断了,伤到了经脉。”梁司维咬牙道,“日后怕是难以复原。”

    梁施芊的大脑空白了一瞬。

    她的婚期就定在十二月二十五。

    还有五天。

    “退婚,必须退婚。”梁司维叫喊着。

    莱国公瞪了一眼儿子,“你瞎叫什么,芊姐儿比你有主意。”

    国公夫人任氏也没有主意,“怎么就坠马了,怎么就坠马了!”

    史氏也跟着抹泪,“婚期就在眼前了,我苦命的女儿怎么就如此倒霉。”

    好不容易碰到合适的人家,现在还残了腿。

    “这关头芊姐儿要是退婚,名声可怎么办啊。”任氏痛心得捶着胸口,“年后芊姐儿就十九了。”

    把婚退了,估计也只能做继室。

    梁施芊也有些迷茫。

    她明明已经快要放下心中的妄念,安心待嫁。

    偏偏命运弄人。

    “芊姐儿,你是怎么想的?”莱国公沉声道。

    退婚,难免会落下不能患难的说辞。

    可不退婚,礼郡王府嫡幼子已经瘸了腿,日后连个正经官职都没有。

    等王府分家,也不过是个边缘的宗室。

    两条路,无论哪条国公府金尊玉贵的嫡长女都算是废了。

    莱国公岂能不痛心,可事已至此,唯有快刀斩乱麻。

    “我想听听祖父的想法?”

    梁施芊目光灼灼。

    “礼郡王府瞒着嫡幼子的伤势,无非是想要拖着等你嫁进去。”莱国公顿了一下,“但祖父我是不看好王府。”

    平素礼郡王府的为人处世为宗室称道,名声一等一的好。

    但这次是真的坑人。

    瞒着儿子的伤势,坑别人家的女儿。

    但凡王府坦诚一点,莱国公都不至于现在这么生气。

    礼郡王府这是拿国公府当软柿子捏呢!

    “退婚后,孙女的婚事又该如何?”梁施芊忍着委屈,“真的为人继室不成。”

    嫁入高门,为人继室,是对莱国公府最佳的选择。

    也最能发挥国公府嫡长女的用处。

    但莱国公到底是心软了,“明年春闱,榜下捉婿也是一条路。”

    有太后和莱国公府撑腰,抢一个有前途的寒门学子不是难事。

    不过就是于国公府无用,反而要帮扶孙女婿罢了。

    梁施芊忍不住红了眼。

    在利益和亲情面前,祖父到底是选择了她。

    这就是她的亲人。

    世子何曾见过自己视为骄傲的嫡长女哭,手足无措地劝道,“为父一定给你找个好的。”

    史氏更是跟着落了泪,小声念道,“芊姐儿的好事还在后头……”

    “退婚吧。”梁施芊擦干眼泪,冷静道。

    她的自尊心和骄傲让她不能接受一个残疾的丈夫。

    “好好!为父这就去王府退亲。”世子痛快应下。

    梁施芊拦住父亲,眼中闪过厉色,“王府不仁义,何必要国公府出头。”

    她要让汴梁都知道礼郡王府打得如意算盘。

    婚要退,但不能让礼郡王府当完美的白莲花。

    “祖父,父亲,我要参加女官选拔。”梁施芊跪在地上,沉声道。

    她自己的前程自己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