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回娘家
苏家
一大早吃过早饭,苏母就在家里等着苏研上门。
这会儿正抱着松哥儿,与苏父坐着闲聊。
突然苏母耳朵一动,似乎听见了车马走动的声音。
她抱着孙子出去一看,果然是女儿女婿来了。
苏母兴奋的冲着坐在车辕上的何安招手,“这儿,这儿。”
何安勒停牛车,看了看眼前的大门,又看了看苏母。
最终下车,牵着牛调转车头,朝着苏母去了。
谁知道过去后,转个弯,竟然又看到一个门。
墙体处的新泥和斑驳的旧门板,处处彰显着这是新开的门。
何安收回视线,没有多说什么。
与苏父苏母问了个好,就伸手扶着苏研下车。
苏研下车后,看到新门,也是一愣。
随即反应过来什么,看了一眼苏母。
苏二郎这时候上前接过何安从牛车上带来的礼品,大咧咧的让大家进屋。
苏母这才接着道,“对,快进屋,进屋再说。”
苏研点点头,跟着苏父苏母走进门。
结果进了院子,一堵一人高的墙正立在原来的院子中间,把院子分成了两半。
苏研瞟了一眼没说话,进屋坐下。
苏母倒是完全没觉得开门砌墙有什么,进了屋把孙子递给儿媳妇儿,亲自去冲了两碗红糖水。
一碗先给了女婿,另外一碗放到女儿面前。
“大冷天的,先喝点红糖水暖暖身子。”
又看到苏研已有些变化的腰身,乐的两眼眯成一条缝,“孩子得有六个月了吧?”
苏研下意识摸了摸肚子,“六个多月了。”
苏母:“那四五月份就要落地了,这个日子不算太热,坐月子也好过。”
苏研一愣,手上的动作也停住。
“平时可不能大鱼大肉没节制的吃东西,孩子养的太大,到时候可不好生。”
要是别人,苏母肯定不会提这事儿。
毕竟乡下人家,能吃饱就算不错了。
即使孕妇特殊些,但也特殊不到哪里去,顶多就是每天吃个鸡蛋补补。
孩子自然就小。
但她女儿现在不是在城里住吗,吃饭什么的她也见到过。
不是乡下人能比的。
再加上亲家爷爷奶奶看重,自然不会短了嘴。
那她就要提一提了,省的女儿不懂事儿,到生的时候艰难。
二郎媳妇儿也在一旁接话,“平时也得多走动走动,生的快!”
苏母:“对对对,是要多动动,可别躺在床上不动,到时候生的话可没有力气!”
苏研心不在焉的点点头。
何安在一边看苏研脸色不好,虽不知道是为何,但还是本能的引着话题到别的方向。
苏家人也没在意,顺着他的话题就说远了。
众人正在这儿其乐融融的说话,何安还好兴致的抱过苏松,拿了个糖块喂他。
一旁的苏母时刻注意着女婿的动作,看他细致的用手帕给松哥儿擦口水,不厌其烦。
暗暗点了点头。
正要开口,院子那边突然响起说话声。
“这分了家了,果然不一样。回门都不见来拜见爷奶的,好规矩吆。”
声音高高低低,一波三折,生怕人听不到。
苏母紧绷着脸,咬牙切齿。
眼角瞟到何安,又咽下这口阴阳怪气,强撑着笑,对何安道,“你们来了,是要去见一见研研爷爷奶奶的。”
苏父苏二郎脸上也不好看,但没有反驳。
二郎媳妇儿立在一边,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最后低下头不说话。
苏研则出来打圆场,“上次见爷爷奶奶也是几个月前了,也很久没见了,是应该去看看。”
她转身看向何安,何安会意,从桌子上的一堆礼物中扒出来两包烟丝和两封点心。
笑着对众人道,“祖母在家就叮嘱我们一定要向爷爷奶奶问好的,是我想的不周到,没有先过去,岳父岳母见谅。”
苏母看他这样,脸色和缓了一些,道,“什么见谅不见谅的,乡下没怎么些规矩。”
又看了看他扒出来的这些东西,心里满意。
不多也不少,省的便宜老大一家。
准备好了,苏父就带头领着一大家子过去。
进门,苏大伯母目光来回扫视一圈,然后蓦地就定在何安···
手上的礼品上。
见东西不多,她轻蔑的翻了个白眼,转身直接进屋了。
苏母看她这样,气的心一梗。
苏大郎赶紧上前转移注意力,“二叔二婶来了。”
又看向何安,眼睛一亮,“二妹夫,二妹,爷爷知道你们来了,正在屋里等着呢。”
苏研点头,没去管院子里奇怪的气氛,跟着苏大郎就进屋。
苏爷爷苏奶奶果然在堂屋坐着,苏爷爷还好,但苏奶奶脸上板着,一看就是不高兴的样子。
不过苏研完全不在意,反正已经分家了,再不高兴,能怎么样?
何况还有苏爷爷镇着。
心里这么想着,但她的动作可一点没耽误,利索的就给苏爷爷苏奶奶行了个礼,拜了晚年。
苏爷爷:“乡下人家没这么多礼,起来吧。”
苏研一点不耽搁,立刻就起身。
打眼一瞟却看到了一个陌生的男人与妇人,她看了看站在妇人旁边的三妹,猜测这可能是没见过面的苏大姐。
说实话她到了古代两年多了,竟然是第一次见她。
据苏母说,苏大姐性格醇厚老实,从前与她关系也不错。
就是被苏大伯两口子安排嫁得远,因此平时难得一见的。
今日见到了真人,不过她已经不是原身,对苏大姐也没有什么熟悉感,略微点点头就不再说什么。
这边何安与苏爷爷交谈了几句,不过因为苏奶奶在旁边一直散发冷气。
苏爷爷时不时瞪她,但是没效果,就不再拉着何安说话,让人离开了。
回到了二房这边,苏研看苏二郎拉着何安到一边去说话。
她也拉着苏母到厨房,边做饭边说小话。
从苏母口中也得知了,今天大房气氛不好,苏奶奶也一直放冷气的原因。
原来自从苏爷爷分完家后,大房自觉占了便宜,好好的老实了一阵儿。
但临到年关,看到苏二郎大包小包的回来后。
苏大伯母又眼红,开始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一会儿说二郎不孝顺,拿回来那么多东西不知道多孝敬爷爷奶奶。
一会儿又说老两口年纪大了,二房每月应该给抚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