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
朝堂上,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打得好不热闹,但直到此刻,所有人的讨论都还是在理性而正常的话术之中。
但接下来一个人的话,瞬间让朝堂一静。
“太后,陛下,依照老臣之见,不如遣使,向北梁求和罢兵。”
朝堂的安静,既是因为这句许多年没有人提过的忌讳之言,更因为发声之人,乃是众所周知的万相心腹加姻亲,大理寺卿田丰年。
而这,是不是代表着万相的想法?
“太后容禀。臣非奴颜婢膝之人,此言之原因有三。”
“其一,如今北梁势大,青川关、雁回关被围,无当军据守,若能与北梁求和,定下罢兵之议,则能最大限度保全无当军部众,无当军乃是我朝边军之中,最能匹敌北梁之利器,一旦全军覆没,则万难重建。此乃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之理。”
“其二,眼下朝野忧患四起,苛政待安,匪乱待平,若能得喘息之机,令朝廷休养生息,而后兵精粮足,自可报仇雪恨,一雪前耻。一时之血勇虽易,忍辱负重,却也不失大朝气度。”
“其三,如今朝廷除了这一条路实则是没有办法的,因为雨燕州的东路边军已叛,武威州西路边军更是严阵以待不敢有丝毫妄动,哪怕放弃平叛大局,汇集诸军北上,也仅能在龙城构筑防线,对救援两关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所以,眼下最能起效的办法便是令使团快马入梁都求和,以罢两国军事,如此才能让局面重新缓和过来。”
一番话说话,不少人都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显然已被说服。
龙椅之畔,珠帘之后,德妃不动声色,让人瞧不出喜怒,“田卿此言,诸位臣工以为如何?”
“老臣附议!”
一个声音高声响起,“老臣愿率使团,出使北梁,忍辱负重,为国求安!”
众人循声望去,开口之人,居然是卢国公。
这位如今勋贵之中,算是排得上号的头面人物,看来是静极思动,想要趁机找回昔日荣光了。
卫远志冷哼一声,“卢国公倒是挑得好时机,届时往北梁一走,回来什么话不都是你说了算?届时便可重回朝堂中央,带着北梁主子的号令,予取予求了是吧?”
卢国公应声跪倒,高呼道:“太后明鉴,陛下明鉴!老臣一家世受国恩,愿为朝廷肝脑涂地,在所不辞,绝无此心啊!”
“太后!臣弹劾吏部尚书卫远志,挟私怨而损公义,公然攻讦国之干臣,请太后降罪,以安群臣拳拳为国之心!”
“臣附议!卫远志当初罔顾国家大局,仅为权争便一力阻止北梁使团和议之策,若当初之和议能成,此番我朝便能占据大义,必不致如此被动之局面。请太后降罪!”
两个御史台的官员先后出列,第一句话还好,第二句话一出瞬间让许多人心头猛然一跳。
阻止北梁使团议和,不是建宁侯的主意吗?
卧槽!这是另有所指啊!
矛头竟然敢对准建宁侯了吗?
那下一步呢?对准姜家还是直指太后啊?
白云边站在队伍中,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开口附和。
以他与夏景昀之间的关系,这样公然的攻讦会显得太刻意,反而会引起那些老狐狸的怀疑。
而这两人的行动很显然是他那位顶头上司的授意,再联系起近日对方与万相之间似乎越走越近的关系,个中微妙,便不算难猜了。
龙椅之上,一向都是沉默旁观学习的幼帝东方白忽然冷冷开口,“当日之议乃是君臣共商,岂可今日之事而怪当日之议!”
东方白开了口,原本还待再看看这些人蹦跶的德妃也只好开口道:“诸卿之言,皆颇有道理,然骤更国策,兹事体大,不得不慎之又慎。先从狼牙州调一万劲卒西进,入雁原州城,在岳平武帐下听令,固守龙城防线。至于狼牙州之兵员,兵部酌情从其余各州补充。同时,传信西路军主帅,命其严阵以待,以防后患。无事,退朝吧。”
众人知道,剩下的大事就是开小会决定了,于是参拜之后,齐齐退出。
他们带着各式各样的猜想,激动得如同跟一个素未谋面的姑娘结亲之后,即将挑起盖头前一般,忐忑又满怀着憧憬。
这大势一变,就不知又有多少人沉渣泛起,又有多少人跌落云端了。
而那些真正的顶级大佬,如苏老相公、赵老庄主等人则是一脸坦然地慢慢走了出去。
想什么呢,太后要真的急,昨天晚上群臣就该深夜入宫议事了,还等得到今日。
明显就是来钓鱼的,没想到还真有自以为聪明的鱼往外蹦个不停。
二人同乘了一辆马车,苏老相公看着赵老庄主,“姜玉虎到底能不能行?”
军报之中的蛛丝马迹,在两个知兵的顶级老狐狸面前,压根没什么秘密。
不同于自己被自己迷惑的北梁人,还以为姜玉虎不在是他们的计谋得逞,这两人是都明确知道姜玉虎去了无当军大营,而且还提前有了提防的。
那么军报之中不见姜玉虎的消息,无当军又打得如此保守,很显然是姜玉虎有了后手。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位继承了老军神姜青玄赫赫威名,肩挑起无当军不败神话的年轻人,到底能不能逆风翻盘?
对面可是足足十五万的北梁铁骑,还有着北梁镇南王的亲自统帅。
赵老庄主笑着道:“至少从眼下看,你的宝贝孙女婿和太后娘娘都是信任姜玉虎的。”
苏老相公翻了个白眼,“我又不瞎,能看不出他们的信任?我是问你,你觉得姜玉虎能不能行。”
言语之间的意思,就是你这位顶级情报头子,就没点更新更有力的佐证吗?
赵老庄主摇了摇头,“姜玉虎此番为了隐秘,都没跟朝廷来一封密信,我上哪儿知道那些啊!再说了,天高路远,消息传递起来,还没青川雁回两关里面,兵部固定的飞鸽传书快呢!等着吧,每日一报若是没问题,那就说明关城还没破。”
“要你有个啥用!”
苏老相公不满地嘟囔一声,“还好今天没人往黑冰台上找事,若是谁给来一句都是因为黑冰台荒废了时间,重建又不力,以至于没有发现北梁异动,致使局势倾颓如此,我看你这是把你那义女和义女婿架在火上烤了!”
赵老庄主哼了一声,没有回答,扭头看着车外,眉宇之间,尽是忧愁。
-----------------
“高阳,今日之事,看你一言不发,有何高见啊?”
一起走回中枢小院的路上,万文弼开口问道。
这话一出,几位朝中大佬都看了过来。
夏景昀轻声道:“今日大理寺卿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就当下之局面,远水难解近渴,我们做不了什么,不如静待北面战局尘埃落定,再有所行动。太后娘娘的处置,十分妥当。”
严颂文开口道:“听建宁侯之意,莫不是认为青川关和雁回关的战事还能有变故?”
夏景昀平静道:“虎豹骑、雪龙骑围雁回关,控鹤军攻青川关,北梁五大边军来了三支,控鹤军原本是北梁攻略西域的主力,从这么远的地方调过来,足见梁帝苦心孤诣许久,以有心算无心,以十五万对三万,我朝胜算确实不大。但是”
他看着严颂文,忽然轻轻一笑,“我还是相信安国郡王。”
严颂文愣了愣,一甩袖子,“军国大事,岂能如此儿戏!”
卫远志冷哼一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安国郡王军功累累,率领无当军扛起姜家大旗多年,不支持他我们还能支持谁?支持卢国公去割地求和吗?”
严颂文出身御史台,当然不甘示弱,“卫大人,这是两军对垒,这是军国大事!不是你与我在此吵架吵出个输赢就能改变局面的!”
“好了好了。都是同僚,正常论事而已,何须动怒。”
万文弼主动出来打圆场,而后开口道:“说起吵架,今夜京中才俊与那北梁世子的宴会,高阳身为我朝年轻一辈之翘楚,不如亲临坐镇,不让那北梁蛮人占去了上风啊!”
“好啊!今夜我不当值,倒没多少事情。”
夏景昀爽快地答应,让原本只是随口一说的万文弼也有一瞬间的愣神,旋即只好干笑着道:“有高阳出马,想那胡虏小儿,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了。”
众人说笑着走回了中枢小院,而后卫远志瞅了个时间,便进了夏景昀的工房,一脸不解,“你为何答应他啊?”
夏景昀笑着道:“也没什么大不了嘛。”
“什么没什么大不了。你现在是中枢重臣了,怎么还能去凑小孩子的局,你看白云边都不去!万相摆明了就是想压你的名声啊,你别告诉你看不明白!”
夏景昀微微一笑,“名声获得的途径有很多,不一定非要高高在上,神神秘秘。既然未来免不了要跟北面那个吵闹的邻居打交道,先跟这几位北梁才俊见见面熟悉熟悉也是好的。”
卫远志见夏景昀心头有数,便也不再多说,嘴角也带着笑容,“那就好,想来也是,论起吟诗作赋,这些人加在一起,也不够你一个人收拾的。”
申时刚刚过半,一位位年轻人就陆续走向了鸿胪寺中。
万玄明在请教了他爷爷之后,放弃了在自家府中或者鸣玉楼等地设宴的想法,依旧将宴会设在了鸿胪寺中,以确保不会被有心之人抓住把柄。
但宴会虽然设在鸿胪寺,但他却精心挑选了城中名厨前来掌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