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贾诩:申请出战!
【而众所周知,倭寇对于人体的研究,是极为先进的,那他们的数据,又从何而来?】
【比如说,成年男性、女性、老人、小孩,体内有多少水分,这个数据怎么来的?】
【诸位心里都有答案吗?】
【这就是731部队的研究成果为了测量人体含水量,倭寇731部队将活人关在干燥室内持续高温加热,直到没有一点水分变成干尸,随后再进行称重】
【这就算残忍的吗?】
【倭寇731部队,可是还做过不少事的】
【活体冷冻实验知道吗?】
【在零下40c的环境里,给妇女的手泼水,冻成冰后敲掉,再泼热水,重复多次,然后放进热水里解冻后拿出来,看看有没有痛感,轻轻一拉皮肉就被扯了下来,只剩森森白骨!】
【为了测试母爱的真实性,为了看看母亲在极端环境下是要保护自己还是保护婴儿】
【这些畜生将一母亲连同其婴儿送进干燥室,并在底部进行加热】
【他们想看看,在极端环境下,这名母亲是会把婴儿举过头顶,还是把婴儿踩在脚下?】
【最终,母亲至死都把孩子抱在怀里!】
【畜生怎么会懂人的情感?】
此时,大秦位面。
秦始皇看到这里,目眦欲裂。
“畜生!”
“这群畜生!”
“这哪是屠杀?”
“这比屠杀还要过分!”
“朕要踏破倭寇岛!”
“杀了他们简直太优待他们了!”
“朕要倭寇的畜生世代为奴!”
秦始皇暴喝!
这时候的秦始皇,哪还顾得了那么多!
自己的后人,竟被小小倭寇如此欺辱?
谁能忍得了?!
恰在此时,李斯连忙道:“陛下,我们派去征讨倭寇的队伍,应该马上就要回归了!”
“那里,从今以后,只是我们的采矿所在!”
“那片土地,我们会对其进行各种封锁!”
“那里的恶魔,只要保持现在这种未开化的状态,便足以!”
大汉位面。
汉武帝冷声道:“之前征讨匈奴,朕说‘寇可往,我亦可往’。”
“朕觉得,这句话还是有些保守”
“寇可做,朕又如何不可做?”
汉武帝的眼睛眯了眯,继续道:“人体有多少水分?”
“这个问题,朕也迫切地想知道答案啊”
这一刻,在场的大臣,在汉武帝身上感觉到了浓浓的寒气!
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刻,让他们觉得汉武帝如此骇人!
这种感觉
便好似汉武帝随时都会盛怒之下,抽出剑杀掉所有人!
汉武帝发誓,自己从未有过哪一刻,似现在这般盛怒。
满脑子都是空白的
只有一个声音:
杀了他们,杀了他们杀了他们!
天幕的展示继续。
【为什么倭寇的生物科技那么发达?】
【因为他们保存了731部队在种花家人身上做的实验数据!】
【他们每一项研究,都是用种花家人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听说过活体解剖吗?】
【除此之外,还将婴儿放在福尔马林中制成标本】
【用种花家小孩的腿骨制作烟斗】
【而在各个国际审判中,倭寇的731部队,最终并没有得到惩罚!】
【只有毛熊对731部队成员进行2到25年的监禁惩罚,可因为各种原因,其受罚时间根本没有这么长】
【所以诸位,国旗,为什么是红色?】
此刻,三国位面。
张飞手中丈八蛇矛猛地砸下,直将一张木桌砸成两半!
“该死的倭寇!”
“俺张翼德,必将尔等挫骨扬灰!”
张飞在阿三那里,取得战果以后,便立刻回来汇报情况了。
而一旁的刘备浑身都在颤抖。
他从未想到过,竟有人可以恶毒成这样!
这是人能做出来的行为吗?
这哪是人能做出来的行为啊!
一直以仁义着称的刘皇叔,再也忍不了了,道:“三弟,派传令兵,快马加鞭,去看看云长那里战况如何!”
“屠了!”
“给我把他们全部屠了!”
在这个位面,是关羽带着蜀国悍将,去倭寇进行征讨的。
张飞收起丈八蛇矛:“大哥,俺也要去倭寇,俺要把他们全给宰了!”
一旁的诸葛亮闭上双眼,沉默良久,开口道:“去!”
“为后人复仇!”
复仇
复仇!
张飞提起丈八蛇矛,直接朝外跑去!
让那些倭寇多活一秒,张飞心里都难受!
此时的他,恨不得生啖其肉!
三国位面。
曹操死死咬着牙,忽地,感觉嘴里一股腥味传出。
张开嘴,一堆血液夹杂着一颗牙,被吐了出来。
“主公!”
一旁的许褚惊呼道。
曹操抬起头,挥手道:“我这算什么?”
“如果把牙咬碎,能让后人不遭受那些苦难,我愿意把所有的牙全部咬碎!”
“这该死的倭寇,他怎敢如此啊!”
“他怎敢啊?!”
一旁的贾诩道:“主公,征讨倭寇的联军,若不然,还是让我去做军师吧。”
自从来到曹营以后,贾诩一直都是能躲事就绝不揽事的。
但这一刻,贾诩觉得,人活着,有些事是必须要做的。
不然,良心上过不去。
不管自己的计谋有多毒,可贾诩觉得,自己始终算是个人。
这已经是他对自己很高的评价了。
可那倭寇?
那是何物?
那算什么东西?
曹操盯着贾诩许久,闭上眼:“准了!”
“联军里,大耳贼那些部队我管不着,我曹操的军队,你随意指挥!”
“我只要一点!”
“我要你的计谋,能够最大限度杀掉倭寇!”
贾诩微微颔首,躬身拱手道:“主公,我至少有三百种办法!”
军师贾诩,了解一下?
这种要灭族的战争,贾诩说自己有三百种办法,那特么都属于是保守了!
曹老板看着贾诩离去的背影,呢喃道:“后人啊”
“我可是把贾诩都派出去了”
“为何咱种花家的百姓,便总是遭受如此劫难”
曹操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