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运粮不太平
最为不开心的便是那分出去单干的那六户人家。
他们心中充满了愤懑与不甘,想要闹事,可内心又充满了恐惧,害怕宋清欢一怒之下将他们撵下山去,最后落得个一无所有、两手空空的下场。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寨子里的人家越来越富有,而自己却越来越贫穷。
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妒和怨恨,但又不敢表露出来。
他们每天都在抱怨,为什么当初要听信别人的谗言,认为自己出了劳动力却没有领到所有的劳动成果,是吃了大亏。
可是现在看来,宋清欢给的那些,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劳动力价值。
现在倒好了,除了他们的猪,别人家的猪长得飞快,而自己家养的猪却长得极慢。
别人家的猪两三个月出栏,他们家的猪一年出栏。
这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后悔和自责。
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自己的贪婪和自私所导致的。
如果当初他们能够听从宋清欢的建议,共同养殖,也许今天就不会有这样的局面。
可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他们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他们希望有一天,宋清欢能够原谅他们,让他们重新回到大家庭中来。
看着别人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再看看自己,等着粮食成熟的日子里,几乎没有活干。
想垦田,可是寨子里好的地段都开垦完了,迄今为止他们每户人家的水田也只增加了十亩而已。
白菜萝卜油菜也恢复了正常的生长周期,他们只能等,等时间过去。
可是粮食接不上炕,只会越吃越少。
不仅是猪,粮食蔬菜,就连小鸡也是如此。
看样子,他们自己养的小鸡最少也得八九个月才能杀来吃肉。
可是别人家同时领的小鸡,短短两个月都已经开始下蛋,甚至孵出小鸡了。
看看别的村民,因为没有选择分开单干,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光是鸡蛋都卖了不少钱,上次听到崔大娘说,她下山去大兴镇里一次卖了两百只鸡蛋,还卖了一千多斤米,换回来不少银子。
他们后悔不已,想要去找宋清欢,试图重新回来,回到曾经的集体之中。
可是宋清欢果断地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只冷冷地扔下一句:“开弓没有回头箭,好自为之。”
无忧寨的其他村民暗自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冲动地离开宋清欢的庇护,也在心里无情地嘲笑那六户人家。
他们纷纷在心中鄙夷道:真是不自量力,就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劳动力又算得了什么?
难道不知道山寨里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姑娘吗?
脱离了姑娘的引领,还妄想着能过上好日子,简直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异想天开。
无虑村那边的梯田也开垦得差不多了,水利系统,宋清欢测试了无数次之后,正式投入使用。
由于这个时代没有水泥,渡槽便是用的竹子。
宋清欢带着人砍了无数海碗口那么粗的竹子,搭建起了渡槽。
并且渡槽只有在需要灌溉梯田的时候,才会放水,其余时候,闸口是关闭的。
这为的是不浪费水。
竹子做的渡槽,接口处会漏水。
无虑村的水解决了之后,就到了插秧的时候了。
村民们起早摸黑,种下了自己的第一季水稻。
无虑村的秧刚插好,无忧寨的水稻又可以收割了。
无虑村的村民总算是体会到了宋清欢说的,山上有做不完的活。
可是自从上了山,他们顿顿吃的白米饭,还有青菜,果真七天可以吃上一回肉。
这样的日子赛过神仙。
况且他们还发现,上了山,病也少了许多。
原来有不少人家的孩子,总是夜里啼哭,竟然也不哭了。
头疼脑热的病没再出现过。
无忧寨那边的水稻收割完,晒干,就又要去滩涂田去收割海红米。
不过这中间宋清欢会让大家伙休息几天,吃一顿好的补充体力。
海红米收割完,晒干,无虑村的稻谷也要收割了。
其间还得分派人手挖土豆,掰玉米。
活儿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宋清欢只得从山脚下另外几个村子找了帮手。
从此就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那些村子的百姓成了无忧寨跟无虑村的长工。
无忧寨、无虑村会给他们分粮分肉,数量只会多不会少。
那些人也乐得这样,只要有力气,就有饭吃。
一个人干活全家饿不着,两个人干活家里就能存点米粮,慢慢地换钱回来。
无忧寨的水田加上无虑村的,一共三万三千八百亩。
滩涂田扩到了一万亩四千。
如今亩产一千五百斤粮食。
因此所有的粮食加起来,这一季能收获七千一百七十万的粮食。
中秋节之前,宋清欢告诉温词安,这次她可以送出五千万斤粮食,这次恐怕需要军队来运输了,她没那么多人。
贺君昊在东宫都有点坐不住了。
他知道宋清欢有能力,可这能力也太逆天了吧!
一座山,可以养活一国的人?
景春帝得知贺君昊的人在南方一直源源不断地给玉国提供粮食,每天上朝都让贺君昊在一旁学习了。
贺君泽跟贺君耀再也蹦跶不起来。
他们想了无数的办法,出京去南方杀人,可都无功而返。
两个现代人,强强联合,更何况温词安还有上一世的记忆,有超强空间,贺君昊能分辨忠奸。
这样的两个人,谁能够战胜?
许家跟随了贺君耀的那一支,找了个理由溜了。
贺君耀怒火滔天,把那些打算溜走的许家人尽数杀了。
贺君泽的人倒是还没动,似乎还有后手。
贺君昊也没有洋洋自得,在政事上异常勤勉。
他也希望景春帝尽快把皇位交到他手中,这样宋清欢回京,温词安恢复身份才能名正言顺。
所以他也在努力着。
五千万斤粮食足足用了一个月才全部运了出去。
随着粮食下山的,还有容易保存的土豆、玉米、脚板薯以及宋清欢刚刚种出来的红薯。
温词安让人留了一千万斤粮食在嵚州,其余全部运回京师。
不过这一次,运送粮食却不那么太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