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我想回家去看看
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将 手中的 给了黄伟志,因为觉得黄伟志总是命运多舛,给他能自卫一把。
沿着路上斑驳的血迹,高晓明追寻到了一处建筑,行进一段路程后,血迹消失在一户房子门前的街巷中。
仰望着那座建筑,他猜测大部分人都藏身于此。
身为上一世的浪子,高晓明了解,有些人行为恶劣,冲突可能随时发生。
不过只要心存忍耐,大多数问题可以避免。
打量了下围着的墙壁,约有两米高,这对擅长格斗的高晓明来说算不得难题。
他后退几步,加速奔跑,轻松借力一跃便翻过了围墙。
他是想悄然而入察探,若只是受伤,他会悄悄离开;若是出了人命……他暗暗盘算着。
小心翼翼地走入房屋,灯光微弱但能闻见浓郁的血腥味。
眼前有十几位年轻人,有些伤痕累累躺在椅子上,另一些则完好无缺。
那些安然无恙的年轻人正一边咒骂,一边协助同伴处理伤口。
屋里唾骂的是一个身材彪悍的中年男子,音量震人。
伤者们都低垂脑袋,如同惊恐的兔子。
一位叫小牛的年轻人疼得龇牙咧嘴,但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白天小牛窃取了不小财物,兴奋之下同伙伴们喝酒庆祝,随后不知怎的看什么都不顺眼,意图教训对方,未料到对方有随身凶器,还伤人不少。
幸运的是对手毫无战斗技巧,攻击毫无章法,他们没有挨到致命的地方。
但身上被添了些洞口,伤口的确剧痛难当。
“春哥,该怎么办?就这么吞下这口气?”一名成员开口,其余人目光纷纷转向春哥,显然他在团队中居于领导地位。
春哥冷笑回应:“若不愿接受,你有何打算?揍那个愣头青还是杀了他?难道没听过江湖规矩,蛮横碰上愣傻,愣傻惧怕亡命徒?他愣又不顾性命,一看就知道是无产阶级,你怎么教训得了?”
“再说了,这事牛儿并不在理,闹大了反而无益。
吃了亏,也好让他明白一些道理!”春哥这番话一锤定音,禁止其他人去纠缠黄伟志。
窗户另一头,高晓明悉数收在耳朵里,从窗玻璃看出去,看清房内的一切动态。
见所有人仅仅受伤,高晓明悬着的心放下一半,因为知道他们的命是宝贵的。
在黄伟志那样家境的人来说,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剩下的家人恐怕就要艰难度日。
高晓明悄悄到来,无声离去。
返回药品招待所,见到黄伟志依然坐床边,脸色暗淡。
身上的伤口已被壮子处理妥当,所幸早些时候高晓明已购买了一些应急止血和消炎药物。
虽没有纱布,但这难不住他。
询问他人后,高晓明迅速弄到了。
遍体鳞伤的黄伟志,原本在火车上的伤口已开始愈合,但此刻因大力移动又被撕开。
这样的伤口确实应送医缝合。
高晓明提出去医院接受治疗,黄伟志却摇头拒绝,嘴里念叨着:“我犯了法……”
言下之意,他认为自己已是违法之人,伤势与否已无关紧要。
进来房间时,壮子和黄伟志皆看向他。
壮子关心询问:“晓明哥,你还好吧?”虽然黄伟志没问,目光却十分紧张。
“没问题,那帮人只是受了些伤,并无大碍。
也不会再找你麻烦了。”高晓明语气轻松地说,又拍了拍黄伟志的肩,“我们明天就可以回家!”
这句话让黄伟志漂泊不定的心安定下来:“好,回家。”
他掩面失声痛哭,然后红肿着眼看着高晓明,悲痛问:“怎么总是我遇上这种事?”
虽然高晓明年纪比他小,但他行事成熟,见识广博,早已成为黄伟志精神依靠。
连续的经历令黄伟志心情低落。
高晓明显然理解,尽全力安慰:“这不过是你的独特能力,你善于捕捉周围的细微变化,只是眼前的情况不妙罢了。”
“回想一下,过去你是否也能敏锐察觉到家人或乡亲的行为动态?”高晓明的话让黄伟志沉思,渐入回忆,似有所领悟。
他感慨道:“毕竟村里人更淳朴,人心简单。”
本来说不明白为什么一出门就会有如此多事情找他,黄伟志如今有些困惑,甚至觉得自己可能霉运缠身。
但听过高晓明的陈述后,他意识到在家时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留意早已深入细致。
自家的稻田和蔬菜实际上照料得很好,稍有叶片泛黄或害虫侵扰的情况,他便能及时察觉并妥善施肥浇水管理。
他原本的习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敏锐观察周围环境的本能,只是之前的日常生活过于平静,这种能力未得到明显展现。
踏入社会,那些曾被忽视的问题在他的视线中突然变得醒目,然而他尚未完全学会如何妥善应对,因此显得颇为手足无措。
目睹黄晓明确信了他的言辞,高晓明心中也释然许多。
本来他就觉得黄伟志的运势可能背负着什么奇特因素,使他常涉霉运碰到诸多不幸,但如果真说出这话,会对对方的自信和心理产生重击。
为此,高晓明深思熟虑,最终换了一种更为恰当的理由。
不过眼下来看,那可能不仅是托词,更是实情的真实写照。
有时候,事情确如古人所言,“否极泰来”。
返程途中,高晓明不只顺利获得了座位票,一路上行程顺畅。
出门时带着沉重的六个药包,返回则只有一个小包分量,明显变得轻松不少。
一行三人均状态尚佳,唯有黄伟志显得凄惨,全身遍布十几道大小各异的伤口。
虽然在路上他只是静静地坐着不动,目光一旦掠过,却能捕捉到每一个微小的细节。
无惧之后,他的神情也愈发从容,看到形色各异的人们、各种尺寸的行李甚至一张掉落的纸片都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段旅途经历,对他来说或将在人生的轨迹上带来重要影响。
回到县里,已经是下午四点,原计划的十天行程在五日内就已完成。
除了黄伟志遭遇的小插曲,整体进程还算顺遂。
至于那个黑皮包的持有者,始终未曾现身。
按照那位乘警的推测,可能是包已交由相关人员处理。
即使黑包主人满腔怨气,至多只能找他麻烦一番,甚或极端点动手报复。
然而包里的物品已被取走,仅余发泄一途。
黑道之人即便混迹于此,也有权衡之策,不至于如丧心病狂般紧追不舍。
如今回归自己的领地,紧悬于胸的担忧终于稍稍放松。
“我们走吧,去站点搭公交车。”心情愉悦的高晓明说道,其他二人也同样满怀期待。
无论外面世界多么精彩,归属感唯有在熟悉的家乡才会让人感到踏实安稳。
来到车站,运气甚佳,恰好赶上了末班车。
于是三人匆忙登上车子。
班车是一种老式的城乡巴士,是从省城淘汰下来的型号,难免显得老旧些。
因可能是末班,车厢内并没有太多的乘客,甚至还余下一个空位。
高晓明大方地示意黄伟志坐下。
汽车颠簸着前行,在摇摆中抵达军岭,当到达站点时,三人在瞬间迅速下车,踏在这熟悉的大地上,黄伟志的眼神充满激动。
这次短短五天的历练,让黄伟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活冲击,也让他意外发现自己拥有某种天赋或优点。
从贴身口袋里,高晓明掏出一个小布袋,内装一根人参和一撮枸杞。
再取出一百元钞票,亲手递给黄伟志。
“这是人参跟一些枸杞,你带回家分给大家补补身子。”高尚明说罢。
黄伟志眼睛闪烁一丝惊喜,但仍摆摆手推辞道:“这个……我不方便收下。”
对于高尚明原打算给出的一百元报酬,他已经心生疑虑,短短五天竟然赚得这么多,日均收入竟达二十多元!黄伟志朴实的性格让他感觉到这些钱太多了,有些不好意思要。
但是高尚明毫不客气地将钞票和药材硬塞给了他。"拿着吧,我并不亏待,你心知肚明。”高尚明性情爽朗,慷慨大方,他最初的出价一百元雇佣黄伟志是基于黄伟志前世曾有过帮助,所以今世他以此报答算是因果轮回。
另外,黄伟志曾无意间在火车上发现一只黑包,并将它归还了失主。
然而高尚明知道后,私下里悄悄拿了一部分钱财。
数了过后,那一沓现金足足有三千多!
正因为这样,给黄伟志一百元对高尚明来说并未感觉心痛。
“好吧,谢谢你。
要不,你进来我家坐会?”黄伟志握紧钱,心中难以平息激动的心情。
“不用了,趁现在天还没黑透,我们要赶紧回家。”高尚明拒绝了他的提议,两人告别后,高尚明和高壮一起向高家村行去。
与此同时,满心期待的黄伟志则是朝着自家疾速走去,在田埂上他注意到一枚铜钱大部分被尘土杂草遮掩。
他停下,俯身捡了起来。
确实是一毛钱!他在心中欢呼,感觉运势即将转运。
高尚明扛着大包药材,步履矫健,高壮空着手还得一路小跑跟上。
十月中旬,昼夜时间已渐趋拉长。
在幽僻乡路旁,凉爽晚风轻拂他们额边,两位青年散发的活力为这片千年村庄带来了一份别样的生机。
当他们回到家的那一刻,傍晚的最后一抹余辉已悄然消逝,天空渐渐沉暗下来。
在厨房间内,幽幽灯光照亮厨房,伴随着洗碗声轻轻传出。
刚一迈进门槛,高壮便不满地嘟囔,“奶奶,怎么不开灯,这么暗。”说着直奔堂屋开启灯光。
一听见孙子的呼唤,阿婆细奶奶急忙从厨房间走出,手指还粘着水珠,湿哒哒的。
"壮壮!你回来了呀!"此刻,对于细奶奶而言,除了眼前这个宝贝孙子以外其他皆不在话下。
她仔细打量着高壮,确认并无异样后,才安下心来。
“回来就好,肚子饿了吗?奶奶马上弄吃的给你!”由于没有提前打电话告知,加上高尚明他们的归期难以确定,细奶奶也未早做准备。
随即她走向了厨房。
高壮急急叫住:“奶奶慢点!就不用做晚饭了,我和晓明哥一人一碗面就可以了!记得打鸡蛋呢!晓明哥最喜欢那个。”高壮记得,他哥哥高尚明对荷包蛋尤为喜欢。
“好,知道了。”高尚明在一旁望着他们的祖孙情深,感到几分羡慕同时也心生愉快。
"晓明,先别忙活了,你去帮奶奶生火。”高壮担心高尚明清累,这些药材本是他扛来的重量不小。
因黄伟志受了伤,再加上药品珍贵,高尚明觉得亲自扛比较保险。
"恩,好。”应允了一声后,高尚明将药材放入他的睡房。
一进入,他便注意到屋里整洁如新,床铺上的床品已更换,而且多了一条厚重的棉被。
山区早晚温差巨大,夜凉时已需增添厚重的被褥以保暖。
硕大的铁锅里面条翻滚得飞快,灶膛里的火焰炽烈如炬,锅中的汤水蒸发形成白茫茫的水雾环绕其中。
家里虽然并无肉食,但细致的奶奶还是炖了四个嫩滑的荷包蛋,搭配些许青菜,算是丰盛之极。
奶奶细致的奶奶站在炉灶前方,高大粗壮的高壮却蹲在灶膛下方。
祖孙俩口若悬河地聊天,多数是高壮讲述,分享外出的经历给细奶听,当然了,关于黄伟志引起的小小麻烦自然被他巧妙地隐瞒。
原因很简单,高壮担忧祖母会因为担心他而出手干预,怕她在得知详情后禁止他再次追随晓明一起远行。
对于见识过外界繁荣的少年,对外面的新世界抱有着无尽的憧憬和向往。
我依旧会全力以赴!
高晓明吃完一大碗热面条,他俩皆吃得满脸满足。
放好碗,高晓明说了一句:“我想回家去看看。”
出门的子女无论与家人是否分家,归乡探望双亲总是常理,毕竟只是告知平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