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 > 第190章 所谓忠心耿耿,很难求的

第190章 所谓忠心耿耿,很难求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是,殿下。殿下,这是下一个季度的采买册子。”

    胡尚宫应完,后面的小宫女就捧着厚厚的几本册子奉给了挽袖。

    “又一季了?”

    张欣有点头疼。说曹操曹操就到,说花钱,这钱立刻哗哗的。

    “是啊,殿下,又一季了。”

    胡尚宫笑着就答了。

    “真快。”

    张欣感慨。

    等把采买的册子看得七七八八。

    张欣才收拾了一下自己,跑去找徐氏探听消息。

    后宫的事,实际对于她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

    她更关心的是昨天晚上她跟朱高炽提起的杨士奇。

    婆婆一直都看人很准。

    而且,婆婆有公爹。

    第一手消息不要太多。

    果然,张欣到了一问,徐氏无所不知。

    “锦衣卫去查过了。

    杨士奇一岁时,他的父亲杨子将就去世。他跟随母亲改嫁时任德安同知的罗子理,跟着继父姓罗。

    罗家人并没有把杨士奇当外人。

    打小,罗子理就带着杨士奇一起去罗家祠堂祭祖,祭拜的自然是罗家的先辈。

    到了五六岁的时候,杨士奇跟着去祭祖的时候,就用泥巴捏了一个神牌单独跪拜,这,拜的是他的生父。

    据说,罗子理看到他拜了生父,就觉得他以后必成大器,准了他恢复杨姓。

    再后来,罗子理被贬官流放到辽东,去世。

    杨士奇十二岁就开始奉养母亲。靠的是他自己教授学生。”

    徐氏一边想一边说。

    “他生父死的时候他才一岁,能知道个啥?拜了生父就觉得必成大器?这。。。。”

    张欣瞪圆了眼睛。

    “这文人的嘴,都能说,明明就是罗家人觉得他养不熟。一岁大的孩子,记得什么生父?不过就是他娘没忘。”

    徐氏嗤之以鼻。

    “罗家人说漏嘴也是有的吧。”

    张欣弱弱的提了另一种可能,这种继子,通常都会被本宗的人排挤。

    “生恩不及养恩。都五六岁了,还说早慧聪明,十几岁就能教授学业,罗父都带着他去祭祖了,那就是当亲生儿一般的养着。就这还分不出来好赖?”

    按徐氏的看法。

    只能是杨士奇的娘还惦记着,平时里也跟杨士奇说过勿忘生父之类的。

    杨士奇的娘要是忘不了杨士奇他爹,可以不嫁。

    嫁了,孩子也改姓了,那就是罗家人。

    杨士奇来这么一出,算怎么回事,把人家的好意往地上踩?

    罗家人凭什么呀?

    这不就早早的让他改回了原姓么!

    “那罗家还挺仗义的,觉得养不熟,还供书教学养到了十几岁。。。。”

    张欣确定自己上辈子没听说这事,她连杨士奇母亲曾经改嫁都不知道。

    “嗯,罗家仁至义尽。至于杨士奇,也是自作自受吧。不过这路,也算是让他走出来了。”

    徐氏觉得杨士奇没苦硬吃。

    从这个方面来说,罗父觉得他必成大器,也能说得通吧。

    自捏神主牌这种举动,当时就断了罗子理这个继父爱护他的初心。

    后来罗子理被贬官流放去世后,罗家为什么没有庇护这母子俩。

    正是因为杨士奇不姓罗。

    罗子理一死,他就只能自己供养母亲了。

    但徐氏觉得,这人供养母亲靠的是什么?

    是当年罗家抚养他的时候给他打下来的基础。

    是他十几年在罗家连吃带拿打下来的基础。

    说什么早年清贫好学,十余岁就通达百家之言。

    呵呵。

    这世道,清贫跟好学还有通达百家之言,这三样是连不到一起去的。

    穷人家,哪有百家书?

    富人家,也不是个个子女都给书读的。

    杨士奇后面有人是肯定的,不外乎又是那些世家织出来的网上的一个小点。

    “那爹为什么还选他。”

    张欣不是很明白。

    前太子不就是被这些人害了么。

    “男人跟女人看事情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徐氏点了点张欣的额头,笑道。

    “比如说小孩子摔倒了,多数的当家男人会说让他自己站起来,孩子要是哭,男人还觉得没出息。

    而多数的女人则是上前看,怕万一摔狠了再自己爬起来伤上加伤。

    小孩子咳嗽一声,女人都想到生病卧床早幺了,男人压根没发现。

    男人想不到万一,女人多数纠结于万一。

    赌钱的为什么多是男人?男人去赌钱的时候只考虑赢了怎么花,从来不会想到输了怎么办。

    你爹也有这个赌性。

    他觉得杨士奇这事不算毛病,谁不想认祖归宗啊?

    你爹眼里,能干活的就是好臣子。

    能不能归心,这个你爹一贯还是挺得人心的。”

    “所以,娘就让爹赌了?”

    张欣懂了。

    “臣子多的是,将来用着不行就换呗。臣子也一样,皇帝不行,想法换。都一样。”

    徐氏挺看得开。

    所谓忠心耿耿,很难求的。

    所谓的天子,如果注定要旁落,那也不是人力能挽回的。

    坐上至高无上位置的人,天道不支持,硬供上去也会掉下来。

    “我回来了!你猜我带回来什么?”

    张欣正思量的时候,朱棣从外面蹦跶着就进了屋,身后的小宦官还带着一个食盒。

    一看到张欣,朱棣就收起了一脸献宝的表情,干咳了一声放下了撩起的龙袍前摆。

    气氛一时有点尴尬。

    “爹,儿媳妇告退!”

    张欣当机立断。

    撤。

    这有了内阁就是不一样,回来得这么早,还心情愉快。

    前一阵,公爹每天都是黑着脸。

    张欣挺有体会的。

    每天都有看不完的奏折,操不完的心。

    她那会还算好呢,都是大事才需要做决断。

    有些小事,内阁就自己办了。

    她看结果就好。

    这会的内阁好像很多事情还是要公爹亲力亲为的。

    估计接下来,公爹就要找小宦官认字代他读奏折写批注了。

    一切上了轨道以后,继续当甩手掌柜,去打公爹想打的仗。。。。

    等张欣回到住所的时候。

    不但朱高炽回来了,目前皇城里的所有小孩子也全在朱高炽跟前。

    宝庆公主,朱瞻基,唐赛儿,林三,宁王的两个儿子朱盘烒,朱磐烨,朱高煦的儿子朱瞻壑。

    一群差不多年龄却是两代人的小孩子的尖叫声,张欣远远的都听到了。

    等进屋一看,一片狼藉。

    朱高炽一脸的生无可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