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稻神节,乱世中的盛世
当然。
仅仅是解决了最基本的吃饭问题。
军粮可不仅仅是水稻。
稻米只是最基础的口粮。
若是要维持军队的巅峰战力,盐分、油脂、肉类、蔬菜等等都是或不可缺的。
以及战马所需的饲料,除了草料之类的粗饲料外,还需要额外补充小麦、豆子等之类的精饲料。
如此种种下来,李青山对于军队粮草体系的建设,其实还任重而道远。
不过,最起码现在不用饿肚子了。
如此多的粮食,意味着能用这批粮食,用去饲养猪、牛、鸡之类的家禽牲畜。
从而获取到更多的肉蛋奶,从而丰富兵卒的食谱,满足其营养需求。
物质上的充足,除了能提升战力外。
还有一点也颇为重要。
那就是能消解矛盾。
归根结底,流民是外地人,和本地农民存在天然上的矛盾。
但充盈的粮食,让双方矛盾变得不那么尖锐。
毕竟仇恨外地人,就是因为对方挤占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可现在过的比以前好,谁还会计较这些。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是老祖宗总结下来的,具备普适性的道理。
而这二十天的时间里。
李青山本人可没有闲着,他进行了四次地级抽奖。
分别抽中了风伯雨师神像、三百火神炮军、一千只流云白鸽,十万头黑棕猪!
风伯雨师神像倒是有点意思。
和稻神罐类似,都是沾点神道属性的道具。
能通过对风伯雨师祭拜,预测该区域将来一个月的天气。
属于是玄幻版本的天气预告了。
这件道具,能和稻神罐结合。
毕竟农业生产里,需要看天吃饭。
特别是水稻,种植时需要水,收割后需要晾晒,天气不对,便会对整个生产流程,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所以,风伯雨师神像对领地生产,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至于那三百火神炮军也是相当强横。
火神炮乃是重炮,一炮下去,当初那冒充河神的鲶鱼妖魔,也得当场殒命!
三百火神炮齐发下,威势相当惊人!
属于是对抗大型妖魔,或者是攻城的重器!
李青山对于这三百火神炮军,那是相当的满意。
除此之外,剩下的一千流云飞鸽、十万黑棕猪,作用分别是传信和食用。
流云飞鸽具备识别方向、听懂人言的能力,日行千里,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将信息传递到各地。
有了流云飞鸽,李青山也算是具备了,第一个远程通讯的手段。
黑棕猪如字面意思,就是黑毛猪,不过既然是地级抽奖抽出来的,自然也有不凡之处。
特点是生得多、长得快、不挑食、吃啥都长肉。
这些黑棕猪能分散到平谷县各大村落,交给其喂养,为百姓和军队提供基础肉食。
二十多天的时间。
李青山彻底在平谷县站稳脚跟。
当第一批赐福稻谷收获后。
田丰向李青山提了个小建议:“主公,如今丰收,可以在平谷县举办庆典,与民同乐。”
李青山知道田丰举办庆典的目的。
无非是增强百姓的对天义军的认同感,以及舒缓百姓的情绪。
对这个建议,李青山欣然同意。
乱世中,压抑了太多情绪,有个宣泄情绪的节日庆典,也还不错。
“既然此次丰收,得益于稻神罐,那么此次庆典,就叫做稻神节吧。”
很快,流云飞鸽带着李青山的命令,飞到了平谷县各大村落。
通过暗卫死士的宣传,所有村民都得知了稻神节的消息。
为了举办稻神节,李青山召集了平谷县所有大厨,将其中前世大米制作而成的美食,例如年糕、锅巴、米花、米饺之类的,让其尝试研制。
在制作这些美食的过程中,李青山甚至动用了军队,让其进行帮忙。
经过两天的筹备。
三月十五,稻神节庆典正式开启。
整个平谷县内,张灯结彩,人山人海。
百姓自发的用稻草,扎成了神像,组成了浩浩荡荡的游神队伍,一路上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路上许多小贩,售卖各式各样的零嘴、玩具、摆件。
时不时能看到有小孩,驻足在某个摊位上,哭闹要买某个东西,然后被家长奖励完整童年的场面。
如此景象,当真好像是过年一般。
虽然很多人都来到了平谷县城。
但附近村落,所有人都来,显然不现实。
对于那些村落,李青山让人送去了不少糕点,以及让当地暗卫死士宰杀黑棕猪,给每家每户分点肉食。
喜悦的氛围,洋溢在整个平谷县内。
“真是不可思议啊。”吕文平携家带口,走在热闹街道上,满是震撼。
当初李青山选择均田时,包括吕文平在内,都认为不会有好结果。
可短短大半个月。
收获了极为巨量的粮食。
所有的农民都喜笑颜开。
如今这稻神节,若是不说,谁能知道现在是乱世呢。
不少流民笑着笑着都流下了眼泪。
没跟随李青山前,树皮树根、易子而食,那般惨状距离他们仅过去了一个月罢了。
“爹爹,李大人麾下的平谷县,似乎并不像你说的那般哦。”吕凤娥在吕文平身旁补刀。
吕文平面色僵了一下,旋即笑道:“终究是我眼界浅了,李大人乃是天命所归,岂能是我等凡人能揣度的。”
此时的吕文平,心中已然对李青山达到了崇拜的程度。
而在这人流之中,黄德江面色复杂。
对于平谷县世家,因为牵扯到的人太多,李青山并未赶尽杀绝,只是让其到附近村落,耕种为生,和普通农民那般。
趁着稻神节,黄德江特地回来。
一时间,已然是八十高龄的黄德江,仿佛梦回孩提年纪,那时候大虞王朝繁盛无比。
谁能想象,明明是乱世,平谷县却是盛世景象。
“此人有称帝之姿啊。”黄德江想起了李青山,不由得感慨。
“爷爷,我要吃那个。”稚嫩童声在黄德江脚下传来,是个三四岁的女孩,奶声奶气的指着远处的米糕。
“好好好,爷爷给你买。”黄德江哈哈一笑,抱起女孩,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潮。